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文物寶藏不計其數。舉世聞名的司母戊鼎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是鎮國之寶排列之首,是我國迄今出土商代最重的青銅器。它氣勢宏偉、紋飾華麗、工藝高超,體現了莊嚴隆重的風格,被稱為“青銅之冠”。

古都安陽,具有深厚文化底蘊,除了中國文字之根甲骨文,許多舉世聞名的青銅文物重器也是出自安陽。其中1939年出土於安陽,鼎立國家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的司母戊鼎就是其中最具影響力國之重器。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照片來自網絡


司母戊鼎出土面世,有一段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發生在現在的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武官村吳家大院,這裡現在成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研學實踐基地,殷商文化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2017年3月19日


每年3月19日是國寶司母戊鼎出土日,武官村廣場都會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人們來自四面八方參觀吳家大院,傾聽護鼎英烈吳培文孫子和孫女講深埋地下的國寶司母戊鼎被殷都區武官村村民吳培文發現那段與日本鬼子英勇鬥爭,愛國護寶的故事。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2017年3月19日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2018年3月19日


下列故事資料有護鼎英傑吳培文孫子吳蘇桉、孫女吳新愛提供。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下列故事資料有護鼎英傑吳培文孫子吳蘇桉、孫女吳新愛提供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下列故事資料有護鼎英傑吳培文孫子吳蘇桉、孫女吳新愛提供


1937年7月,侵華日軍發動了“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研究院考古隊被迫撤離,梁思永懷著對吳家祖墳區懸而未探的惋惜找到了吳培文。為防日寇發現明顯的汙痕跡而盜挖,梁思永動員他們立即平掉全部墳冢,砍掉全部柏樹。吳培文和家人經過反覆商量,還是同意了。

1937年11月4日,安陽淪陷,日軍大肆燒殺搶掠,首先佔領了國民黨政府剛剛修建好的飛機場。機場距殷墟很近,駐紮飛機場的日本警備隊隊長黑田得知殷墟地下有豐富的寶貴文物後向國內進行了報告。日本政府以調查團、研究班名義派來一些人來到安陽殷墟,進行所謂的“考古”。

1938年春,日本“北支學術調查團”來安陽“考古”。同年秋天,日本“東方文化研究所”來到殷墟進行瘋狂的探挖。此外,日軍還利用漢奸土匪大肆盜挖殷墟文物,原本已經有所收斂的無政府狀態的民間採挖重新風行起來。

1939年農曆正月初五,按習俗吳培文帶領家人到墳上祭祖,發現墳地遭到損壞。正月十六剛過,他們便動手挖土重建墳頭,在翻土挖地時發現了不尋常土色土質。

1939年3月15日晚上,本家的一位堂兄弟用探杆在距墳地下方一丈多遠處,鏟探約13米深處時,突然感到探杆在地下碰到堅硬的東西,他迅速抽出探杆,看到鏟刃上有些卷鈍,並帶有綠鏽,由此判斷底下可能有銅器,此時,已是東方欲曉,他隨即遮蓋好探洞並做好記號,疾步回村匆匆叩響了吳培文的家門。

解放前,吳家是中醫世家,其大姐吳素雲在南京女子師範學院畢業後留在南京科學院任職。這年,年方18的吳培文已經開始掌管家業。

吳培文知道情況後非常生氣,畢竟在自己的祖墳地裡是不能亂動的,但直覺和經驗告訴他們,那樣的深度存在銅器的可能性較大。吳培文考慮道:如果挖掘,豈不是破壞了祖墳風水?可要是不挖,別人也肯定會挖。日本人知道了情況就會更加不秒,考慮再三後,他決定挖開以探明地下究竟何物。

為了保密,吳培文叫來本家兄弟於3月16日在太陽落山後來到墳地,挖開了一個長七尺寬二尺半的坑,直到五更天才挖到硬物,發現是大銅件的一隻腿。但因為太大無法取出,便決定填埋成原樣等天黑後增加人手再挖。

1939年3月17日,吳培文帶領幾名兄弟進一步做了準備。當時安陽縣第十區公所就設在武官村,所長知道了情況後提出要派一個排的人保護挖寶。

於是,在蒼茫的夜幕中,吳家親朋好友四十多人陸續到達墳地。所長在周圍派人持槍布好了哨。村民們把頭天夜裡挖的坑擴大了許多,坑上邊用三根圓木槓綁成了一個三角叉抽子,掛上轆轤當滑輪,很快挖到10多米深,一隻大銅鼎逐漸露出了全貌。

