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深愛被辜負,50歲依然單身的她決定——疫情結束後結婚

冰心說:願你的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一個美麗的黃昏。這句話說白了就是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到彩虹。所以,面對生命中一場又一場的磨難時,我們一定要堅持忍耐,保持一顆期望的心。

2次深愛被辜負,50歲依然單身的她決定——疫情結束後結婚

01.

大學畢業時,張姐第一次戀愛,男朋友是個一無所有的湖南農村小子。張姐家在江蘇,爸媽一個是國家幹部,一個是醫生,他們堅決反對女兒的感情。

23歲的張姐義無反顧地去了湖南,和男友一起應聘一家醫藥公司,成為銷售員,從零開始跑市場。

兩人約好,給自己一個壓力和目標——先創業再成家,哪天買房哪天領證。

努力的過程充滿艱辛,他們堅持了下來,從開始磕磕碰碰,到後來如魚得水。五年後,張姐轉到辦公室成為管理人員;男友成了地域經理。

雖然聚少離多,張姐卻渾身是勁,他們幾乎是國內第一批銷售員,市場給了很高的回報。七年下來,兩人的存款已經夠買一套像樣的房子了!張姐催男友出差快回來,一起去看房訂房。

男友回來時沒有想像的高興,卻是滿面愁容,張姐問他怎麼了,他低頭不語。一再追問之下,男友說了實話——兩年前他調任地域經理,公司在當地給他配了秘書,結果他和秘書產生感情,現在她已經懷孕三個月……

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張姐眼前金星直冒,上個月她為他剛做了第二次人流……

沒有聽男友的解釋和懺悔,心疼自己七年來的委屈和努力,張姐當即決定分手。

她回家了,帶著自己省吃儉用、流淚流汗掙下的十萬塊錢。

這一年是2000年,張姐三十歲。

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

對於年輕人來說,愛錯人在所難免,畢竟人心複雜多變,誰都看不到以後。

關鍵是如果發現愛錯了,一定要及時止損,不要繼續浪費感情和時間。

另外,面對父母反對的愛情,年輕人應該冷靜思考:既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全盤否定父母,可以留出一段時間進行冷處理。

張姐如果當初聽爸媽的話,哪怕兩人暫時分開各自發展,也不至於浪費七年青春。

當然,有人怕分開以後感情會變淡,確實這種可能性很大。但是,退一步想想,如果兩人分開幾年感情就淡了,那隻能說明愛的不夠,這樣的兩個人即使天天在一起,也會很快厭倦。

記住:唯一能分開兩個愛人的只有一種可能——愛的不夠。

2次深愛被辜負,50歲依然單身的她決定——疫情結束後結婚

02.

張姐逃回了父母身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她痛定思痛,決定要繼續努力,一定要混出點樣子給前男友看看,讓他後悔。

經過半年的考察,張姐在第一中學門口租下一家小店,做文具生意。

這個定位很成功,生意不錯,第二年她嘗試著增加品種,除了文具同時推出教輔資料。

又成功了,張姐膽子大起來,第三年拿下旁邊的兩個店面擴大規模,第五年增加了店鋪賣漢堡雞翅之類的洋快餐;開分店……

2010年,40歲的她身家百萬,房子、車子也都有了。

這十年中,有很多熱心人給張姐介紹男友,她都乾脆地拒絕了。

她怕——一起患難的初戀都能變心,這世上還有什麼不會變?

除了錢!可是,掙錢的意義除了掙更多的錢還有什麼呢?她不知道。

後來遇到小何。

這個儀表堂堂,打扮講究的男人,經常來店裡喝咖啡,從來不要找零。

張姐有空便跟他聊上幾句,一來二去就熟悉起來:他比張姐小三歲,未婚,在市中心一家有名的電腦公司工作,是總部派來的總監。

張姐問他怎麼不結婚。

小何說被前任傷害過,一直沒有恢復過來,怕了。

沒有什麼比相似的經歷更能拉近兩個人的距離,張姐對小何瞬間有了同情和好感,跟他講了自己的故事。

小何聽得熱淚盈眶。

再來時,他會給張姐帶一朵玫瑰,或一塊巧克力,心形的。

而張姐給他的回報是——消費免單。

曖昧越來越熾熱,越來越明朗,兩個月後,小何第一次向張姐借錢,說急需五千塊錢週轉幾天。

張姐雖然猶豫還是把錢給了他,心想就算被騙,這點錢也無所謂。

一週後,他還她5500。

接著是第二次,借兩萬,還回來兩萬一。

張姐高興極了,終於遇到可以信賴的人,她向小何敞開了心門也敞開了家門——兩人同居了。

一個月後小何跟她商量,想拿下一個軟件的代理權,如果成功一年能賺上百萬,馬上就可以買房跟張姐結婚。

說這話時兩人都在床上,張姐臉上的紅暈剛消退又升起來,催他趕緊爭取。

小何為難地說需要五十萬驗收資金,可他只有二十萬。

“沒事,我有,你先拿去用。”兩人起床後立刻去了銀行。

小何每天跟張姐彙報進展,再描繪美好未來,張姐又一次生活在甜蜜的期待中。

幾天之後,小何帶回好消息——審批通過!他得去總部籤協議。

張姐高高興興給他整理好行裝,又在他錢包裡裝了3000塊現金備用。

到總部第二天,小何又讓張姐轉了十萬,說打包多籤一個軟件的代理。

張姐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他說明後天跑最後兩個手續,最遲三天回來,還讓張姐不要老打電話,好幾個部門要去,太忙。

