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監獄是個很奇怪的地方,剛開始你恨它,然後慢慢習慣它,再久一些,你就離不開它了,這就叫體制化。 ——瑞德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很奇怪的電影,你每次看都能發現不同的東西,帶來新的感受,或者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摩根·弗里曼飾演的瑞德,因為他包含了《肖申克的救贖》所講述的救贖之道以及什麼樣的人會被救贖。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瞭解自己才能走上救贖之路

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長年的監獄生活讓他摸清了肖申克監獄中的門道,找到了能在地獄活的舒服的方法。只要你付得起錢,他能幫你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菸、白蘭地、人人羨慕的戶外工作機會。

瑞德除了心思活絡之外,他還活的通透。在安迪被關到肖申克監獄後,瑞德就不止一次的告誡過他,肖申克監獄是一個沒有自由、沒有希望的地獄。在得知布魯克斯自殺的消息後,也是瑞德首先將“體制化”這個概念拿到人前並解釋給了眾人聽。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最重要的是,在影片中瑞德的英文名red是英語救贖“redemption”的前三個字母,這也隱喻著他才是那個被救贖的人。

如果把救贖換一種說法,那就是贖罪。在整個肖申克監獄的犯人中,我們知道安迪是無辜的,但除了瑞德向安迪承認“我是整個肖申克唯一有罪的人”外,其他人都堅持自己是無辜的,是自己的律師害了自己。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只有瞭解自己,誠心悔改才能走上救贖之路。

救贖就是贖罪,如果不認為自己有罪,何來贖罪,何來救贖。《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救贖的不是安迪,是因為安迪無罪,他充當的是聖經中“門徒”的角色,是帶領眾人走出困境的人。這也是為什麼我說,《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其實是瑞恩,而不是其他人的原因。

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瑞德的三次假釋貫穿了整部影片,第一次假釋出現在影片的開頭,也就是瑞德被關20年時;第二次假釋出現在影片中間,這時瑞德被關了30年;第三次假釋出現在影片結尾,這時瑞德已經被關了40年。

第一次申請假釋:即便希望渺茫,也不放棄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第一次申請假釋,評判員年齡都很大

評判員:你被判終身監禁,在此已服刑20年了,是嗎?

瑞德:是的,長官。

評判員:你認為自己改過自新了嗎?

瑞德:是的,長官,毫無疑問。我吸取了教訓,真的,我已經洗心革面,不在危害社會,上帝作證。

這是瑞德第一次申請假釋,他很緊張甚至有一絲侷促不安,回答問題時,很官方也很謹慎,甚至帶著一絲討好的說著“上帝作證”。這時他內心很複雜,帶著能申請假釋成功的希望,又害怕假釋申請被駁回。

對在肖申克關了20年的瑞德來說,當時的他渴望自由,假釋對他來說是一個重獲自由的機會。他明知機會渺茫,但還是抱有幻想,但申請被駁回,將他徹底打醒,讓他真切的認識到自己很可能會一輩子出不去。這也是為什麼瑞德後來不止一次的對安迪說,肖申克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地方。

因為他知道,懷有希望,等來的只會是絕望。

第二次申請假釋:在糾結中,懷有希望,自我覺醒的萌芽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評判員:你被判終身監禁,在此已服刑三十年。你認為自己改過自新了嗎?

瑞德:是的,長官,毫無疑問。真的,我已經洗心革面,不再危害社會。上帝作證,徹底改過自新了。

對比一下,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申請,瑞德的回答幾乎一樣,但這其中的心路歷程卻完全不同。

和瑞德第一次申請假釋不同,在第一次申請和第二次申請的這10年間發生了2件對瑞德很重要的大事:1、安迪入獄 2、布魯克斯假釋申請通過,但他出獄不久就自殺了。

我們先來說第一件大事:安迪入獄。

安迪入獄的第一天,瑞德和其他人打賭,安迪會是在第一晚第一個情緒崩潰的人,但瑞德錯了,安迪一整晚都不吭一聲。後來瑞德這樣評價安迪:他不太說話,一舉一動都不像普通的人,他漫步著,就像在公園裡散步,與世無爭,無憂無慮,像有件隱身衣將他和這裡隔開。

他通過幫助哈德利合法避稅讓他的同事們喝到了啤酒,享受了難得的自由時光,他通過幫警衛報稅,換來了一些能喘息的自由;他播放莫扎特的音樂,喚起了別人對自由的嚮往。

安迪是和肖申克里的人完全不同的異類,他對自我的堅持、對自由的嚮往感染了瑞德。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我們再來說一下第二件大事:布魯克斯假釋申請通過,但出獄後不久自殺。

和瑞德不同,布魯克斯不希望假釋申請通過,他太老了,一生幾乎都在肖申克度過。因此在海伍德對他說恭喜出獄的時候,才會悲憤到希望通過殺害海伍德的方式留在監獄。

布魯克斯在監獄裡呆了50年,他已經被體制化,在這裡,他是一個重要的人,一個有文化的人。到了外面,他什麼也不是。只是個雙手有關節炎的沒用囚犯。

瑞德說:

