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從東新橋到北門直街,從西湖豐渚園到惠東雙月灣,從燈紅酒綠的江北到原野鶯啼的汝湖。每一次的前行都讓惠州愈發接近完美,不甘生命為形所拘。《行走惠州》決定與惠州共成長,不受安排不怕走錯,用行走的力量,親身走近這座城,用腳步丈量這座城的每一個角落,讓更多的人走出禁錮圈,不再飄蕩在時光變遷中,而是紮根在這座城生根發芽,直到皺紋爬上枝頭,仍能眯眼畫出一個個熟悉的形狀,收穫滿滿的惠州情。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東江河畔,水東街前

惠州蘇東坡故居的旁邊

有一條煥發著生命力的明清老街

它只有短短的137米

卻已經見證了橋東近五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惠州鐵爐湖//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關於鐵爐湖的由來

很多惠州人依然一頭霧水

就連住在鐵爐湖的老居民有些也不甚清楚

其實這裡最早叫做“鐵葫蘆”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相傳這裡曾經存在兩個池塘

一大一小形狀酷似葫蘆

當時鐵爐湖有不少打鐵鋪子

大家都會在附近的這個池塘淬鐵

久而久之大家便把供打鐵用的

“葫蘆”稱為“鐵葫蘆”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鐵葫蘆”的稱呼

一直延續到南宋年間

南宋名臣陳鵬飛受到秦儈排擠被貶至惠州

到達惠州後他在“鐵葫蘆”北畔聚族而居

他覺得“葫蘆”二字與“俘虜”諧音

於是將兩個字調換位置

鐵爐湖因此得名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隨著歷史的變遷

老街的打鐵鋪已在時間的沖刷中消失

鐵爐湖的稱呼卻一直保存了下來

時間不斷地推移

惠州許多老街已然漸漸式微

鐵爐湖卻倚傍著橋東市場的光環

在時代的迭代中保持了熱鬧和活力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行走在鐵爐湖的街道

兩旁的商鋪彷彿從未經受過時間的侵襲

不管這裡是老闆還是客人

都已然習慣了生活的安然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鐵爐湖雖然不長

平時人流量也很多,非常熱鬧

但保留了不少極具人文色彩的建築

蔡宅、陳宅、裘屋便是其中的代表

01

鐵爐湖·蔡宅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從街頭開始走

最先出現的是蔡宅

褪色的石壁

殘缺的瓦片

……


就連被歲月斑駁的大門

似乎訴都說著

還未曾被磨滅的故事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在這裡停留得越久

便越給人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人們好像能從這裡穿過歷史的走廊

回到久遠的那個年代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與蔡宅隔街相對的是

鐵爐湖流動商戶疏導區

或許大家會更加熟悉它曾經的名字

//惠州市第十小學//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如今的年輕人可能很難想象

這個喧鬧的市場

曾經承載過

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

02

鐵爐湖·陳宅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相鄰蔡宅不遠的陳宅

同樣極具歷史價值

陳氏家族始居於南宋

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陳氏住宅保留至今最老的一間

是當年陳鵬飛居住過的陳屋

這間老屋為陳家遮風避雨

照顧了二十多代人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而如今陳家的後人大多已經離開

陳宅內爬滿了青苔與藤蔓

在街對面橋東市場的映襯之下

顯得分外的落寞與蕭瑟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或許命運早有定數

陳鵬飛來惠州四年後病故

鐵爐湖成為了他生命最後的驛站

多年後老屋也與陳鵬飛殊途同歸

大起大落,歸於荒蕪


03

鐵爐湖·裘屋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在鐵爐湖這條街道上

最有名的房子是門牌19號的裘屋

裘屋在清朝順治年間修建

建築面積超過一千平米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相比於其他住宅

裘家兩扇黝黑的大門顯得非常特別

這座大門使用酸枝木打造

當年可以說是堅硬無比,刀槍不入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當年的建造者一定無法想到

幾百年後的如今社會安定

已然不需要裘屋抵擋刀槍侵襲

時間和“違停”成了它最大的對手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在鐵爐湖這條老街的身上

存在著一種樸實而傳統的熱鬧

是橋東街市文化的精髓

是埋藏在這裡的根

惠州這條老街上,藏著一個大“葫蘆”


自駕出行:橋東缺乏停車位,建議滴滴出行定位蘇東坡故居,在蘇東坡故居正門旁,即可找到鐵爐湖口。

公交出行:公交可乘坐38路到橋東市場站下,或乘坐1路、3路、14路、24路到城背塘站下步行即可到達。

--------------------------------------

攝影丨西子影像-西小J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