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后,堪稱古代高危職業。他生前共立了三位皇后,沒一個有好下場。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電視劇中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第一位:孝潔陳皇后,血崩而死

大家都知道,明朝後妃來自於民間。皇后通常是當年應選女孩中容貌最美麗、品德最賢良的,陳皇后也不例外,長得非常漂亮,和朱厚熜有過一段甜蜜的日子。

可能是最初和朱厚熜感情太好了,陳皇后犯了個大忌,嫉妒。

嘉靖七年春,陳皇后有了身孕,此時的朱厚熜還沒有兒子,對這一胎自然比較看重,日常對陳皇后就更體貼了,這給了陳皇后一種錯覺,彷彿丈夫是自己一個人的。

某天,夫妻兩人同坐說話,張順妃和方妃前來上茶,這兩位也是美女,纖纖玉手非常可愛,朱厚熜就多看了幾眼,陳皇后大為憤怒,又在孕中情緒難以控制,便丟了杯子站起來,臉上的表情很難看。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孝潔陳皇后畫像

但還不等她發難,朱厚熜就勃然大怒了,痛罵了陳皇后一通,有些史料記載他還罰陳皇后跪了大半夜,此事不知真假,但陳皇后受到嚴重的恐嚇是真的,驚懼之中竟然流產了,並且血崩不止。

她那裡掙扎在生死線上,朱厚熜這裡不但沒反省自己,還更恨陳皇后了,覺得她竟然因這麼點小事就沒保住孩子,太沒用了!令其遷出坤寧宮,準備廢她的皇后位,和心腹大臣楊一清等人商量,被他們勸住了。

他們的意思是,陳皇后已經病危,您又何必多此一舉,給自己留下薄情的名聲?只要再等一等就行了。

沒等多久,陳皇后果然崩了,我覺得她很可能不是病死的,而是傷心死的。朱厚熜給她上了個“悼靈”的惡諡,不許入皇陵,葬於天壽山襖兒峪。

直到八年後,朱厚熜才消了氣,在禮部尚書夏言的建議下更其諡號為“孝潔”,但陳皇后若是泉下有靈,應該不怎麼在乎了吧。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那麼,朱厚熜為什麼對陳皇后這麼惡劣呢?其實並不是因為情情愛愛這些小事,而是和政治有關。

朱厚熜本來並不是繼承皇位的主脈,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後無子,才從藩王中選了他承接大統。這必然會產生一個矛盾:正德朝的舊臣們想要繼續掌權,嘉靖的新興勢力想要接替舊臣上位。

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是子承父位,新舊勢力還有可能平穩過渡,像朱厚熜這種小宗入大宗的情況,肯定會發生血腥的鬥爭。舊勢力根深蒂固,看似勝券在握,但新勢力有朱厚熜做為靠山,也不落下風。

大禮議之爭,就是這種鬥爭的體現。舊臣們自然而然的聯合朱厚照的母親張太后,以孝道壓制朱厚熜,朱厚熜恨烏及烏,厭惡上了這位皇伯母。

而陳皇后,卻是張太后幫朱厚熜選定的。朱厚熜打壓陳皇后,本質上是在打壓張太后及一干舊臣。她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第二位:張廢后,幽居冷宮

陳皇后去世,朱厚熜立張順妃為後,就是手特別漂亮的那位。但她也不是宮斗的贏家,幾年後被廢了,幽禁於冷宮,鬱鬱而終,葬禮很簡薄,例同宣宗廢后胡善祥,連個諡號都沒有,史上稱為“張廢后”。

立張氏為後時是嘉靖七年,朱厚熜已經站穩了腳跟,不再受正德朝勢力的掣肘,立誰為皇后他自己說了算。所以他對張氏應該是有真感情的。

《明史》中有這樣的記載:“是時,帝方追古禮,令後率嬪御親蠶北郊,又日率六宮聽講章聖《女訓》於宮中。”意思是朱厚熜追復古之禮儀,命令張氏帶領妃嬪們在北效行親蠶禮,又率六宮聽講章聖《女訓》於宮中。

這些事情她都做得很好,沒有可以指責的地方。

既然如此,張氏為什麼會有這種結局呢?還是和張太后有關。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電視劇中的朱祐樘和張後

說句題外話,張太后在丈夫朱祐樘活著的時候,尊貴無比萬事如意,夫妻倆一生一世一雙人,比普通的民間夫婦還恩愛,令人羨慕。但夫死子亡之後,張太后的苦日子就來了。

嘉靖十二年,朱厚熜把張太后的兩位弟弟下獄了。這倒也不全是報復,張太后的弟弟張鶴齡、張延齡囂張跋扈,作威作福橫行不法,做了許多惡事,如果他們的姐姐不是張太后,早被國法除了。

明朝的外戚,多是不成氣候的小門小戶,藉著皇后的勢也成不了一方豪門,基本都是安分守己的,唯有張家是例外。這都是因為朱祐樘對妻子極為愛重,一再破格提拔張家,就連他兒子朱厚照都有點看不過去了,登基之後嚴厲打擊舅舅們。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別看現在鬧得歡,就怕將來拉清單。這說的就是張家。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朱厚熜本來想把他們立刻處死,但大臣們一再勸諫,只好把他們關於獄中。此時張太后還活著,想盡辦法營救弟弟們,走了張氏的路子。