只見大鼎側身而臥,方型鼎口和鼎耳朝東北方向,四隻腿朝西南,卻不見另一個鼎耳。大家使用大繩栓住一條腿,另一根繩子栓住一隻鼎耳。坑上面的人利用轆轤作滑輪穿進粗繩奮力拉,可大鼎只是微微離開了墳底。點上蠟燭再四處擴大範深挖,仍找不到另一隻鼎耳。於是人們開始奮力將大鼎向上拉,上面兩條繩分別輪番用力,下面的人一邊用撬槓撬,一邊墊土,使大鼎一寸一寸地上升。當大鼎已升至六七米高,眼看成功在望時,突然一根繩斷了,大鼎墩跌在墊高的土上,幸好有驚無險,沒傷著人。然而,因天已漸亮,大夥只好將大鼎重新掩埋好,留人嚴密看守。返村後,吳培文立即派人從城裡買來雞蛋粗的一盤麻繩,準備天黑後再繼續行動。

3月18日,寧靜夜空,繁星閃閃。這群莊稼漢在吳培文的指揮下,依照前夜成功的方式,用上新粗麻繩,不到四更天,大鼎便順利出坑。至此,沉睡在地下3000多年的“司母戊大方鼎”終於重返人間。

這一天,是公元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九日。面對這麼龐大的一個寶貝,村民們驚喜萬分。可靜下來後又都對寶物的安全產生憂慮,畢竟當時處在日本鬼子佔領下,怎麼才能保住祖先留下來的寶物不讓日本人知道?於是在場的所有人以性命擔保,對天發誓:“決不向外人洩密”。隨後,他們從村裡牽來三匹騾子套上一輛大車,眾人奮力將大鼎裝上車,拉進晨曦朦朧的武官村。吳家兄弟把車停在家門口,把大鼎抬進院子,將大鼎側身放入先前挖好的焚書坑中。

原來,日本入侵安陽後,隨軍軍醫到處收集中國中醫驗方醫書,而世代襲醫德吳家遺存了滿屋的醫書。為避免被日本人搶走,吳培文在院裡挖了個坑,忍痛把祖傳幾代的上百卷醫書燒了。

大家放進大鼎後又用雜草、垃圾、舊土掩壘成糞堆狀偽裝起來。一切安排妥當後,才算是稍微放下心來。因為戰亂,剛剛重返人間的司母戊鼎又不得不隱藏在地下。

天下沒有不通風的牆,何況參與挖掘的人很多。一漢奸到祖屋找到吳培文講明來意:“聽說咱村挖出了寶,是金龍、銅馬,還是玉器?日本黑田隊長也喜愛古玩,他要親自來看看,有我撮合著,保證不會出岔子,在日本人面前,我能不向著咱弟兄?”吳培文雖生氣,但小不忍則亂大謀,不得不強壓怒火設法應付。

當時轉移已來不及,吳培文只好先假裝答應。不過吳培文提出條件:黑田不能從吳家門口進來,只能從隔壁院子爬牆進來。

漢奸走後,吳培文急忙關閉了院門,掀開糞堆雜草,在大鼎的一側塗了些灰土,蓋上後在偽裝的糞堆上添加了些糞便,又用騾馬糞把整個糞堆糊得嚴嚴實實。

這天夜裡,漢奸帶著黑田來到武官村,從隔壁院子爬梯子翻牆跳進吳家大院。吳培文扒開糞堆一角人,露出大鼎的小部分,黑田捂著鼻子儘量湊近觀看,隨後又繞著糞堆轉了幾圈,又去摸大鼎,但是摸到一小角,黑田翹起大拇指,露著猙獰的笑。面對吳培文兄弟緊攥的拳頭和怒視的目光,黑田匆忙轉身翻牆而走,並回頭一看。

黑田的這一舉動不是好兆頭。事情果然不出意料。兩天後,村裡有一個小夥子急匆匆跑進院子,告知日本鬼子進村來了。

吳培文想著可能是來搶寶。就當即鎖上院門,迅速繞道跑出村外,躲在暗處觀察情況。襲擊村子的有日本兵和偽軍等共100多人,顯然是漢奸走漏了風聲。

敵人進村後,跺開祖屋的家門,翻箱倒櫃搜了個遍,可並未注意藏著大鼎的糞堆,最後只得空手而返。

當時在殷墟一帶,土匪兵痞入戶搶寶是常有的事,可自從多了一茬日本人。人和大鼎隨時都有危險,吳家將隨時面臨大禍。事不宜遲,年齡大的幾位堂兄認為乾脆找家古董商把大鼎賣掉,但有日本人在,誰有膽量要呢?

