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鉀注射液口服?您認為這樣對嗎?

補鉀是治療低鉀血癥的主要方式,但靜脈補鉀方法比較複雜,在患者可以口服的情況下,很多醫生會讓患者口服氯化鉀注射液。


然而,這種給藥方式一直都存在爭議。

下面是氯化鉀注射液說明書:

氯化鉀注射液口服?您認為這樣對嗎?

口服氯化鉀注射液,屬超說明書用藥

查閱說明書,關於氯化鉀注射液的給藥方法中,說明書只註明了“靜脈滴注”這一用法,並未提及“口服”。

所以,臨床上口服氯化鉀注射液完全屬於超說明書用藥。

其次,氯化鉀本身就有口服劑型(氯化鉀緩釋片),完全沒必要選擇口服注射液。而且,枸櫞酸鉀溶液(或緩釋片)也是口服補鉀不錯的選擇。
最後,直接口服10%氯化鉀注射液對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患者服用後可能出現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等不良反應,甚至還會出現消化性潰瘍及出血。

由上可見,口服氯化鉀注射液屬於超說明書用藥,有風險,沒必要,對患者還會產生不良影響

那麼,為什麼臨床上卻存在這樣的做法,反饋的效果還不錯呢?

口服氯化鉀注射液,有一定的優勢

我們先來談談靜脈滴注氯化鉀注射液存在的一些問題。

氯化鉀注射液靜脈滴注時,如果濃度較高,或速度較快、靜脈較細的話,容易刺激靜脈內膜引起疼痛,甚至發生靜脈炎。

同時,如果劑量過大,患者還會出現乏力、手足口唇麻木、意識模糊、周圍循壞衰竭、心率減慢、反射消失,甚至心跳驟停等不良反應。

所以,說明書要求氯化鉀注射液靜滴時,滴注濃度不超過3.4g/L(45mmol/L),速度不超過0.75g/小時(10mmol/L),每日補鉀量為3~4.5g(40~60mmol/L)。

而且,因其耐受性因素,還會影響到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不僅如此,因為嚴重低鉀患者通常伴有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在治療上需要限制液體的攝入量,靜滴補鉀容易造成大量液體的攝入,增加患者心臟負荷,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此外,相比靜脈給藥,口服氯化鉀注射液有一定的優勢。

從用藥安全性來說,對於能發揮同樣藥效的製劑,能口服用藥的患者肯定首選口服給藥,而不是靜脈用藥。

因為鉀在消化道中90%被腸道吸收,口服補鉀更為直接、方便,而且補鉀速度更快。

而且,相比靜脈給藥,口服給藥不會導致血鉀驟然升高從而引起相應的不良反應,所以更加安全。

與此同時,口服給藥可以節省輸液管路、輸液溶劑、輸液費用等,降低了醫療成本,節約了醫療資源,同時醫護人員免去配藥、輸液和輸液後觀察的時間,降低了工作量,患者也不必忍受打針的痛苦以及靜脈補鉀所致的疼痛。

眾所周知,低鉀患者需要及時補鉀,而口服補鉀片劑和緩釋片存在再溶解彌散過程,會影響鉀離子的快速吸收,這也是臨床上直接口服氯化鉀注射液的原因。

所以,對於輕度低血鉀患者,口服氯化鉀注射液能夠快速補鉀,而且療效確切、安全可靠。

而對於重度低血鉀患者,當然還是要靜脈、口服等多途徑補鉀

三種口服方法:

A法:10%氯化鉀注射液10ml+溫水20ml;

B法:10%氯化鉀注射液10ml+蜂蜜5ml+溫水20ml;

C法:10%氯化鉀注射液10ml+果汁20ml。

大家在臨床上有沒有讓病人直接口服氯化鉀注射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