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重慶成為了直轄市,而不是四川其他市?

呂益磊


重慶直轄,主要為解決兩個問題:

1.四川省過大,不便於管理;

2.三峽工程移民問題。

在重慶直轄前,有一個三峽省(三峽特區)的方案,三峽省是原四川萬縣地區,涪陵地區,黔江地區,湖北宜昌地區,不包括當時的計劃單列市重慶(老重慶加原四川永川地區)……但由於三峽工程設計方案的改變(重慶在其中起了一些推動作用),水位升高,移民區域涉及到了當時的重慶市,加之原有的三峽省方案都是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缺乏大城市帶動經濟發展,而且三峽省方案牽扯到了川鄂兩省,移民區距離武漢和成都都較遠,協調難度較高,還會讓恩施州變成近乎于飛地狀態,所以三峽省方案逐步演變為了重慶直轄方案和兩省方案……兩省方案就是原老四川分成分別以成都和重慶為省會的兩省,但會造成兩個小馬拉大車的情況,重慶除了庫區,還多了川東北的貧困區域;而成都這邊,如果划走過多的盆地核心地區,甘阿涼民族地區就會過大,四川盆地對藏區的戰略影響就會下降。兩省方案在地級行政區不變的情況下,會多出一套省級行政機構,造成行政資源的浪費,而重慶直轄方案只需要依靠原本就是副省級城市的重慶,還省去萬縣涪陵黔江三個地級行政機構,更為有利……所以,最終在權衡利弊後,選擇了現有的重慶直轄方案,划走40多個縣級行政區,減輕了四川省的管理難度,而重慶直轄後可以更好的完成三峽移民任務。

而現在,重慶的三峽移民任務已然完成了,現在更多的是作為長江上游的經濟引擎,和成都作為兩個核心推動西南地區的發展。而重慶模式,也是省級行政區的一個樣板,我本人一直覺得,重慶模式可以成為我國省級行政區的一個改革的樣板,既小省化,撤銷地級行政區,以一個核心城市帶動一片地區的發展……我甚至覺得可以在西北實驗同樣的模式,讓寧夏改用重慶模式,起到帶動西北發展的作用



Itae-Ivihch


重慶直轄說白了,跟三峽關係真不大。

首先,本來重慶過去就是直轄市。

第二,前段時間薩德事件,鬧得全民抵制韓國。我就奇怪了,為啥人家在自家領土上部署導彈,關我們什麼事?說白了,這才是重慶直轄的最主要原因,一旦戰爭,重慶會再次成為陪都。

第三,真要中央直管,成立重慶省,或者三峽省就可以了,為啥要弄成直轄市?因為直轄市的政治地位高於省,也間接說明重慶並不是修個三峽這種小事,而直轄。

第四,有人會說三峽不是小事,是大工程。但實際來看,三峽工程不過2-3千億總投資。就算算上通貨膨脹,現在也不過萬億而已。但國家對重慶的投入遠超這個數。

第五,西部大開發。東西經濟差距實在太差。國家需要發展西部。要致富,先修路。物流是發展的重中之重,而重慶擁有西部唯一大港。現在已經可以停靠萬噸級貨輪。學過物流的都知道,水運的成本優勢是陸運和空運無法比擬的。物理學上地心引力是最大的物流成本。目前,西部大部分大宗物資都由重慶港收發。重慶港堆積如山的集裝箱。是西部其他任何城市都不可能見到的。

第六,戰略上。也必須直轄重慶。一但打仗,西部必須是大後方。抗日戰爭是也體現出這點。當年,為什麼重慶是陪都,而不是成都?也和上一點同理。一旦丟了重慶,大批軍隊,物資通過重慶港登陸,成都也就不可能保住。重慶是中國的最後防線,丟了重慶,就等於亡國。

