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術室出來後都是手腳冰涼的,真假?

歡迎關注麻醉MedicalGroup,收看更多醫療行業爆料猛文~

張阿姨一家趁假期去旅遊了。可剛到達目的地,張阿姨的肚子就突然疼了起來。

大家也沒心情旅遊了,趕緊把她送到當地一家醫院檢查。經醫生初步檢查,懷疑她可能是腸繫膜動脈栓塞,但須進一步檢查確診。

缺血是急診,刻不容緩。很快,醫生安排張阿姨做了動脈造影。不出所料,確實發現有一根支配腸管的動脈分支堵塞了。

從手術室出來後都是手腳冰涼的,真假?

一開始,張阿姨肚子疼之後並沒有直接去醫院而是到藥店買了點管胃腸的藥,因此耽誤了寶貴的時間。就這麼一耽擱,醫生也犯難了。醫院確實具備溶栓技術,但這根血管堵塞的具體時間不詳。如果堵塞時間過久,即使融開血栓,也無法避免這根血管供血區域能存活。

於是,醫生和張阿姨一家談了兩個治療方案:保險起見,可以直接開刀,找到缺血的那段腸管,直接切掉。這樣一來,可以避免因腸管缺血壞死導致的腸漏。臨床上,也可以經常見到因嚴重腸漏留下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的;另一種方案是,先嚐試介入溶栓治療。溶栓後密切觀察,一旦發現腸管壞死不緩解、甚至加重,立刻緊急手術。但這種手術的風險就是,開刀的時候腸管可能已經漏了。一旦腸內容物漏出來,勢必導致腹腔的感染。重症感染,也可以導致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從手術室出來後都是手腳冰涼的,真假?

​思索再三,因顧慮手術在肚子上留下的刀疤。張阿姨一家決定接受第二種方案,先介入試試。如果不行,再開刀手術。

很快,張阿姨被推進DSA手術室。麻醉方式是局部麻醉,溶栓過程也很順利。術後,張阿姨被送回病房觀察。

術後第二天,大家不願意看到的一幕還是出現了:溶栓再通血管支配的腸管還是出現了缺血壞死的徵象。於是,緊急啟動急診手術方案。

從手術室出來後都是手腳冰涼的,真假?

​因術前已經非常清楚病因及位置,手術過程也很順利。不到三個小時,手術就結束了。

看到母親兩次進入手術室,張阿姨的女兒一看到母親被推出手術室,拉著張阿姨的手哇哇哭。可以看出,她是真心疼啊。

跟著一起送張阿姨回病房的麻醉醫生見狀,一邊勸她、一邊告訴她病人目前都挺好的。但她女兒,一邊哭、一邊喊著:好什麼好,你看看我媽手都涼了!

從手術室出來後都是手腳冰涼的,真假?

​麻醉醫生意識到,這事兒得好好和她解釋一下。很明顯,普通人看到的、或者關注的與醫生關注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普通人對手術病人的關注,可能更多地集中在病人遭不遭罪、刀口長得好不好上。再細化一些,可能就是冷不冷、熱不熱或者哪裡不舒適之類的。但作為醫生,尤其是麻醉醫生,關注更多的是,病人是否安全?各項生命指標是否正常及是否潛在其他風險?

從手術室出來後都是手腳冰涼的,真假?

麻醉醫生和張阿姨女兒解釋說:雖然她的手很涼,但沒什麼大礙。一方面,主要是手術室的溫度比室外要低,手術室的溫度一般都介於25度以下;另一方面,手術病人術前禁食水血壓往往都偏低。手術中,麻醉過程會進一步加重低血壓。為了使血壓穩定,有些升壓藥也會收縮血管。因此,手涼主要還是血管收縮的結果。

從手術室出來後都是手腳冰涼的,真假?

​聽麻醉醫生這麼一說,張阿姨女兒略微放心了。

回到題目,從手術室出來後都是手腳冰涼的,真假?

可以說,絕大多數都不會手腳冰涼,年老體弱、外周血管供血不足或者大手術病人相對易出現末梢供血不足而發涼。

對麻醉及各種手術相關知識感興趣的讀者,您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麻醉MedicalGroup就能看到海量醫療界爆料猛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