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沒人住有什麼意義呢?

最好的問題嗎


哈咯大家好,這個問題呢,我的理解是房子沒有人住確實意義不大,但是目前國內市場和年輕一輩的思想,以後土地可能全部國有制,就是你想自己建已是不可能,國家不給,目前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實施了,所有住房需要當地政府部門批准才可以,在者就是目前房子是屬於投資型產品,俗稱商品房,很多人在房產上受過益,目前的年輕人都有一個買房夢,所以未來的趨勢是大家可能都要買房,但是隨著房價的上漲很多人到時候會買不起,只能租房,所以房子買了暫時不住,不會影響太大,後期升值了,或者想住了就很有意義了


戶外小白


慘!中國農村正在被掏空!

大量勞動力流失,農村慢慢變“鬼村”,到處都是人去樓空!

以前挨家挨戶辦酒宴,一家有喜事,全村湊熱鬧!現在卻只剩零星的孤寡老人,守著空蕩的小樓!

農村的人少了,空出來的房子也變多了!

根據4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8~2019)》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18年,農村宅基地空置率為10.7%,樣本村莊宅基地空置率最高達到71.5%。

按照農業普查公報,全國約有2.3億套農村房屋。按照10.7%空置率計算,空出來沒人住的房子,接近2500萬套!

蓋了樓卻也住不上,農村空心化,正在成為幾億人的痛!

村裡蓋了房 城裡打工忙!

有房才有家!這句話印在多少農村青年的心上!

8090後的農村青年進城打工,夢想就是賺了大錢後,回到生養自己的村裡,蓋一套大房子光宗耀祖!

然而事實卻是,多數年輕人回家鄉蓋了漂亮的小別墅,還沒怎麼住過,卻在城市紮了根。

根據統計,2018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53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3137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

按照常住人口算,有56401萬人住在農村,按照戶籍人口算,有79020萬人口是農村戶籍。也就是說,還有2億多農民正在城鎮生活卻沒有落戶。這2500萬套房子,他們也沒機會去住。

此外,根據4月8日發改委發佈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首次提到收縮型城市。

其實同樣在收縮的,還有強衛星城周邊的農村。

根據中科院發佈的《農村綠皮書》報告,他們調研發現,按照東部、中部、西部、東北部四大區域統計分析,東部、中部、西部、東北部村莊宅基地的閒置率分別為13.5%、7.7%、11.4%和11.1%。東部地區的空置率最高。

東部地區,是沿海地帶,也是長三角城市群的所在。

長三角的實力毋庸贅述,以上海為核心輻射,將蘇杭南京等城市串聯起來,成為了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核心城市有著優質的教育、醫療、養老資源,它的虹吸效應,對於周邊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影響了人口的流動。

我國目前正處於城鎮化的攻堅時期,目前美國總體平均城市化率達到83%,一些都市圈的城市化率已經接近100%,而目前中國城鎮化率才57.4%,目前中國城鎮化的速度大約是平均每年1個點的增速。如果漲到60%,至少要到2020年。

如果以83%為標準,中國還有3億人的潛力缺口。如果以90%為標識,中國還有4億多人的潛力缺口。

這部分人從哪裡來?答案還是農村。

美國經過170年,經歷了從農業化到工業化的轉變,終於到達瞭如今極高的城鎮化率。而目前,美國的農業只佔GDP的1%,而美國的農業人口,還不到美國總人口的1%。

如今美國已經形成了紐約--波士頓--費城、洛杉磯--舊金山等大型城市群,這些城市群工業化城市化水平最高地區,都超過90%。

農村人口逐漸走向城鎮,是世界城市發展的必然。未來的農村,有的將走向消失,有的將成為衛星城周邊的新型農村,承擔著為城市輸血的重任。

在城裡打工的年輕人,雖然出身在農村,但是卻在城裡生活,還可能在城裡結婚生子,投資養老,雖沒有那本城鎮戶口,但是卻與城市人無異。

他們現在沒有迴歸農村的想法,下一代卻可能已經是城市人了,迴歸農村的可能性更加渺茫。

我國還規定了宅基地不允許城市人購買,在我國今年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落戶城鎮的政策背景下,“逆城市化”短期內基本不可能出現。

而那些至今還空置在農村的房子,多年無人居住,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淋,年久失修,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廢棄掉。

可見在土地上建的房子不全都是有價值的,有人住的叫房子,沒人住的,終究只是鋼筋和水泥。

1667年,《賦稅論》的作者威廉·配第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但大量的不可自由流轉的宅基地不能被稱為財富之母,只會被當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被閒置、被浪費。

不想讓土地財富白白流失,就要讓土地流轉起來!

