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這“四平”的人生也太太太太太爽了吧


有的人渴求平靜而不得,

有的人厭倦平淡而折騰

有的人畏難坎坷而逃避,

有的人屢戰屢敗也不下場


如何在波濤洶湧的人生中,保有一份平和平靜的心態、走出平坦平淡的人生路呢?這裡有一份“四平”人生攻略,請笑納!


擁有這“四平”的人生也太太太太太爽了吧


01理平


讀書能讀懂,聽別人講道理,一說就明白、能聽得進去,有相互印證、內心呼應的感覺,這就是理平。


有些心靈雞湯,也能讓你“理平”,但是它不深,當你達到另一個階段的時候,你自然會知道,前一階段讓你“理平”的那個“理”,其實不究竟。


“理平”的人,不會與人比“理”的高低,更不會隨意否定別人的“理”。如果你隨意否定別人的理,這個理你也用不了。真明白道理的人,會與別人有惺惺相惜的感覺,而非你的理不如我的理!


02心平


道理平了之後,才能到“心平”。


心平路自平

當你經歷一件事情,無論大小,懂得了事情的道理後,要把這個道理用在讓自己的心平靜上,因為只有心平靜了,外緣的干擾才會降到最低,事情才有可能往好的方向發展;否則你不平靜的心,會加速事情惡化,甚至成為不能自控的內心旋渦。所以說,心平路自平,越是事兒大、越是心不平,越要讓心平,這既是理,也是心的功夫(自控力)。


臣妾做不到&破繭成蝶

我們腳上老磨的地方會長繭子。對於“臣妾做不到”的這類人,就是讓他心上長個“繭子”,當“繭子”長得足夠厚,會包裹住“事項”(做不到的事情)。情境會逼迫他:破,還是不破?如果想打破、想出來,那自己努力破繭,這就是破繭成蝶。問問自己:是不是處於“磨繭子”的狀態?


如果有事把你攔住了,靠悟性是走不過去的,就得走磨繭-破繭這條路。這個過程中,“理”就是引導你破繭的,而心就是支持你破繭的內生力量。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不是繭子裡的蟲子,而是能飛的蝴蝶,否則就永遠在繭子裡待著吧!


而我們的心就在多個磨繭、破繭的過程中具備平的功夫(自控力)。


03意平

當你“心平”之後,“意”是不是就可以平了?


“意”簡單地說代表“意向”,我們常說:達成了一份意向,這個“意”是指方向。


而我們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的“心意”的,也就是說,你這顆“心”,到底想幹什麼呢?所以,“意”深入地說就是你的心射出去的箭、代表你的心選擇的道,也就是你未來要走的路。


當你“理”、“心”兩項解決時,是不是“意”也確定了?你就能“定意”了,對未來的自己要做什麼事、怎麼做事就明確了,不再心意不定,也不再三心二意了。


04氣平


“氣”的第一個意思是“意氣相爭”的“氣”。一旦你生起“意”,伴隨的,就會生起“氣”。由於你“意向”要達成個什麼,為了達成它,“爭氣”就出來了,後面就容易出現“爭執”,然後“爭論”,然後“爭吵”、“爭鬥”。


“氣”的第二個意思是由意化氣。我們常說,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人劍合一、人事合一就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說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因為十年寒窗苦讀書,這個人能為實現自己想達成的事業,付出那樣的辛苦和努力,他堅信自己是可以的,所以他的這個“意”就露出那份“氣”!而如果不堅信自己是可以的,能熬得住寒窗苦讀嗎?


自立-自強-自尊

就像靈溪一指團隊的開辦者,內心堅守著一個東西,外在的不順遂就是一次次的考驗、磨練,結果外境越磨、內心越堅定、雅居也越來越好,所以不去怨天尤人、揣測順逆,只問自己受不受得住!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可是,如果你骨子裡就沒這個東西,外界考什麼、磨什麼?!所以,我們要立心、立意、有志氣——先自立,而後自強,用事實證明給別人看、才有你想要的自尊。


如果這口氣在外,就是口號震天響、遇挫就洩氣——“我一定要達成什麼事!”“啊!受挫了!好疼啊!他們怎麼這樣!”如果這口氣在內,事雖有不順,但心氣無損,就會愈挫愈勇、屢敗屢戰、獨孤求敗。


文如觀山不喜平,勢如峰谷好迂迴。寫文章如同觀山,如果山是平的,會不會嫌太平淡啊,要有起伏,如連綿之群山,才有看頭;而氣勢呢,要如山峰,有高峰,有低谷,有迂迴,這樣氣勢上有直洩也有緩衝,才能真正成勢,而非一瀉千里。


所以,人既要氣在胸中、沉得住氣,也要有一份上天入地的氣魄,看懂人生起起落落的不同風景。這時,氣就有了、氣也平了。


理平:把知識道理放到心裡,平和接納

心平:把道理用在自己身上,平靜對待

意平:心有了方向,平坦前進、笑語人生

氣平:不與人生氣、大事難事有靜氣,平淡是真


“四平”背下來很容易,但需要用一生去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