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班主任直言:學生身上有這三個“壞毛病”,更容易成大器

什麼樣的學生能成大器,從他們日常的行為習慣中就可以略窺一二。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不差,但性格內向、遇事躊躇不定,就算考取了好大學,也難有大作為;有些孩子雖然學習成績不太好,但性格堅毅、開朗,有謀略,懂得人情世故,照樣可以幹大事。

所以,學生未來會成長到哪個層次,不是隻看學習成績,更要看他們身上是否具有“成功的潛質”。

資深班主任直言:學生身上有這三個“壞毛病”,更容易成大器

“成功的潛質”體現在很多方面,學生身上的某些被認為“不好”的表現,很可能是“成功潛質”的一部分。在與一位有著20年班主任經驗的資深班主任交流時,他直言:那些很聽話、不惹事的學生確實很受老師和學校的歡迎,但我最看好擁有這三個“壞毛病”的學生,他們將來更可能有大作為、更容易成大器。

第一個“壞毛病”:不害臊

被冠上“不害臊”標籤的學生大多因為“臉皮厚”。他們在學校犯了錯誤,通常既不緊張,也不擔心,甚至主動跑到老師辦公室向老師認錯。在被老師批評的時候,他們大多也是嬉皮笑臉的,基本上不生氣。即便老師罵狠了、罵錯了,他們也不會發火,仍能表現出虛心接受的樣子,搞得老師沒脾氣。

資深班主任直言:學生身上有這三個“壞毛病”,更容易成大器

“不害臊”的學生不僅喜歡溝通,而且心胸開闊、平易近人,並具有“自黑”精神,這讓他們比較容易融入某些圈子,擁有更好的人脈資源。

再者,“不害臊”的學生在面對困難和別人的否定時,依然能保持很好的心態,他們不怕失敗,不懼責罰。如果他們認準了一件事,就會厚著臉皮堅持做下去,他們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會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所以,表面上看,“不害臊”是一種壞毛病,但若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它就會變成人的“成功潛質”。

第二個“壞毛病”:愛惹事

很多人都喜歡“不惹是生非”的學生,大家覺得這樣的學生會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學習上,不過仔細想想,其實很多成功的人,自小就是“愛惹事”的孩子。

資深班主任直言:學生身上有這三個“壞毛病”,更容易成大器

童年的愛迪生好奇心很強,一天早上,愛迪生突然“消失”,全家到處找也找不到,直到晚上才在雞舍發現了他,他肚子下面壓了一大堆雞蛋,原來他想用自己的身體孵小雞,結果可想而知:蛋殼破裂,蛋黃橫溢。

卡耐基小時候非常淘氣,經常到處惹是生非,是公認的全郡“最壞”的男孩。他父親曾向別人這樣介紹他:“他可讓我頭疼死了,說不定會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頭扔向你,或者做出別的什麼壞事,總之讓你防不勝防。”

然而愛惹事的愛迪生成為了名譽天下的發明家、企業家;“壞男孩”卡耐基則成為了“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

事實上,愛惹事的學生更大膽、更有主見,他們惹事多是一種“精力發洩”,如果他們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們一定會傾盡所有力氣努力把它做好。

資深班主任直言:學生身上有這三個“壞毛病”,更容易成大器

第三個“壞毛病”:不聽話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希望孩子聽話。他們希望孩子既要聽老師的話,又要聽家長的話。但實際上在學校很聽話的孩子,是最受限制的,他們身上有很多閃光點被聽話行為給抹殺了。

給學生不聽話的機會,就是在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氛圍,這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讓學生能獨立發現問題,並敢於嘗試著獨立解決問題。另外,不聽話的學生更喜歡質疑和批判,而質疑和批判是當下社會難能可貴的精神,它能讓人更加理性,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質。應該說,任何一位成功人士,都是一名“質疑者”,他們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可以說,正是他們的“不聽話”,讓他們走向成功的殿堂。

資深班主任直言:學生身上有這三個“壞毛病”,更容易成大器

老班主任說,如果學生有以上三個“壞毛病”,不要試著讓他們徹底改掉,而是要努力去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做出適當糾正,慢慢地,他們就會成為人們口中“有出息、能幹大事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