目前國家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正在積極建立土地流轉補貼和有償退出的機制。

有的地方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一度成為輿論焦點。但從現在來看,試點還不夠多,補償方式還不夠完善。

而目前最大的阻礙是,宅基地終究只能在村集體中轉讓,城鎮居民被嚴格禁止購買。

雖然困難重重,不過有開始總比沒有好。讓市場的歸市場,才是資源配置的最佳方式。

盤活土地資源,讓農民切實享受到土地紅利,是一項漫長的工程,但卻是大勢所趨。

美國在完成城鎮化之後開始了“郊區化”進程,城鎮的人逐漸走向郊區。我國在完成城鎮化之後,同樣也可能有一部分人迴歸農村,也許到時,宅基地將成為真正的市場化資源,城鎮的人也可開放購買。

如今在城裡打工的農村青年,可以考慮退出宅基地,從中獲得補償款,這筆錢可以用來在城中置業,從而真正成為城裡人。

如果不願退出,也可以將限制的宅基地轉讓給更需要的人,從中獲得補貼,在城中則繼續享受城市發展帶來的紅利,可謂一舉兩得。

無論哪種方式,都讓土地資源得到了更好地利用。新一代農民與土地和城市的關係都在發生深刻變化,他們和城市的聯結會日趨緊密是一個註定的趨勢。

推動已離開土地的鄉村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讓他們在城市裡安居樂業,中國的城鎮化完成,也許並不遙遠。


說房產的小瓜


房子沒有人住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要先從農村說起。農村現在有很多房子都沒有人住,很多隻是過年春節期間住幾天,這種現象一般都有幾個原因。

1 有的農村房子做的很高大上,但是沒有人住,是因為房主在大城市升官發財或經商混得好。農村老家的房子只是為了面子或者是對自己出生的地方的一種心情。

2 還有另一種房子;做的還可以也是沒有人住,這一類的房子是房主為了生活背井離鄉去打工賺錢。

3,再有一種就是房子很破舊常年沒有人住,像這種房子是因為家庭人員的減少,或者是在城市裡買了房已經決定不再回農村了。

4 還有城市裡的房子空置的原因,有的房子常年空置是因為房主買這個房子是用來投資炒房的。有的房子呢是因為房子的主人工作原因很少來居住,兩地都有房只是在長節假日才回來居住。對於有些人來說,房子花了那麼多資金卻常年空置在那裡是沒有意義的浪費金錢。對於有些人來說,即便房子不住也有它存在的意義。存在的意義就是資產投資保值增值。或者是炫耀有面子。


胡錢


房子長時間沒人住,一般都會把窗戶和大門緊鎖,屋子長時間處於空氣難以流通的環境下,牆壁就容易發黴,容易滋生各種微生物,慢慢的就會腐蝕建築材料和傢俱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房子不住,那就不怎麼維護,房子肯定壞的快。我們這裡討論的房屋的損壞是不包含有外力作用導致的結構損壞的,例如地震、暴雨、狂風等導致的。個人認為沒有人住的房子就是因為裝飾層出現了破壞,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越來越嚴重,最後就導致了裡面的一些結構牆體也出現了損壞。

我們只是來討論一些由於自然放置的條件下,導致的房屋的一種損壞。最常見的房屋的損壞就是外面裝飾的損壞。包括牆體牆皮的脫落,地面的開裂,牆面瓷磚的開裂,以及刮的膩子乳膠漆的起皮脫落等等。第二種情況就是結構牆體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壞。其實結構牆體出現了損壞,一般也都是由於面層原因導致的。

其實我們把這些老房子損壞的原因總結一下,就是有兩點原因:一是房屋內長期處於一種狀態,要麼是封閉,要麼是敞開,由於環境的侵蝕作用導致的損壞。第二點就是面層出現損壞以後,沒有及時進行修理,導致越來越嚴重,最後引起結構的一些損壞。其實大家都知道,如果一輛汽車放在這放置五年,個人估計這輛汽車基本上就報廢了。因此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何懼金錢與權


曾經的房子是用來住的,農村有自家宅基地,人口多了住不下才再建房,城市大多都是單位的福利房,那時候叫家屬院或者家屬樓。

再後來房屋改革,有了商品房,房子不光是用來住也是商品了,既然是商品 就有它的價值,事實證明這真的是個好商品,早擁有它的人都得到了該商品帶來的紅利,擁有越多得到的越多。

房子沒人住也只是失去了居住價值,並沒有失去商品價值,既然是商品,價格就會有變化,有可能升值 也有可能貶值。單就房子的意義而言只是用來居住的。



姜洋大道


1.一套房子,是幸福感的提升

幸福通常由恩格爾係數表示,恩格爾係數是食品總支出與個人消費總支出之比。換句話說,日常支出越高,總支出就越少。

有這麼多年輕人支付這麼高的房租,可幸福仍是一個謎。經濟在幸福指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精神匱乏是對幸福的致命打擊。對於流浪者來說,精神上的匱乏植根於渴望有人在晚上開燈並擺脫孤獨的渴望;望打開家門時充滿著飯香,以減輕一天的疲憊;想要隨心所欲地裝飾房屋,提供精神上的安慰……房客對房屋的渴望是真實的,也是最奢侈的。

