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個俗人,你們高擡我了,褪去光環的“俗人”張藝謀

別人口中的國師,自己眼中的俗人,張藝謀俗在哪?

現在的影音娛樂行業很發達,卻又總讓人感覺退步了,再也找不到以前電影中的情懷,缺少了中國特有的文化。曾經的《英雄》、《十面埋伏》製作精良,看電影如同是在欣賞山水畫一般。不僅藝術感強,更能表現中國古人的風骨,折射出人生哲理,看完之後能讓人頓悟。

我就是個俗人,你們高抬我了,褪去光環的“俗人”張藝謀


說到這些電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張藝謀,一位堪稱國師的導演。面對媒體的讚譽,張導卻很低調,表示自己只是一個俗人,拍戲全靠勤奮。說到此處,很多人會不解,能拍出如此高大上電影的人怎麼可能會是一個俗人呢?

我就是個俗人,你們高抬我了,褪去光環的“俗人”張藝謀

張藝謀在西安長大,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初中畢業後就到農村插隊,張藝謀入鄉隨俗,和當地的農民一道種莊稼、修水渠、住窯洞。這段生活給了他很大的感觸,不僅對他以後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使他養成了農民的習慣。從不打扮,對於著裝的要求也僅限於乾淨、整潔,看起來甚至略顯寒酸,和普通的農民並沒有什麼區別。和大多數導演那種誇張的造型、個性的著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就是個俗人,你們高抬我了,褪去光環的“俗人”張藝謀

也正是農村生活對他的影響使張藝謀拿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小說劇本——紅高粱。莫言的小說《紅高粱》當時在全國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很多導演看到後都想把它拍成電影,但接觸後莫言對這些導演都不滿意。張藝謀也同樣對這部小說感興趣,長途跋涉找到莫言。本來穿著就普通,一路奔波衣服顯得破破爛爛,而且不小心碰傷了腳,一直在滴血。莫言看到張藝謀還以為是生產隊的隊長有事找他,用他的話來評價張藝謀就是:俗得不能再俗。農民的裝扮使同樣在農村生活過的莫言產生了好感,兩人拉了一段農村的家常,莫言發現張藝謀對農村特別瞭解。而想要把《紅高粱》拍好,那些不瞭解農村,沒有體驗過農村生活的導演是做不到的。

我就是個俗人,你們高抬我了,褪去光環的“俗人”張藝謀


電影描述的是俗世的生活,表達的是世人的情感。進入俗世,成為一個俗人才能感受世人的關切,感悟人間的冷暖。張藝謀是一個俗人,俗得如同一個農村老大爺,俗得如同一個工人,俗得如同為生活奔波的你我。

我就是個俗人,你們高抬我了,褪去光環的“俗人”張藝謀

進入俗世並不足以成為一個優秀的文學作品,還需要超脫俗世,讓人於世俗中頓悟。而想要把超脫俗世的人生哲理讓每個人都能明白則需要做到通俗。很多文學作品寓意深刻,但對應的影視作品並沒有能展現出來,而張藝謀的電影並不存在這一點,他會給每個演員去講解劇本,講解劇本中的文化精髓,從編劇到表演都能做到最精準的表達,因此張導的作品通俗易懂。

我就是個俗人,你們高抬我了,褪去光環的“俗人”張藝謀

最近鄭爽火了,因為她拒絕了張藝謀的電影邀約,有什麼工作比老謀子的電影更重要的呢?不怕被打壓嗎?其實,拒絕張藝謀的藝人並非只有鄭爽,而且張藝謀也並不會因此而打壓他們。他對拒邀非常坦然,這一次沒來沒關係,下一次遇到合適的角色我依然會邀請你。張藝謀把自己看得很平凡,並沒有因為自己卓然的地位而盛氣凌人。私底下,他經常自嘲,說自己庸俗,說自己是病懨懨的老頭子。自視俗人的張藝謀真的俗嗎?哪一個地位超然的人會認為自己是俗人呢?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已經超俗。超俗是一種境界,進入世俗,洞察世事,超然於外卻又依舊以平凡的姿態審視自己。

本文由雨編寫,未經作者同意,禁止搬運和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