也不知道張氏怎麼想的,竟然真的被張太后說動了,到朱厚熜面前為張家兩兄弟求情,朱厚熜憤怒至極,如同被最親近的人背叛了,於嘉靖十三年正月初六廢了張氏,遷於冷宮。大過年的都等不及,可見有多恨她。

在我看來,這就是皇后不通政治的壞處。張氏如果瞭解一點前朝的鬥爭,都不至於去觸朱厚熜的逆鱗。雖說後宮不得干政,妃嬪們大可不管政事,皇后卻不能如此,縱然不幹政,也要心中有數。

對於其他皇后,朱厚熜多多少少有點後悔之情,唯獨對於張氏,他表現得極為絕情,之後從不提起。估計是由愛生恨了。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第三位:孝烈方皇后,死於火災

要說最冤枉的,其實不是上面兩位,而是方皇后,她救了朱厚熜的命,卻沒保住自己的命。

朱厚熜繼位十多年沒有生下兒女,臣子們和他自己都很著急,畢竟家裡真有皇位等著繼承。這時候他還沒有十分迷戀修仙,就在大臣們的建議下廣納後宮,同時冊封九嬪,方氏就在其中。

張氏被廢之後,方氏得以上位。朱厚熜對她很重視,以前的皇后,冊立時拜謁皇宮內的祖廟就行,但這次朱厚熜特意帶著她去拜謁太廟、世廟,並且昭告天下,所有人都知道這位皇后不一般。

可能朱厚熜也是希望祖宗保佑,讓他早點有個兒子,否則正德朝的歷史就要重現了。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發生了“壬寅宮變”。這時朱厚熜已經問道修仙了,信奉“餐風飲露”那一套,命令宮女們天不亮就去花園中採集甘露來給他飲用。宮女們又不是機器人,一天兩天還行,天天如此誰能受得了?累病了一大批。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孝烈方皇后

而且朱厚熜為人嚴厲,宮女們若是有錯處罰得很重,曾打死過許多人。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以楊金英為首的宮女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弄死他算了。這是來自於底層的反抗。

那一晚,大家趁朱厚熜熟睡,用黃綾布把他的脖子套住,然後用手拉扯,企圖勒死他。如果事成,朱厚熜將成為史上第一位被宮女殺死的皇帝。

可惜女孩子們力氣弱,又沒有經驗,勒了半天都沒把他勒死。有個叫張金蓮的宮女膽子很小,以為這是上天保佑真命天子,嚇得膽顫心驚,跑去稟告方皇后。

方皇后立刻帶著人趕來,這才救下了朱厚熜的命。救命之恩,朱厚熜是認的,為了表示感激之情把方皇后的父親方泰、叔父方銳都進封為侯,方家一門顯赫。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方皇后死於西宮大火。

這是明朝一大疑案,疑點有二。第一,火是怎麼燒起來的?皇后可不是一個人獨居,侍從如雲,就算她睡著了,宮中也有人值夜,這些人是瞎了嗎?第二,方皇后乃是中宮之主,為什麼火起後沒人去救她?

所以後世很多人懷疑方皇后的死和朱厚熜脫不開干係。有些野史記載,這把火就是朱厚熜派人放的。我覺得不至於,不過,見死不救,任方皇后被火燒死是有可能的。

為什麼?因為方皇后殺了他的愛妃。

壬寅宮變時,方皇后不但救了朱厚熜,還順便剷除了兩個情敵,曹端妃和王寧嬪。說這事兒是她們主謀的,假傳朱厚熜的命令,把兩個如花似玉的妃子和宮女們一起凌遲處死了。可實際上,她們完全不知情。這就是誣陷。

那時朱厚熜神智還不太清醒,且咽喉受傷說不了話,沒能救她們。

不得不說,方皇后也挺狠的,可她不知道,她老公更狠。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王寧嬪還不怎麼樣,曹端妃生得極為美貌,據說朱厚熜非常寵愛她,為她之死感到萬分難過。依朱厚熜的記仇性子,完全做得出見死不救這種事兒。

方皇后死後,朱厚熜表現得很傷心,為其上諡號“孝烈”,還說:“皇后比救朕危,奉天濟難,其以元后禮葬。”意思是方皇后救了他的命,解除了國家的危難,應該以元后之禮和他合葬於永陵。

不知道他這是心虛還是真的感激方皇后的救命之恩,可能兩者皆有吧。

但是,大臣們並不贊同這種做法,因為按照禮儀,只有元后陳氏才有這種待遇。朱厚熜活著時,大臣們爭不過他,在他死後,繼位的朱載坖爭不過大臣們,沒能完成父親的遺願,合葬的是陳皇后。

可見再聰明的皇帝,也控制不了死後之事。

從朱厚熜對皇后們的態度,看他的超強控制慾

一心修仙的道君皇帝

總之,從朱厚熜對待三位皇后的方式上,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控制慾極強、性格暴躁、意志堅定的君主。對於陳皇后,因為不是自己選的,始終心存芥蒂;對於張皇后,稍有忤逆就棄如敝履;對於方皇后,雖然感激,卻越不過內心的一點不忿。

朱厚熜真那麼愛曹端妃嗎?不見得,他最愛的是修仙。只是方皇后的行為冒犯了他的君威,所以寧願事後悲痛,也要報之,簡直可怕。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u0018\u0007PS:親們如果對嘉靖皇帝朱厚熜感興趣,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關鍵詞進行搜索,內容很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