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下出了一位開國元帥,一位開國大將,而他本人卻關了14年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新中國軍史上出現了許多這樣的情景。昔日自己的部下,在1955年授銜時,軍銜職位都要比昔日的上級高出許多。如上將中的周士第,在南昌起義時就是師長,後來的開國大將許光達就在他麾下任一排長。還有少將領中的賀晉年,他是陝北紅軍的老人了,紅軍時期就是師長了。當時,韓先楚,劉震職位都比賀晉年低,但這兩位後來都成為開國上將,超過了賀晉年。像這樣的現象,太多太多了。

以上這兩位,算是比較幸運的,還能授予軍銜級別待遇。而且在我軍史上,還有一位將領可沒有這兩位,那麼幸運。他就是“韓浚”,可能大家聽到這個名字都感覺有點陌生,但要是提到秋收起義,相信各位網友朋友們都比較瞭解。沒錯,這位韓浚就是的秋收起義的總指揮。要知道參加過秋收起義的成員,後來,大多都成為開國將帥,如開國元帥(羅帥),開國大將(譚政),都是韓浚的部下,像開國上將,中將,少將裡也有很多。而他本人卻沒有任何軍銜與職位。反而吃了14的牢飯?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是怎麼回事?

部下出了一位開國元帥,一位開國大將,而他本人卻關了14年

譚政

韓浚,湖北黃岡新洲人,祖上幾代都是靠務農為生,等到了韓浚這一代時韓家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在1924年的中華大地上戰火紛飛,軍閥割據,民不聊生。也正是生活在一個亂世的韓浚改變了他,讓他沒有走父一輩的老路。

在鄧演達的保薦下,懷有一身熱血青年的韓浚來到廣州報考了黃埔軍校,並且順利成為第一期學員。也正是在黃埔軍校他加入了我黨,成為共產主義一員。當時兩黨還處於合作時期,韓浚從黃埔軍校畢業後也參加過兩次東征戰役。

部下出了一位開國元帥,一位開國大將,而他本人卻關了14年

韓浚

1925年10月又到蘇聯紅軍大學學習,回國後,任武漢分校學兵團第二連少校連長職位。不過在得知革命黨人要發動南昌起義時,他立刻從湖北趕往江西南昌參加起義。要知道,當時交通不便,沒有像現在那樣有火車,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那個時候完全靠雙腿走著,所以當他進入江西修水時,得知起義軍棄城南下。因此韓浚泉沒有參打響反動派第一槍的南昌起義。不過他參加了秋收起義,而且還是副總指揮。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在湘贛邊界發動了秋收起義,當時,盧德銘擔任這次起義的總指揮,韓浚任副總指揮。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後來成為新中國開國元勳的功臣,也參加過這次起義,如羅榮桓(元帥軍銜)、譚政(大將軍銜)、何長工、譚震林、宋任窮(上將軍銜)、鍾期光(上將軍銜)、郭鵬(中將軍銜)、滕代遠等等。也就是說,以上這幾位將帥曾經都是韓浚的部下。至少在秋收起義時,韓浚絕對算是他們的頂頭上級。

不過在接下來,韓浚的命運發生了改變,秋收起義中遭到鎮壓,總指揮盧德銘犧牲,副總指揮韓浚在逃亡過程中受傷被捕。加上他是黃埔生畢業的,因此,韓浚在與組織失去聯繫後的他,在同學的勸說下,加入了國民黨。所以,後來才會出現,昔日的部下,各個授予元帥的,大將的,上將的等軍銜,而他卻什麼都沒有的重要原因。

部下出了一位開國元帥,一位開國大將,而他本人卻關了14年

其實韓浚加入蔣介石軍事集團後,混的也不差,當上了軍長職務,官至中軍銜。只可惜他上錯了船,都知道,在抗戰結束後,解放戰爭中的蔣介石領導的國軍敗了。而韓浚也在1947年2月的萊蕪戰役中被俘虜,從此開始他的戰犯生涯,直到1961年才被釋放。整整關押了14年。

在這期間,他曾經的部下個個飛黃騰達。有的在1955年還被授予元帥軍銜大將軍銜。而韓浚整整吃了14年的牢飯。真應了那句老話,人生起點有高低,但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會超越。同時選擇也很重要,而韓浚卻選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