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老師回覆我說“Sorry WC”,我以為他在告訴我他上廁所……

有一次,小E的口語老師給我小E發了一句話是:“Sorry WC”。當下我就懵了,想老師給我發上廁所時啥意思。直到下次再上口語課,小E當面問了老師才知道是個誤會。

因為這裡的“WC”不是廁所的意思,而是“Wrong Conversation”的縮寫。下圖是《美國俚語詞典》的解釋:

外國老師回覆我說“Sorry WC”,我以為他在告訴我他上廁所……

WC:Commonly used in IM(Instant Messaging即時通信,比如微信就是一種典型的IM)Programs when someone has sent somebody something which was intended for someone else.

WC經常出現在即時通信工具中,當人們把原本應該發給某人的信息發送給了錯誤的人時,他們會打WC。

1.美國人的縮寫

外國老師回覆我說“Sorry WC”,我以為他在告訴我他上廁所……

美國人特別愛用縮寫,上面圖裡的話你看懂了嗎?

好了~知道大家頭開始疼了,小E來給大家發一下註解:

❶ lol = laughing out loud(“哈哈”的意思)
❷ wuz = what's up(“你好啊”,打招呼的方式)
❸ gr8 2 c u 2= great to see you too(“我也很高興見你啊”)
❹omg = Oh my God(“天啊”,表示突然出現什麼驚到你的事情)
❺gtg = gotta go = got to go(“不聊了,現在有事”,老外掛電話、下線,都說這個)
❻ ttyl = talk to you later(“回頭聊”)

灰色氣泡中的那句話,如果完整的寫出來,應該是:

Laughing out loud. What’s up. Great to see you too. Oh my God! Got to go. Talk to you later.

哈哈。你好啊,見到你我也很高興。天啊!(可能突然碰到什麼事兒)先不聊了,回頭再聊。

你看,這麼長一句話縮寫成“Lol, wuz gr8 2 c u 2 omg gtg ttyl”,是不是立馬就顯得高效了?不過,對於不熟悉縮寫的咱們來說,就跟看天書一樣沒有區別。

2.中國人的縮寫

外國老師回覆我說“Sorry WC”,我以為他在告訴我他上廁所……

咱們中國人的縮寫也很牛批。比如知道了/明白了扣“1”;“66”表示牛X;“88”就是再見等。

3.英文中常見的網絡縮寫和術語

外國老師回覆我說“Sorry WC”,我以為他在告訴我他上廁所……

1. DM

DM means“Direct Message”,有點像微博上的“私信”。

2. RT

RT是“Retweet”的縮寫,表示“轉推”,即“轉發”。

3. Hashtag

類似微博上的“話題”。“#+關鍵詞”的組合就被稱為 Hashtag。

4. trend

Trend字面意思是“趨勢”,有點像我們說的“熱搜”的意思,表示網友們比較關心的話題。

5. handle / Alias

在國外網友的口中,網站上的“用戶名”不叫username,“暱稱”也不叫nickname,而是 handle 或 alias(/ˈeɪliəs/ )。

6. troll

這個詞是我們常說的“網絡噴子、鍵盤俠”的意思。

國外網絡上流行一個說法:Don’t feed the trolls. 翻譯過來就是別跟鍵盤俠互動,這樣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

7. lurker

動詞形態為lurk,即“潛水”的意思,指一個人從來都是隻看不發言。

8. meme (/miːm/)

這個詞兒指我們特別喜愛的“表情包”。

9. well-played

這個詞外國人很喜歡在網絡上使用,一般用在評價球類比賽上,但在網上產生了幽默效果。

如果一個人說出一句一針見血,戳中要害的話,他們就會說 well-played。

意思有點像我們說的“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