2、一套房子,是安全感的保證

在一個城市,掙扎求職的年輕人中有68%以上居住在出租房屋中,平均每年68%或更多的出租人會更換房屋。據瞭解,頻繁的住房變化不僅是因為工作安排,而且還因為一線和二線城市租金的急劇上漲。

每次房租上漲時,作為房客,我都會感到非常痛苦:首先,我擔心房東會不斷上漲,而且我怕我微薄的薪水無法支付房租。每天的租金涉及各種問題,不敢與房東爭執,可以忍受,以免自己陷入困境。錯綜複雜的心理狀態和現實生活給租戶帶來了深刻的恐慌和危機感。

3、一套房子,是財富的象徵

在中國,關於誰買了新房子,第一個回應是“他的家庭很富有”。這個想法是世俗的,但現實的房價反映了這一點。相反,更多的房地產投資者仍在不斷地進入市場,即使有限購、搖號之類的政策,也不能阻止他們的投資腳步,這就是為什麼投機者變得更富有的原因。住房,有些人將其視為基本需求,另一些人將其視為財富。


珠三角看房


重要的不是人氣。是維護。

一個房子如果沒有人進行定期的衛生和結構維護當然老化的厲害。首先微生物如果沒有人類的定期清潔。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填滿屋子的全部角落。如果沒有維護基本使用設施會在一個星期內老化。半年不到房子基本就得大修了。如果有閒置房產的話最好兩週僱人清潔一次。物業費該交還得交。



房價城市圈


買房一般分為投資和自住

一般房子買了之後沒人住,這樣的房子一般都是投資房

業主手裡邊有一些閒散資金,又沒有靠譜的項目投資,所以說他這時候就會選擇一套房產投資

有些人買了房子會出租出去,這樣在投資的房產賣掉之前還會有一些回報

有的業主不想出租,怕租戶把自己房子弄得比較髒,還有一些業主是看不上這個房租收入,再來回裝修比較麻煩,所以說乾脆就不租了




五星好評


房子的意義是什麼?在中國人心裡,你在乎的人在哪,家就在哪,所以當房子沒人住時它就是房子,有家人住時它就是幸福的窩!

1.沒人住可以租出去,反正閒置也是放著不如租出去,即可以拿到房租還有人住著保持房子的人氣,同時為有住房需求的人提供房源,何樂而不為呢?

2.本次新冠疫情來說,有個房子就是溫暖的窩,隔離期間住著舒適的大房子,也不至於太憋悶,不為國家添亂,這也是房子的意義啊,沒人住只是暫時的,在中國大部分人會非常重視家的感覺,離不開。

3.房子空置率的情況在中國是有的,很多人有幾套,甚至按棟算,只不過後來國家出臺政策遏制了,沒人住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房子是結婚的剛需,很多人無法買到,因為好的小區戶型更多時候被預售,造成了資源浪費。

4.房子沒人住的意義影響很大,整體社會來說,會對經濟產生一定影響,沒人住就是浪費資源,導致原有數量減少,供不應求房價上漲,國家還得宏觀調控,央行需要調整利率,所以建議還是要充分利用好,不要造成資源浪費。


Chang知凡


房子沒有人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了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們從現在的社會現象就可以一層一層的看出房子對中國老百姓的重要性。

1、我們可以從農村說起,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人口在大量減少,大多數都是老年人在家,很多年輕人都出門打工去了,為了什麼呢?找錢啊!有了錢修房買房啊!有了房才會有婆娘啊!是不是?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所以說房對老百姓才是根!是命!現在的農村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把房修好了卻長時間沒有人住,有人就會感到奇怪,既然不住修房幹什麼呢?其實不然在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一個人不管你到了那裡,是發財還是當官,都離不開生你養你的地方,要把根留住,哪怕不住,那也是一種思戀與牽掛。

2、我們再來說一說城市裡的空房子為什麼沒有人住?這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主要體現在農民進城買房,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大家現在還是嚮往美好生活,城市是體現高層次生活的所在,說白了就是找個老婆也要好找一點,城市有房比農村修的一般的房子更有優勢啊!城市衛生條件好,颳風下雨都不怕,可是農村呢?生活過的就知道,下雨天最老火,到了夏天蚊蟲很多,當然農村也有好的地方,空氣質量好,所以說有的人就是願意花光一輩子的積蓄也要買房,這種情節在中國體現的淋淋盡致,最突出的就是小城市買了房不住空房很多,因為要還房貸,還是得出去打工,一年回家一次,這就是房子對中國老百姓產生深遠影響。

3、最後總結一下,在中國房子存在的意義有多大?有什麼影響?我們都可以看出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具有不同意義,也許這就是現在大量城市化進程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真希望以後房子不是我們老百姓的累贅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那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