“監獄是個很奇怪的地方,剛開始你恨它,然後慢慢習慣它,再久一些,你就離不開它了。這就叫體制化。”

這就好比一頭熊,一直關在一個極其狹小的籠子裡,它只能站著。後來,它從籠子裡放出來了,可以爬著走,也可以打滾,但它卻仍然一直站著。即便那個真實的籠子不在了,但似乎一直有一個虛擬的籠子限制著它。

這個虛擬的籠子就是思維固化通過長時間的環境改造,人的思維就會改變以適應當下的環境,突然進入一個全新陌生的環境心理上就會惶恐。

布魯克斯的死讓瑞德明白,自己的未來很可能會像布魯克斯一樣,但是安迪的正面影響又使他希望避免自己走向布魯克斯的結局。因此相比第一次申請來說,瑞德更認真、更緊張,也更坦然。

第三次申請假釋:坦然,自我覺醒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評判員:你被判終身監禁,在此已服刑四十年,你認為自己改過自新了嗎?

瑞德:改過自新?讓我想想,我不太明白這個詞的含義。

評判員:就是準備好重返社會。

瑞德:我說我都懂,年輕人。對我來說,它只是一個虛頭巴腦的詞,一個政治家發明的詞彙,好讓你們這些西裝革履的年輕人,好好上班。你想了解我什麼?是否後悔過去犯下的罪行。

評判員:你後悔嗎?

瑞德: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不是因為坐牢或者你們認為我該悔恨。只是回首往事,想起那個少不更事犯下彌天大罪的自己,我想和他談談,想給他講講道理,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可我找不到他,那個孩子早就不在了,只剩下這個老頭孤身一人。我必須接受這個現實,改過自新?只不過是胡說八道罷了。繼續在文件上蓋章吧,年輕人別再浪費我的時間。跟你說實話,我才不在乎。

從瑞德的回答中,我們能看出他開始直面自己的內心,剖析內心深處的想法,自我意識開始覺醒。著名心理學家卡倫·霍妮說:“越是直面自己內心的糾葛並想辦法解決,越容易獲得內心的自由和力量。”

其實瑞德第三次申請假釋獲批,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監獄長和他的一眾追隨者倒臺。安迪從學生湯米那裡瞭解了妻子和其情夫被殺的真相後,去找監獄長要求重新審理自己的案件,但是被監獄長拒絕。安迪被關了2個月禁閉,湯米被殺,這直接堅定了安迪越獄的決心。安迪成功逃走後,又將監獄長的黑料寄給了報社,監獄長倒臺。

這一系列的事情,讓瑞德的自我意識覺醒,這也是瑞德救贖之路最關鍵的一步。

瑞德的第三次假釋申請,和其他2次最大的不同除了瑞德自我意識的覺醒外在於,評判員的改變也很關鍵。第一次的評判員是5個老者都坐在桌子前,第二次的評判員中換了一位年輕人,到了第三次評判員的組成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3個年輕人坐在桌子前,2位老者坐在兩邊。更重要的是第三次問話的評判員變成了一個年輕人,這也隱喻著瑞德接受了新的思想。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希望+行動,才是轉換人生模式的最優解

自我救贖之路只僅靠自我覺醒還遠遠不夠。瑞德出獄後,也面臨了和布魯克斯一樣的問題,無法適應新環境。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有一個情節時,瑞德請示老闆:我可以去上廁所嗎?老闆告訴他:想去就去,不用每次都問。為什麼瑞德上廁所都要請示老闆呢?因為四十年來每次上廁所他都要請示,不然一滴都尿不出來。

40年的“環境改造”已經讓很多別人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變成了條件反射。為了能在肖申克活下去,被“體制化”的人為了逃避懲罰、逃避傷害,逐漸會形成這樣一種後天性反射。

這種後天形成的條件反射以及被同化的思維方式,讓瑞德根本無法適應外面的生活。他和布魯克斯一樣總是在想怎樣才能破壞假釋條例,這樣別人就能把他們送回到他們熟悉的環境中。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地方才是對他們有意義的地方,不用讓他們整日生活在惶恐、可怕中。

從心理角度來說,人們往往趨利避害,安全至上,逃避傷害、逃避受傷。

有一件事阻止了瑞德,那就是他對安迪的承諾,也是安迪留給他的希望。可轉換人生模式只有希望還不行,還需要行動。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影片的最後,瑞德還是違法了假釋條例,他去了芝華塔尼歐,那個沒有回憶的地方,忘記一切和安迪重新開始。

看著瑞德的自我救贖之路,就彷彿看到了普通人的自我救贖之道一樣。我們很多人沒法像安迪一樣知識淵博,在最困難的境遇中也能找到脫困之道,但我們可以像瑞德一般,在機會來臨前永不放棄,在機會來臨時僅僅抓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