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泡腳、喝水、睡覺3不宜!錯一個傷一分

冬季養生也藏著滿滿套路,一不小心就容易踩進誤區,比如下面9件事:

喝水3不要

入冬後,泡腳、喝水、睡覺3不宜!錯一個傷一分

1不要喝冷飲

年底聚會多,冰咖啡、凍奶茶、冰啤酒等冷飲,是年輕人消遣的好搭檔,吃得過多,寒邪自然由內而生。

此外,冬季貪吃冷飲,容易對胃造成刺激,引起脾胃虛弱、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建議:少吃為妙, 特別脾胃虛弱者及老人、小孩更應注意。

2

不要忘了一杯“救命水”

血液最黏稠的時間段是半夜到清晨,因為此時人基本在睡眠狀態,無法飲水,體內水分會通過排尿、出汗、呼吸不斷丟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代謝物積存。

如果睡覺前適當喝水,稀釋血液濃度,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建議:不管再忙,不要忘了睡前喝一杯“救命水”。

一杯“救命水”的3個標準:

①類型:白開水。

②時間:睡前一小時。

③水量:100~150毫升。

3感冒了,不要盲目多喝水

冬天是感冒高發的季節,咳嗽、流涕,無不令人難受,這個時候,喝水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萬能感冒藥”。

感冒時適當多喝水,主要目的是防治脫水、避免退燒藥損傷肝腎,但喝水並非越多越好。

臨床發現,不少病患由於大量喝水,反而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引起低鈉、低鉀血癥,繼而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甚至昏迷等症狀。

▲建議:感冒時應適當喝水,而不是大量喝水、越多越好。
睡覺3不該

入冬後,泡腳、喝水、睡覺3不宜!錯一個傷一分

1不該矇頭睡

冬季夜裡冷,尤其在沒有暖氣的南方城市,“矇頭睡”成了不少人的保暖習慣。

而矇頭睡覺時被窩裡的氧氣含量會減少,容易造成窒息,另外血氧含量減少,心臟就要更加努力工作去補充,於是心血管疾病就這樣被誘發出來了。

此外,蒙面睡覺時易致缺氧,導致睡不好覺、做噩夢,醒後則會感到頭暈、乏力,精神萎靡。

▲建議:及時添衣加被,不矇頭睡。

2不該過於依賴電熱毯

天冷禦寒,電熱毯在帶給人們溫暖之餘,也潛藏著不少隱患。

如果夜間長時間用電熱毯,身體處於一種相對高溫的狀態,不僅容易燙傷,還會導致血管擴張,心率、新陳代謝會加快,加重心腦血管的負擔。

▲建議:

  1. 選擇正規品牌、質量過關的電熱毯產品。
  2. 使用時,電熱毯不要與人體直接接觸,最好在上面鋪一層毛毯或床單。
  3. 電熱毯在睡覺前一小時左右通電加熱,待被窩暖和後,在上床前斷掉電源。
  4. 多補充水分,睡前可以適當喝一些水,並塗抹保溼潤膚霜。

4類人,千萬別用電熱毯!

①心腦血管患者: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

②孕早期準媽媽: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大腦和心臟發育。

③育齡男性: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說,電熱毯產生的高溫會影響睪丸產生精子的能力。

④新生兒、嬰幼兒:此類人群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容易被燙傷或引起脫水。

3不該“帶溼”睡覺

冬天到了,洗頭尤為一件大難事。很多人怕損傷髮質,從不用吹風機,加上冬天溼度大,頭髮還沒完全吹乾,就“帶溼”睡覺了。

事實上,睡前頭髮不幹,水分就會滯留於頭皮表面,當水分蒸發時,會帶走熱量,導致頭皮溫度降低。這會反射性引起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降低上呼吸道抵抗力。

這時,病毒或細菌易乘虛而入,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出現頭痛等感冒症狀。

▲建議:冬天應合理安排洗頭時間,一定要把頭髮晾乾或吹乾再睡。
吹頭髮加一步,還能暖腹祛寒!

吹頭髮的時候,也可用吹風機在肚臍周圍吹,待肚臍眼及周圍皮膚感覺到熱度時,再慢慢移至其他部位,這樣可達到暖腹祛寒的效果。注意不要燙傷。


泡腳3不宜

入冬後,泡腳、喝水、睡覺3不宜!錯一個傷一分

1水溫不宜超過40℃

泡腳,可以說是冬天最舒服的養生事了。而有不少人喜歡用很燙的水來泡腳,覺得這樣 “事半功倍”。其實,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一方面,水溫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更加乾燥。另一方面,如果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建議:水溫以40℃左右為宜。

2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

泡腳時間太短,達不到促進血液循環、驅寒保暖、緩解疲勞的效果;而泡腳時間太長反傷身,尤其對老年人來說,容易引發出汗過多、心慌等症狀。

建議:泡腳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人微微出汗即可。

3泡完腳不宜馬上起身

泡腳時,全身血液都往下半身加速循環流淌,直到腳底。若突然起身,血液不能及時回到上半身,容易造成一過性的眩暈,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更是增加了發生意外的風險。

▲建議:泡腳後,先彆著急起身去倒水,最好平躺或者半躺3分鐘左右。

這5類人別泡腳,有危險!

泡腳雖好,並非人人皆宜。足部有潰瘍、損傷者,患有糖尿病、動脈炎、靜脈炎以及動靜脈血栓的人,均不建議泡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