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不全是腰突症,另外幾種要分清,療效提高一大截

腰痛是臨床常見症狀,期間腰椎間盤突出症佔了很大部分。但也有不少類似於腰突症的病需要分清,區別治療,可以有助於提高療效。


腰痛不全是腰突症,另外幾種要分清,療效提高一大截

這幾種疾病臨床症狀與腰突症既有重合,又有不同,我一一講述。

由於疾病形成與其解剖特點密切相關,這裡也得略講些解剖知識。

1腰椎橫突綜合徵。

①解剖特點:第三腰椎位於腰前凸曲線之頂點,背闊肌的髂腰部分纖維止於第三腰椎橫突,腰大肌的部分肌纖維也止於此處,骶棘肌的一部分肌纖維也止於此,因此,第三腰椎成了腰椎的活動中心,由於第三腰椎橫突較長,以致附著於此處的肌肉、筋膜、韌帶能有效地保持脊柱的穩定性及正常的活動。簡單的說,第三腰椎成為了來自上半身活動的力,與下半身相對固定的維持力的轉折點。
腰痛不全是腰突症,另外幾種要分清,療效提高一大截

②症狀體徵:腰痛(大多為以酸為主,兼以疼痛),患側的下肢放射感(多呈帶狀,放射感多模糊,不易明確指出放射範圍),第三腰椎橫突處壓痛伴有條索狀物。腰部不耐疲勞,稍加使用即加重病情(如洗臉,刷牙都會加重)。直腿抬高試驗陰性等。

2臀上皮神經損傷(炎)。急性稱為損傷。

①解剖特點:臀上皮神經是單純感覺神經,起源於L1~3後外側支,從椎間孔發出後穿骨纖維孔,沿肋骨或橫突的背面和上面走行,然後由裡向外走行在骶棘肌內,走出骶棘肌後穿過深筋膜行於皮下淺筋膜層,最後跨越髂嵴進入臀部。正是在筋膜層的穩定性與出筋膜層的活動性的矛盾,是形成本病的原因。
腰痛不全是腰突症,另外幾種要分清,療效提高一大截

②症狀體徵:腰臀部疼痛,痛點在髂後上棘外側2-3釐米處,觸診有條索狀物。痛感劇烈明顯,呈刀割樣,燒灼樣疼痛,多有腰部扭傷史(當時多僅有異樣感),部分患者也有放射樣疼痛,多沿大腿後外側,絕大多數不過膝關節。

3梨狀肌綜合徵。

①解剖特點:梨狀肌是臀部的深部肌肉,從骶椎前面開始,穿出坐骨大孔,而將其分成梨狀肌上孔與下孔,止於股骨大轉子。梨狀肌主要是協同其它肌肉完成大的外旋動作。坐骨神經走行恰好經梨狀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可見梨狀肌和坐骨神經的解剖關係非常密切,梨狀肌若受損傷或梨狀肌與坐骨神經解剖發生變異就可能使坐骨神經受到擠壓而發生各種與坐骨神經有關聯的症狀。
腰痛不全是腰突症,另外幾種要分清,療效提高一大截

②症狀體徵:臀部疼痛,呈刀割樣痛,多有局部受涼史或扭傷史。痛點在患側梨狀肌體表投影處,常有下肢放射感,沿坐骨神經走行,但不如腰突症神經感覺那麼明顯(畢竟不是坐骨神經本身的疾病)。直腿抬高可有假陽性。

4腰椎後(小)關節紊亂。

①本病多在扭傷後立即發生,其原理是腰椎關節突關節由於外力作用發生解剖位移,造成相應的小神經,血管受壓,缺血缺氧,神經感覺異常。大多X光片不顯示,但是通過治療可以立竿見影。

②症狀體徵:明確扭傷史,腰部疼痛,活動受限,以後伸受限為多,局部肌肉僵硬,按壓痛點不明確,俯臥深部按壓疼痛明顯。

5腰椎管狹窄症。腰椎管狹窄分為多種,今後單獨說一次,今天主要為了區別腰突症。
腰痛不全是腰突症,另外幾種要分清,療效提高一大截​​

①腰椎管狹窄,主要是壓迫脊髓,致使出現“間歇性跛行”,即從靜止到走路,到了一定的長度(可以是50米,也可以是200米)就會出現雙下肢疼痛,下墜,不能行走。但是隻要坐下或蹲下,很快(30秒~2分鐘)便能恢復如初(症狀幾乎全部消失)。但是再走這麼遠,還會出現症狀。如此反覆。

②症狀體徵:腰痛伴雙下肢疼痛(前後左右都疼),間歇性跛行,磁共振可見椎管狹窄(韌帶肥厚,椎體滑脫等),直腿抬高可有陽性。

以上幾個都是易於混淆腰突症的疾病,只要分清疾病實質,針對發病原因治療,都會有明顯效果的。

我是中醫隨感,如果您喜歡,請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