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喝水導致"水中毒",為何寶寶不能喝水,醫生給出答案

關於孩子的自由成長問題,我們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歲寶寶喝水導致

直男是什麼樣的?很多女性朋友肯定能夠列出直男的無數條"罪狀",和女朋友爭吵時,直男會指出女朋友犯的錯誤,然後解釋自己犯錯的原因,總是就是不會像女朋友認錯;當女朋友說自己身體不舒服時,直男的名臺詞就是"多喝熱水"。不管什麼時候,這四個字都不過時。對方說嗓子疼,"多喝熱水";對方感冒了,"多喝熱水"。這句話簡直是萬能用語,簡短的四個字就能表明自己的熱切和關心。


1歲寶寶喝水導致

為什麼外國人不喜歡喝熱水呢?即便是女生來"親戚"都喝冰水。這是因為外國人沒有喝熱水的習慣和傳統,他們一日三餐都是冷食居多,而且家中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也就養成了喝冷水的習慣;但是在中國傳統觀念看來,喝熱水可以"包治百病,有益無害"。而且我們大都是吃的熱騰騰的飯菜,我們的腸胃已經習慣了熱水。我們都聽說過喝酒中毒的,但是你聽說過喝水中毒的嗎?還真的有!

1歲寶寶喝水導致


閨蜜小楊是個非常有"潔癖"的人,即使是桶裝的純淨水,小楊也很少飲用。平常家中引用做飯的水,都是在超市買的那種純淨水。我告訴她兩種水質都差不多,但是閨蜜就是不聽勸。而她的理由不是為自己著想,而是為了自己1歲的小寶寶。小楊絕對一般的水不適合寶寶飲用,都用純淨水給寶寶衝奶粉。有時候孩子想喝水,小楊也是直接給孩子喝純淨水,而且從來不燒開了喝。

1歲寶寶喝水導致

帶著孩子逛商場的時候,如果孩子總是哭鬧,小楊都會下意識地認為孩子渴了,都會在超市買純淨水讓孩子喝個痛快,孩子喝完之外,開心的笑了。但是在幾天之前,閨蜜的寶寶卻出現了反常,突然拉肚子和吐奶。驚慌失措的閨蜜立刻帶著孩子去檢查,醫生的檢查結果讓閨蜜感到後悔自責。醫生說寶寶可能是"水中毒"。還真的有水中毒?為什麼寶寶水喝多了會中毒呢?

1歲寶寶喝水導致


醫生解釋說:寶寶喝水過多導致中毒,主要是因為體內鈉含量減少引起,喝的水太多,或釋稀體內的鈉元素。6個月前的寶寶主要以母乳或奶粉為食,其中含有的水分已經足夠滿足寶寶一天的需求。因為母乳、奶粉中大部分都是水,各種營養物質的含量較少。如果一直給寶寶喝水,會導致消化不良、營養不足、腹瀉或"水中毒"。這是因為寶寶胃容量有限,喝再多的水,也無法吸收。在美國,醫生都會勸解父母,6個月前的寶寶不需要喝水。


如果寶寶出現這些情況,可以適當地喝一點水。


寶寶排出的尿液很發黃,說明寶寶體內有少量的毒素,可適當喝一點水,排出毒素,但一定要注意步驟,先給寶寶餵母乳或奶粉,然後再給寶寶喝水。當寶寶發燒、腹瀉的時候,也可給寶寶喝少量的水。

這種水不是白開水,是含有多種電解質的口服補液鹽,能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電解質,可吸收一定量的鈉離子,恢復寶寶的身體機能。


1歲寶寶喝水導致

家長要注意的!是6個月到2歲的孩子不能喝純淨水!


超市礦泉水的製造標準是按成年人的身體需求製作,礦泉水中含有的礦物質,寶寶喝多了會增加身體代謝的負擔。而純淨水被過濾得太乾淨,缺少微量元素,不利於寶寶的成長。而且雪碧、可樂也儘量不要給寶寶喝,其中含有的糖分太多,喝多了會損傷牙齒。影響寶寶身體的生長。


除了純淨水,1歲前的寶寶也儘量少吃鹽。

1歲前的寶寶吃鹽,容易對柔弱的腎臟造成負荷,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鹽幾乎沒有需求,母乳中的奶水或奶粉中的鹽分,足夠寶寶一天的活動和需求。如果寶寶吃太多鹽,可能會引起各種腎臟疾病。


1歲寶寶喝水導致

有人說養育孩子比做數學題還要難,誰說不是呢!孩子就像溫室中脆弱的花朵,需要家長精心地呵護和栽培,還要及時除掉他們身上的"雜質"。這樣孩子才能夠茁壯健康的成長為家長期望中的優秀模樣,成長為芳香四溢的鮮花。

自從做了父母以後,時刻被孩子的笑容融化,也時刻被孩子可能遇到的危險牽掛。小編也是為人母,非常注重女兒安全方面的教育,個人覺得這套《幼兒安全早知道》8冊繪本很不錯。

裡面包含了8個方面的安全教育生活安全,身體安全,飲食安全,幼兒園安全,交通安全,戶外安全,公共安全,辨認安全標誌。比較全面,拿幼兒園安全舉例,裡面就包括別人的東西不能要,不能私自離開幼兒園,有壞人闖進幼兒園怎麼辦等等安全知識!

1歲寶寶喝水導致

裡面包含了8個方面的安全教育生活安全,身體安全,飲食安全,幼兒園安全,交通安全,戶外安全,公共安全,辨認安全標誌。比較全面,拿幼兒園安全舉例,裡面就包括別人的東西不能要,不能私自離開幼兒園,有壞人闖進幼兒園怎麼辦等等安全知識!

1歲寶寶喝水導致

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在我們成人眼裡是小事,但對寶寶來說就不同了,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威脅孩子們的健康。平常也要給孩子看一下相關的動畫片或是圖畫書,培養孩子遠離危險物品的意識和習慣。

讓孩子從小懂得安全意識,做父母點擊下方圖片可從現在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