說啥也不能讓日本鬼子弄走!吳培文想來想去,感到眼下沒別的好辦法,只好如此了。最後,經過城裡二等古玩商的介紹,輕易不出面的北京大古董商肖寅卿親自帶著保鏢和隨從,秘密趕到了安陽。

作為古玩界權威行家的肖寅卿一見大鼎就拿出專用放大鏡從鼎耳、鼎身、鼎口內外一遍又一遍地細看,他掩飾不住因興奮而漲紅的臉和驚喜的眼神,對著大鼎連連點頭。然而,一會兒,他卻向陪同來的人揮揮手,疾步向大門外走去。

肖寅卿面對眼前這位粗門大嗓子漢子的一連串問話楞住了,他用京腔慢聲慢氣地說:“我沒法要……不是出不起錢,是器件太重無法運走。” 他要求把鼎分割成十塊八塊的裝箱,否則不予收購。對於價格,肖寅卿出口驚人,竟然給了20萬現洋。

“肖寅卿是識貨人,人家已咬定準要,又願出大價錢。但萬一他反悔,那不就落空了。”商量來商量去,懷著急於轉出大鼎的強烈願望和在20萬大洋的誘惑下,樸實的農民們還是聽信了肖寅卿的誤導,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趁夜深人靜開始分割。

誰知接連用了七、八根鋸條,換了好幾個人才在大鼎上劃出淺淺的一點紋痕。用鋸不行,又有人拿出10斤重的大鐵錘,挑選了力氣大的人,掄圓了大錘,直往大鼎耳上砸去,這一砸不得了啦,巨大的響聲,在夜空裡傳出了幾里地遠。

吳培文急忙制止:“這麼砸,不就把日本鬼子招來了麼。”於是在給大鼎蒙上兩層被子,隔著被子朝鼎耳又是一陣猛砸,換了五、六個才終將鼎耳砸掉,但是並沒有一點破損的樣子。

原來的鼎耳是由虎頭圖案鑄成的楔子,嚴密無縫的楔在鼎體上,經這麼一砸被震掉了,光鼎耳就有七八十斤重。當時大家也都害怕了:“我們不是在糟蹋神鼎造孽嗎?”

此時,吳培文急忙阻止大夥不要再砸大鼎,冷靜下來思考後,吳培文認為:他們極有可能被肖寅卿騙了。他得不到的東西,也不希望別的古董商看到,所以才提出讓村民們將大鼎分割。至此村民們唯一的願望仍是——一定不能讓日本人把東西搜走。

形勢嚴峻,大鼎必須轉移。吳培文先讓一個哥哥把震掉的鼎耳搬到他家分開隱藏。而後,迅速牽出西屋馬棚裡的騾子,在扒掉的牲口糞下面挖了一個深坑,把大鼎埋進去偽裝好,又在上面壘好磚臺,把料槽放上,牽進牲口。

果不出所料,七、八天後的一箇中午,還是那天來搜查的日本兵和偽軍約有二、三百人再次開進武官村。一到村口便架起機關槍,不大一會兒端著刺刀的鬼子兵已遍佈武官村。

吳培文異常的冷靜,迅速檢查了一遍馬棚的偽裝,又潑了些泔水,把護家防身的手槍填滿了子彈,緊掖在腰上,向門外衝去。誰知剛出前門,就被面對井臺上的鬼子看到了。

距離太近,跑是不可能了,吳培文就想著能混就混過去,若是被抓就乾脆拼,反正不能白死在日本鬼子手裡。日本兵槍口刺刀照著他,他就蹲下撿起一個小磚料寫在地上:家有病人,請醫生。

鬼子兵看了一陣,大吼:“開路,快快地走!”又躲過兩個哨兵,一陣狂跑遠離村子,當他跳進洹河邊一個土坑裡喘著粗氣仰天躺下時,既慶幸又擔心大鼎未來的命運。

突然,從西北刮來一陣狂風,當地百姓叫“黑風”,颳得人睜不開眼,站立不穩,一片塵土飛揚。村裡傳來哨聲,日本鬼子收兵走人了。

天黑以後,吳培文就轉回家直奔西屋馬棚,看到一切正常,才放下心來。可是院裡的糞堆被挖成了深深的糞坑,周圍被翻出大片紙灰垃圾。堂屋門被砸開,屋裡掛著的十幾幅照片全都不見。

