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选读(90)|秦灭齐:统一天下

通鉴选读(90)|秦灭齐:统一天下


始皇帝二十五年

(己卯 公元前二二二年)


初,齐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以故齐王建立四十馀年不受兵。及君王后且死,戒王建曰:“群臣之可用者某。”王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王取笔牍受言,君王后曰;“老妇已忘矣。”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宾客入秦,秦又多与金。客皆为反间,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齐王将入朝,雍门司马前曰:“所为立王者,为社稷耶,为王耶?”王曰:“为社稷。”司马曰:“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而入秦?”齐王还车而反。

即墨大夫闻之,见齐王曰:“齐地方四千里,带甲数百万。夫三晋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间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人之众,使收三晋之故地,即临晋之关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师,使收楚故地,即武关可以入矣。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岂特保其国家而已哉!”齐王不听。


柏杨曰:

幸亏田建不采纳这位即墨城主的意见,否则徒使人民受到更大的苦难。知识分子谈论政治,往往跟赵括谈论军事一样,千难万难的千症万结,信口发飙,都易如反掌。秦王国倾全国之力,可用之于战场的,不过六十万。即墨城主却要齐国王一下子交给三晋官员一百万,一下子又交给故楚人士一百万,好不热闹,不知道哪里来的两百万?武装部队不由自己将领率领,却交给那些流亡之徒,天下从没有这种可能。而四十余年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一旦投入战场,面对百战百胜的秦军,恐怕又要劳动对方活埋降卒。即令稍稍胜利,要想一口气打到咸阳,又是一份美丽的纸上作业。齐王国唯一的生路是支援它的邻邦抵抗强秦。事到如今,只剩下齐王国一个孤雏,即令玉皇大帝下凡,也无法挽救。四十余年目光短浅,必须付出四十余年目光短浅的代价。


通鉴选读(90)|秦灭齐:统一天下


始皇帝二十六年

(庚辰 公元前二二一年)


王贲自燕南攻齐,猝入临淄,民莫敢格者。秦使人诱齐王,约封以五百里之地。齐王遂降,秦迁之共,处之松柏之间,饿而死。齐人怨王建不早与诸侯合从,听奸人宾客以亡其国,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疾建用客之不详也。


臣光曰:

从衡之说虽反覆百端,然大要合从者,六国之利也。昔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使之朝聘以相交,飨宴以相乐,会盟以相结者,无他,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国家也。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夫三晋者,齐、楚之籓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故以三晋而攻齐、楚,自绝其根柢也;以齐、楚而攻三晋,自撤其籓蔽也。安有撤其籓蔽以媚盗,曰“盗将爱我而不攻”,岂不悖哉!


司马光曰:

南北合纵和东西连横的大战略,虽然反复百端,但明显地可以看出,南北合纵,符合六国利益。最初,周王朝的君王,建立千万封国,使他们交通来往,相亲相爱,用宴会增进感情,用会盟加强团结。无他,只不过要他们同心合力,保卫国家。如果六国都能以信义互相亲善,秦王国即令再为强大,怎么能被它灭亡?三晋(魏、赵、韩)是齐王国、楚王国(首都郢都【湖北省江陵县】)的屏障,齐王国、楚王国,又是三晋的根基,形势上互相依靠,表面跟实质不可划分。三晋攻齐楚,是自挖根基,齐楚攻三晋,是自己动手拆毁屏障,天下竟有用拆毁屏障的手段,去向强盗献媚,说:“强盗爱我不会攻我!”真是荒谬到了家。

通鉴选读(90)|秦灭齐:统一天下


柏杨曰:

司马光这一段评论中,赞扬苏秦的大战略:“南北合纵,符合六国利益。”似乎是露了底。因为司马光和孟轲两位大亨,一向只谈仁义,不谈利益的,而今司马光也不得不把国家利益,列为第一。但他又主张“六国如果都能以信义互相亲善”,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才能使他们永久结合。所谓信义,也必须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最大的信义往往是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利益往往也是最大的信义。团体的立场和个人的立场并不一样,儒家学派一直在其中搅和不清,所以总是不断的捉襟见肘,不能自圆其说。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柏杨曰:

嬴政搞出了一大套个人崇拜的玩艺,诸如“制”“诏”“朕”“皇帝”之类,说明他的智商平平,不过废除谥法,却是一项真知灼见。谥法是儒家系统的一种文字游戏——专门给死亡的贵族起谥号的一种制度。可惜秦王朝瓦解后,谥法复活,直到二十世纪清王朝末期,知识分子还乐此不疲,把人与人间的称呼,搞得其乱如麻、乌烟瘴气。

通鉴选读(90)|秦灭齐:统一天下


初,齐威、宣之时,邹衍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始皇并天下,齐人奏之。始皇采用其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始改年,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旌旄、节旗皆尚黑,数以六为纪。

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收天下兵聚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一法度、衡、石、丈尺。徙天下豪杰于咸阳十二万户。

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柏杨曰:

秦王国废止封建,设立郡县,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使人惊骇的一种新政治结构。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竟会跟平民的儿子一样,没有土地,没有封国。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因为这简直是敲了他们的饭碗。

通鉴选读(90)|秦灭齐:统一天下


通鉴选读(90)|秦灭齐:统一天下

札记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从始皇帝十七年(公元前二三零年)灭亡韩国开始,到本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灭亡齐国,嬴政用了十年时间吞并六国,统一天下,成就帝业,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

秦国之所以能完成统一的历史使命,有着诸多因素,包括:

天时:战国时代长期战乱,大吞小,强凌弱,诸国互相攻伐,百姓深受其苦,周天子也已被秦国灭掉,历史潮流已在呼唤统一时代的来临,而秦国经变法图强,励精图治,多年征战,亦已建立起相对优势实力。

地利:“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秦国具备险峻的关中地理优势,易守难攻,在长期战乱中亦得以多次避免兵燹祸及。

人和:秦人战斗力强:秦人崇尚阳刚武勇的民族习性,及军功爵制的刺激等,使秦军具备强大的战斗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商鞅、张仪、范睢等在他国不得志甚至备受凌辱的人才,秦国却能识之用之,助秦壮大;统治者精明有为:自秦孝公以下历代秦王多精明有为者,带领秦国日渐走向强盛。

改革:商鞅变法诸多富国强兵政策的实施和延续,使秦国逐渐铸就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战略:“连横”、“远交近攻”等战略的正确运用,使秦国找准了统一的路径。


通鉴选读(90)|秦灭齐:统一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