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本來是前途無量,但他為何要投靠蔣介石


可能大家都知道,秋收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後又一個由我黨同志領導的武裝鬥爭。發啟人主席,總指揮是盧德銘,兩人一文一武帶領5000工農戰士在湘贛邊境發動了這次起義。這次秋收起義不沿用國民革命軍的番號,而將起義部隊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總指揮,可惜這位年輕將領把生命都奉獻給革命事業,在這次起義中英勇犧牲。

然而,作為主席麾下第一軍第一師師長“餘灑度”,本來是前途無量,可他為何要投靠靠蔣介石!等待他的人生結局又如何!

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本來是前途無量,但他為何要投靠蔣介石

餘灑度(影視形象)

餘灑度,於湖南省平江縣,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二期,也就是在學校期間受到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公的影響下加入我黨的。作為黃埔二期學生餘灑度無論選擇是跟著蔣介石,還是工農革命軍,他都算是一位有著作戰經驗,資歷的老人。

在北伐戰爭爆發後,當時所有的黃埔學生,以及共黨同志都參與這場戰爭,所以餘灑度也不例外,他在葉挺獨立團任職。其實當時葉挺獨立團我是老黨同志的大本營,裡面十位戰士就是八位是我黨同志。

在北代戰爭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後,餘灑度因功擔任國民政府警衛團的團長職位。不過在412事變後,我黨同志拿起手中的武器開始反蔣,並在南昌打響了反動派第一槍,史稱南昌起義。本來餘灑度與盧德銘也想參加這次起義的,但是沒有趕上錯過了。

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本來是前途無量,但他為何要投靠蔣介石

餘灑度(影視形象)


南昌起義沒有參加,但是餘灑度參加了由主席在1927年領導的秋收起義。起義軍改編為工農革命軍,餘灑度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他也是主席的第一個師長,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不過在工農革命軍進攻長沙作戰中遭到失敗。主席改變進軍方向,選擇了向農村進軍,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正確主張,但是遭到餘灑度反對,使得二人鬧得很不愉快。

9月29日,工農革命軍到達永新三灣,心情一直不愉快的餘灑度,開始在部隊鬧情緒,“說”上陣殺敵的是我們,憑什麼聽你一個文人的指揮。

心懷不滿的餘灑度,加上不願“鑽山溝”,更過不得艱苦的生活,於10月12日,和夥同蘇先駿逃離部隊,來到上海加入了第三黨。跟著鄧演達混日子。這位鄧演達不是擔任過黃埔軍校教練部副主任、黃埔軍校教育長等職位。他就利用自己的身份號召黃埔生反對蔣介石。餘灑度就是其中一員。

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本來是前途無量,但他為何要投靠蔣介石

餘灑度(影視形象)


但是好景不長,在鄧演達在上海被捕後,當天晚上,餘灑度也在上海束手就擒了。鄧演達由於不肯低頭,就被蔣介石殺了。而餘灑度這個人比較怕死,就投靠了蔣介石,搖身一變,成為軍政訓處少將處長。

一九三四年,餘灑度利用自己的職權販毒,掙錢。對於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被舉報蔣介石下令逮捕餘灑度並押往南京,經查詢事情屬實。蔣介石二話不說,就親自下令槍決。

假如,餘灑度沒有投靠蔣介石,他的心胸寬廣一點,能吃苦,聽話一點,以他當時的職位,在建國後肯定能授予大將軍銜。就算他投靠了蔣介石,如果不貪財,肯定也混得不錯。從餘灑度人生結局來看反映了一個問題。做人,心胸應該寬廣一點,不要太貪財了,否則不會有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