村民都向吳培文講述四鄰被抄、被挖的事,判定是敵人的情報弄錯了,他們把領居西院馬棚誤為西屋馬棚,所以才把西院折騰得驢叫槽翻。

大鼎還須轉移。當晚,吳家弟兄從馬棚地下挖出大鼎,轉移到專門給牲口放草料雜物的東屋,挖了更深的坑井塞上麥秸,用土填滿夯實,然後將草料雜物填滿一屋。

敵人沒有搜到東西,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不能守家待擒,吳培文只好躲藏到親戚家。

就在吳培文離家避難時,中共太行分區黨組織派地下黨員常躍山以隱蔽身份找到吳培文。一見面,吳培文才發現常躍山就是自己老同學。常躍山告知中共地下黨組織對武官村發現大鼎及吳培文帶領時民英勇護寶的事瞭解後,已向在延安的黨中央彙報,並鼓勵吳培文繼續保護好這一重要文物,不能讓日本人搶走。

這更加堅定了吳培文的決心。為了對付敵人的搜查,他從二等古玩商那裡,用20塊大洋,買了一隻二尺多高、三隻腿的贗品銅器,塞滿雜物和草,藏到坑洞裡。

不出所料,不久後的一天下午,一股全副武裝的日本兵和偽軍再次徒步開進武官村。警覺的家人還未來得及躲避,吳家大院便被包圍了起來。日本兵直撲吳家後院,砸開吳培文的那座堂屋搜查。扒開了吳培文的睡炕,那隻贗品被日軍獲取。吳培文以假亂真,巧妙地保護了大鼎的安全。但是狡詐的漢奸太瞭解他了,仍死死盯住他的行跡不放。

為了擺脫漢奸與日軍的糾纏和保證大鼎的安全,吳培文召集自家兄弟對護鼎做了安排。然後道別親人,從此踏上了遠離家鄉的避難之途。曾先後到徐州、蚌埠、淮南、南京等地流亡,為免遭發現,他每到一地都不敢多停,在外逃亡了10年,直到1949年,才安心地回到了安陽,回到武官村。他當選為人民代表參加了安陽縣第一屆特邀人民代表大會,並擔任鄉文衛主任,主管學校、文化掃盲、衛生、宣傳組織工作。

國家經過對安陽殷墟文化的科學研究,對大鼎的歷史地位、科學價值及文化內涵,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大鼎腹中甲骨銘文的破譯,是經我國傑出的歷史學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親自現場考證,確認為‘司母戊’三字。從此,大鼎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司母戊鼎。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週年之際,首都北京建成了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具有現代化象徵意義的“十大建築”。其中,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前身)座落在主體位置的天安門廣場東側,司母戊鼎被調撥到北京參展。

最終,歷經磨難的司母戊青銅大方鼎留在了該博物館,並作為第一批文物之首和“鎮館之寶”雄踞於館內大廳正中央。司母戊鼎的形象圖案還被作為館徽。

國寶司母戊鼎出土後,歷經磨難,最終被保護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吳家大院還是央視熱播劇作、國慶60週年獻禮片《今生欠你一個擁抱》拍攝地,《今生欠你一個擁抱》就是在吳家大院拍攝的。

吳培文應邀參加趙忠祥《家園》節目

2001年11月,他應邀走進中央電視臺演播大廳與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王宇信、宋震豪等著名學者一起參加了由著名主持人趙忠祥主持的《殷墟古遠的家》節目的錄製。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安陽市武官村吳家大院迎來安陽日報小記者,河南司母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培文孫子吳蘇桉帶著小記者參加吳家大院,講述他爺爺保護司母戊鼎故事。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為支持殷墟申遺,司母戊鼎回安陽展出,吳培文與闊別60多年的老朋友再次見面。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2006年8月16日,吳培文被授予殷墟申遺個人三等功,2006年9月12日,吳培文被增補為安陽市政協委員。申遺期間吳培文在家義務接待著來自全國各地及中央,省市各媒體的採訪,以及廣大市民,群眾的來訪與參觀,義務宣傳、講解。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2019年12月1日下午,安陽市“中國夢.勞動美”千場演出送基層戲曲專場暨首屆北蒙油菜花全國攝影大賽頒獎儀式、武官民俗村影視拍攝基地招募演員發佈會在武官村司母戊公司殷商文化研學基地成功舉辦。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見證幾百年歷史滄桑的吳家大院,憑藉國寶司母戊鼎埋藏保護經歷,被評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國寶---司母戊鼎傳奇故事


隨著科技的進步,希望我們能夠獲取越來越多的文物承載的內涵,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不竭的動力,讓文物活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