三天後小何沒回,又過兩天還沒回,張姐忍不住打他電話,一直佔線。

不好的預感來了,張姐拿著小何的名片找到電腦公司——查無此人;打電話到總部——查無此人;報警——身份證是假的、電話是臨時卡;去銀行——賬號五天前銷戶……

張姐病倒了,在床上躺了兩個多月,病好以後,她轉了所有的店。

這一年是2014年,張姐44歲。

其實問題完全出在張姐自己身上,小何抓住她的心理,用相同的經歷換取關注;而張姐因為渴望愛情,忽略了小何從出現到消失中的很多疑點:比如單位、住址、家人、同事等等,她都沒有去問過;至於借錢,完全是常見的套路,前兩次連本帶利換取信任,然後忽然借筆鉅款失蹤。如果她拒絕了其中的任何一次,都可以避免或減少損失。

中年戀愛的女人,一定要吸取張姐的教訓,增加防範意識,涉及到錢的問題,一概拒絕。

2次深愛被辜負,50歲依然單身的她決定——疫情結束後結婚

03.

半年後,張姐在小區門口開了個睡衣店,春夏秋冬男女老少的都賣。生意很一般,她無所謂只當打發時間,這輩子夠吃夠喝了。

白天看店晚上跳廣場舞,張姐過著平淡孤單的生活,她發誓就這麼孤獨終老,不再奢望愛情。

老顧夫妻倆和張姐住一個小區,都是退休教師,兩人經常來店裡買衣服、拖鞋襪子之類。知道張姐單身都勸她找一個,“兩個人哪怕吵架或不說話,看到總歸安心點,不像一個人心裡空落落的。”

張姐挺喜歡這對和善的夫妻,兩年前顧妻忽發心梗去世,她難過了好幾天。

這之後的老顧,每天去對面的早點店吃早飯,孤獨的身影經過門口穿過馬路,慢慢騰騰的走著。

張姐看著心生憐憫,就想分散他的注意力,不時請老顧幫忙看店,或藉口生意忙沒空,請他買菜買水果時幫她帶一份……

果然有效,老顧一天天恢復了精神,沒事就來內衣店轉轉玩玩,張姐感覺多了一個朋友,很開心。

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老顧對張姐有了想法。去年十月,張姐朋友圈發動態過生日,老顧看到了,第二天特意買了一個花籃送到店裡。

晚上就給她發信息開玩笑似的說不如兩人一起過,相互照應著,既省事又方便。

張姐立刻拒絕——一方面,她還沒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來;另一方面老顧比她大十多歲,而且看著顯老,她壓根沒往這上面想過。

融洽的氣氛變成尷尬,老顧好幾天沒到店裡來,張姐心裡空落落的,也不好意思喊他。

一個星期後,才拎著一袋水果來了,看店裡沒人,他跟張姐道歉:想通了,自己確實配不上她,以後就把她當個妹妹,大家還跟以前一樣來往。

臘月二十九,老顧端了滿滿一盆肉圓、包子和熟食送到店裡。張姐不肯要,他連連解釋:本來準備兒子一家回來吃的年貨,因為武漢疫情兒子他們不回了;他一個人吃不了這麼多,才分點給她。走時又掏出兩包口罩,提醒張姐要注意防護。

給他錢怎麼也不要,張姐就送他一套棉衣,老顧很高興,說老婆走後兩年他沒買過一件衣服。

正好張姐爸媽也在,看到這一幕立刻警覺起來,老顧剛走就提醒女兒,小心這個老鰥夫,別再上當受騙。

張姐笑著讓他們放心,第一她不會再上當,第二,老顧不會讓她上當。

疫情迅猛發展,初五開始小區封門。

張姐一個人在家,每天手機翻來翻去,除了老顧和爸媽,幾乎沒人主動給她發信息。

他們發的內容差不多,提醒張姐別出門、多喝水、勤洗手、好好吃飯。

張姐看著好笑——什麼時候老顧變得跟她爸媽似的了。

一個人憋太久了,難免瞎想,張姐想到自己這二十多年的經歷和目前的狀態,忽然想到——就這麼死了又怎樣呢?

想到這裡,她故意發了個朋友圈:完了,我發燒了,怎麼辦?

沒一個人評論,張姐看看時間,晚上十一點,爸媽應該睡覺了。不睡又能怎樣,都七八十歲的人了,能照顧自己已經不錯了。

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啊,張姐正想著電話忽然響了,是老顧。

“馬上穿好衣服戴口罩下來,我送你去醫院!”

“你不怕?”張姐問。

“我不怕,反正一個人無牽無掛,倒是你……還年輕……快點下來吧。”

張姐忙笑著說開玩笑的,笑著笑著淚掉了下來。

“嚇死我了,沒發燒就好,安心了,早點睡吧……”老顧掛了電話。

張姐這邊淚流得更兇了,還是有人關心她啊,而且是這樣的時刻。

她忽然拿起手機,給老顧發信息——老顧,我決定了,等疫情結束我們一起過吧?

等了好久,她收到一個問號。

這樣大家都安心——張姐又按了發送……

今年,張姐50歲。

張姐這次的選擇應該是對的。

首先,她和老顧經過兩年多的相處可謂知根知底,日久生情;這種感情遠比一見鍾情牢固多;其次,兩人條件比較對等,經濟上都是獨立的,雖然年齡相差了十多歲,但是能進行平等的精神交流,這是婚姻穩定持久的前提;最重要的是:兩人對對方的感情中已經融合了親情——龍應臺說過,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2次深愛被辜負,50歲依然單身的她決定——疫情結束後結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