最後,總結一下中國的直轄市其實只有兩個,北京,上海。這兩個是中國最大的城市,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而天津直轄,是作為北京的大門而存在。一直有天津衛這一說法。當年八國聯軍也是通過天津登陸,打到北京的。而重慶直轄,也說得很清楚了,這是戰時首都。所以說白了,其他城市很難再直轄了,直轄市是總的來說戰略意義為主,經濟利益為次要的。


sjzbdbdjhd


直轄市為什麼會是重慶?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要知道,建國至今經濟總量始終位居前十名的只有上海、北京、重慶、天津、廣州;建國時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也有上海、北京、重慶、天津、廣州。可以非常肯定的是,這五個城市是無論任何時候都是全國著名的大城市,無論任何時候都沒有明顯掉隊的城市。



我是重慶一名大學生,國際政治專業,關注古今中外時政熱點。觀點客觀理性,為人熱情爽快,歡迎加個關注。

四川其他地級市為什麼不行?第一段已經說的非常清楚,除了上述五個城市,還有誰可以?四川的成都都不行,更何況其他連成都經濟總量的一個零頭都不到的地級市?

首先來看成立直轄市主要要具備的條件:

1、明顯的區位優勢和經濟政治優勢,在國內主要城市中經濟體量靠前,直轄後能夠輻射,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的發展,且應與原有直轄市保持一定距離,例如原省屬時期的重慶市為計劃單列市,國內政治經濟地位較為突出。

2、人口不少於200萬人,且是所在區域最大的城市,因為密度人口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

3、非省會城市優先考慮,且城市和人口規模經濟體量綜合實力等超越所在省省會城市,長期居省內第一位置。

4、省會直轄後本省它城有能力肩負省會職責。

5、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至少達到自足水平,便於往後政府調控。

6、儘量不破壞所在省的行政版圖。



很明顯,中西部除了省會,所有的地級市都不行。中西部省會都是一家獨大,佔據了所在省份三分之二左右的資源,普通地級市在醫療、教育、人才、財政、體量上根本沒有任何實力去抗衡。

那麼當下誰能夠成為新的直轄市?

現在經濟總量前十名的城市有哪些?

首先,中西部是絕對不可能的。重慶是例外,因為重慶達到了任何中西部城市都不可能達到的地位,如第一段所述。

其次,中西部省會城市是絕對不可能。雖然武漢、西安、成都等城市綜合實力能達到要求,但是它們都是一家獨大,吸收了全省絕大部分的資源,它們直轄了其他地級市根本無法發展,所在原來的省會群龍無首。而且在道德上來說也是極其缺德的,省會吃飽了就要直轄飛了,其他地級市還餓著嗷嗷待哺。而且這些省會都是位於該省中心位置,直轄會破壞版圖,參考河北。



接著,中西部的地級市絕對不行。一句話簡單明瞭,你看看經濟總量前十名是哪些城市?

最後,最適合的是副省級市,全國除了中西部的部分省會城市,就只有東部沿海省份的非省會發達城市。特別是計劃單列市,如寧波、深圳、大連、廈門、青島五個城市。其中只有深圳實力最強、最綜合、沒有短版,其他幾個或多或少都有明顯的缺陷。

深圳是未來最有可能直轄的城市,特別是因為香港50年。

個人拙見,歡迎留下你的意見和看法。


晴若之初


以上幾位都說得比較全面了。我略做補充。

當年四川有機會、或者有潛力成為省會或直轄市的城市,只有三個。分別是成都、重慶、自貢。而川內其他城市都是剛升市不久,或者實力比較弱的。只有成渝井三市是超過50年建市歷史,在省內、國內都擁有一定影響力。

那時的成都是四川省會,地位和實力毋庸置疑。重慶是省內唯一的計劃單列市,省內第一工業強市,實力也非常強大。自貢是抗戰時的大城市,省內長期是三大城市之一,90年代雖然開始衰落了,但如果有相應的扶持,也可以短時間再次崛起。

因此,當時的四川如果要產生一個直轄市,只有成都、重慶、自貢三市是有機會的。

然而,看地圖可以知道,成都居盆地西部、四川中心,如果成都直轄,則等於在四川中部挖了一個洞,對四川的整合極為不利。況且,成都歷來就是四川首府,歷史傳承,文化影響密不可分。因此,如果成都直轄,是不怎麼現實的。

