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熱疫禁忌症---新冠肺炎預防能用黃芪嗎?


溼熱疫禁忌症---新冠肺炎預防能用黃芪嗎?


前面有個同學私下問我這次新冠肺炎的治療過程中可不可以用補氣的藥物?比如黃芪 人參一類藥物預防,我說:慎用,一定在治療或預防過程中慎之又慎的用。為什麼?下面談談溼熱病的禁忌,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忌大汗。

在溼熱病治療過程中絕對禁忌大汗,也就是辛溫的麻黃、桂枝是絕對禁忌的,但是可單用麻黃,因為麻黃要解表發汗,要配伍桂枝,所以在治療溼熱疫的過程中,禁忌麻桂。我反覆再說,溼熱是溼裹結熱,溼性粘膩,溼性瀰漫,溼聚在腠理,導致腠理氣機不暢,所以治療過程中以辛溫宣透腠理,比如用藿香、蘇葉辛溫宣透腠理的氣機,解表微微發汗,讓溼從汗慢慢的排出體外,如藿樸夏苓湯,那大汗是什麼結果呢?大汗的結果就是傷津液如吳鞠通所講: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冥不能言,也就是會出現神昏、不能言的內閉心包,耳聾、目冥的溼熱或者痰熱上蒙清竅的重症。

溼熱病的解表應以小汗發為主。禁忌大汗。

第二:忌大下。

什麼叫大下,也就是出現腑實證也就是大便不通的時候,不能輕易使用三承氣湯,容易傷脾陽,導致寒邪洞中,轉向傷寒太陰病,病情更為複雜。

第三:忌滋補。

因為溼熱病始終以脾胃為中心,溼困脾,熱在胃,溼裹結熱,所以使用滋補的藥物會加重脾的運化負擔,如吳鞠通所言:潤之則病深不解。纏綿不愈。如熟地、生地一類,但可選用甘寒一類的藥物如蘆根、元參。

第四:忌溫補

溼熱病是溼裹著熱,是溼把脾困住了,就像一個人(脾)被繩子(溼)困住了一樣,這時候,只需要把繩子鬆開,也就是祛溼,脾自然就解脫了,而在溼沒去掉之前,過早加入甘溫的黃芪、人參會助熱、助溼,反而不利於病情恢復。所以現在提出預防的時候用什麼玉屏風散(黃芪、白朮、防風),這不是在預防,可能是在助紂為虐。不要看見乏力,就把黨參、黃芪加進去,乏力是因為溼阻礙了陽氣的升發,再次強調,治療溫病的過程中禁用使用黃芪。

溼熱疫禁忌症---新冠肺炎預防能用黃芪嗎?


第五:恢復期

葉天士有句話:灰中有火,什麼意思,就是溼熱病恢復期,溼和熱都去除了,但是脾胃功能非常差,就像灰中還有火,這時候禁忌溫補,使用黃芪一類甘溫的藥物,極其容易導致復發。

第六:飲食

清淡為主,忌生冷、硬、粘膩。比如各種高湯啊、牛羊肉啊,不管在治療過程還是後期恢復期,都絕對禁忌,因為脾胃本身就很虛,這時候你再攝入過多營養物質,對脾來說是一種負擔,壓死駱駝的最後一稻草就是這些東西。

第六:調護理

預防感冒,節飲食,注意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