自貢位於川南,其直轄的地理條件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自貢直轄,則川南宜賓、瀘州必然會劃給自貢。但是自貢一旦直轄,則川西與川東將被自貢攔腰分為兩半。雖然直轄的機會存在,但不是最佳選擇。而且自貢歷史底蘊和影響力,除了清末一百年來比較凸出以外,其他時候並不顯眼。

而重慶的直轄優勢就特別明顯了。首先,重慶曾有多次直轄的經歷。其次,重慶實力雄厚,當時即是西南最大的城市。再則,重慶位於四川東南,是四川三大城市中唯一臨邊的城市,直轄不會對區劃地理造成多少衝擊。最後,重慶是距離三峽庫區最近的大城市,當時的庫區建設是國家工程,這是重慶能夠直轄最大的因素之一。

因此,綜合之下,四川沒有哪個城市有重慶那樣的直轄潛力。事實上,重慶直轄後,其發展也並沒有辜負當初的選擇。


蘇綻


說點最直接的吧,區縣巫山,大家知道的國家級貧困縣。在重慶沒直轄前過長江需要坐輪渡,交通極其不方便,重慶直轄幾年後,修建了破世界紀錄的巫山長江大橋,而後多年來主城的區域規劃,在建明年通航的機場,在建的高鐵站,這只是個縣級行政單位,重慶其他區縣也是有在建的高鐵站或者普通列車客運站,試問四川內其他同級的區縣有這樣的交通樞紐嗎,或者有的地級市也沒有吧?

同理,重慶湖北交界的省級公路,重慶段瀝青路通車多年湖北段修了好幾年還沒修好。而且重慶境內鄉村基本上村村水泥路,有的都是規劃瀝青路,不是有網友評論說閉著眼睛坐車,從榮昌到隆昌,路面不平就是到了四川了嗎。全局域的發展不用多說了吧。

重慶以“主城優勢輻射帶動區縣全面發展 ”的戰略方針,經濟正在增速。而川內呢??川內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重慶,和四川早已變成不同的發展模式了,一個分佈,一個擴張。評論不只是打嘴炮,數據永遠是最好的反駁證據。



無論成都發展多快,無論成都是不是世界第一城都阻擋不了重慶的發展

帶著大庫區那麼些貧困區縣,在短短二十年裡高速發展,還要怎樣?自己心裡有桿秤,誰發展的更全面無需多言。


我是小王哥啊


沒有什麼其他原因,是因為重慶本身就很好。當時四川省才成立的時候,重慶作為四川普通地級市卻是四川第一納稅大市超過作為省會的成都,這就很尷尬!而且確實是四川其他地級市跟重慶沒法比,過去是,現在更是!說實話,現在的成都gdp佔四川的三分之一以上,這麼說吧,四川現在除了成都,其他地級市根本拿不出手!

四川其他地級市跟成都差距太大,現在的西南地區除了成都,重慶,貴陽,昆明,第五大城市是貴州省遵義市而不是四川省綿陽市或者瀘州市!


無聊無聊快走開


為什麼直轄的是重慶而不是四川其他城市?你說呢?正如1967年直轄的是天津而不是河北其他城市一樣。說實話,重慶成為直轄市跟其綜合實力特別是經濟實力是成正比的,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只是重慶是從省轄市升為直轄市的,而不是像天津那樣是從政治地位高一級的省會城市升為直轄市的,這也正是讓許多人羨慕嫉妒甚至眼紅的唯一方面,50年代國家撤銷六個大區首府及直轄市的時候,也只有作為西南大區首府的重慶不但被撤掉了直轄市並且是連降幾級,直接降成了省轄市,而同為大區首府的上海還是直轄市,瀋陽、天津、西安和武漢雖被撤掉了直轄市,但他們分別為遼寧、河北、陝西和湖北的省會,這時候誰又為重慶鳴過一聲冤屈?從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這四十年裡,重慶一直位於全國十大城市之列,並長期高居第3到第5名的位置,但重慶只是個連省會都不是的省轄市而己,這時候又有誰為重慶鳴過一聲不平的?也只有國家和黨中央清楚重慶,1984年把重慶第一批列為計劃單列城市,並把重慶第一個升為副省級城市,直到1997年升重慶為直轄市。


215769336710319108


鄧爺爺說過一句話:四川太大了,該分分了,再加上計劃三峽省管轄的面積大都是貧困縣,作為未來省會的宜昌自己也不富裕,就像中央說的瘦馬拉大車,而富裕的縣在湖北,湖北不願劃,這個時候重慶提出希望儲水高度達到175米,提高到這個高度移民困難加大,直接就影響到了重慶。重慶進入中央的視線,中央論證後覺得比較好,就悄然撤消三峽省的準備組,讓時任四川省常務副書記蒲海清(重慶市當過市長)秘密組建重慶直轄行政機構,這樣行政的劃分就只關四川自己內部的事,減少了麻煩,四川最窮的三個地區劃到了重慶,川東人流行一段話,養兒不用教,涪萬黔走一遭,重慶又提出把廣安劃入重慶稀釋一下貧困地區,四川是同意的,報上中央後中央不同意,後來才知道鄧爺爺一直都是說我是四川人,劃到重慶算什麼事!廣安被排除在外了!以上是重慶直轄後第一任市長蒲海清的回憶的。


遠去的背影231211963


重慶之所以成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這與他的歷史地位、政治地位以及交通地位等密不可分。重慶自古就在我國中西部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先說他的歷史,早在200萬年以前,重慶地區就已經出現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巫山人”。經考古發現在兩三萬年前還出現了難得的“銅梁文化”。這都是舊時代的事,咱往近了看看。鹽在古代是硬通貨,而重慶地區鹽業資源豐富,這就催生了城市的產生。經過多年的發展,到了隋朝,重慶終於有了自己響亮的名字,渝州。而到了兩宋時期,重慶終於又升級了,榮光宗把自己的曾經封地改為重慶,他雖然是個平庸的皇帝,但他卻開啟了重慶成長的步伐。經過N年的發展和大規模的移民運動,到了清末重慶已然成為中國西南重鎮。西方與大清簽訂的各種條約又讓重慶率先打開了開放的大門。到了民國,重慶正式建市,雖然屬於四川省轄市,但地位的上升可見一斑,有段時間還是四川的新省府。後來,日本鬼子打進了中國,民國政府搬到了重慶,這個西南的城市打死也想不到會成了陪都。得益於這次搬遷,重慶終於贏得了中央直轄。此時的重慶已經在世界有了名氣。新中國成立後重慶一度被降級,但隨著改革開放,重慶實力大增,終於在1997年又成為了直轄市,而這次重慶的面積又大了許多。



再說他的政治地位,重慶擁有得天獨厚的政治條件,重慶位於我國中西部腹地,對周邊地區影響較大,直轄市的設立能很大程度的提升重慶的政治地位,加大對周邊地區的輻射面,促進周邊地區以重慶為中心協同發展。重慶做過陪都,還曾經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所在地,山高水長,易守難攻。有著很大的政治優勢。



重慶的交通地位也十分重要,他位於兩江交匯處,航運發達便利,可順江而下直通上海,是長江上游地區咽喉所在。重慶也是中東部地區進出四川的必由之路,是連接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如今,重慶又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連接點。他將再次贏得大的發展。這些就是重慶成了西南唯一直轄市的關鍵所在。


墨痕小先生


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一個省有兩個十大城市,那就是四川省,四川省內容納了兩個全國十大城市,那就是成都和重慶。


當國家的需要有的時候,國家重點水利水電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水電工程的上馬,以及長江三峽沿岸移民的搬遷安置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四川省把重慶市和萬州市,涪陵市,黔江地區等四個地級以上城市劃出四川省,一起成立了中國第四個直轄市-重慶市。

所以題主所提出的問題是錯誤的,劃出四川省,成為中國第四個直轄市的,不僅僅是重慶市,還包括四川萬州,四川涪陵,四川黔江等四個地級以上城市,總共有38個區縣市,人口超過3000萬,是不折不扣的中等規模的省份規模。可以看出四川為國家的貢獻。



如果把重慶市以前1983年所兼併的四川省永川地區算上,中國第四個直轄市,重慶市至少有五個地級以上城市所組成,這就是歷史,也就是重慶直轄市曾經屬於四川的歷史。

好了,以上介紹,希望你能夠滿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