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中國一定是最後一個取消婚姻制度的國家


李銀河:中國一定是最後一個取消婚姻制度的國家


來源丨喜馬拉雅FM李銀河的精品課《李銀河說愛情》

我們今天圍繞著婚姻制度的起源、發展,古今中外婚戀故事、婚戀文化,以及未來婚姻制度的發展趨勢,做了一些講解。選了網友在銀河信箱裡提的3個問題展開討論。

李銀河:中國一定是最後一個取消婚姻制度的國家


獨居人群越來越多,為什麼?

第一個問題:現在選擇獨居生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除了個人原因,這種選擇背後有哪些社會影響因素呢?

我來提兩個社會因素吧,首先對於很多女人來說,參加社會生產勞動,有了獨立的生活來源。我們知道在過去女人要是沒工作、沒收入的話,結婚是你唯一的生存手段、生存途徑,舍此之外,你沒地兒吃飯。在女人有了這個獨立的收入以後,那就多了一個選擇,我可以選擇結婚,我也可以選擇獨身。這是一個社會原因。

李銀河:中國一定是最後一個取消婚姻制度的國家


再一個原因,是社會習俗的變遷。就是對於一些男人來說,他也可以選擇獨身了。在過去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家本位文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說一個男人如果不給家裡生個孩子,那他簡直就是沒有完成他人生的最主要的使命。

那現在這個習俗,不生孩子壓力不是像過去那麼大了。所以,也就可以選擇獨居了,選擇不結婚了。

這就是我對現在獨居的這個社會因素的一個解答,一個是男女平等,女人參加社會生產勞動,有了獨立的生活來源,另外一個,就是社會習俗的變遷,社會價值觀從家本位向個人本位的這種轉變。

大齡剩女如何不讓父母催婚?

第二個問題:我今年三十幾歲了,可以說是一個大齡剩女,父母對我婚姻的控制慾特別強,這件事成了我們之間的主要矛盾。我想繼續過單身的生活,至少不能隨隨便便找個人湊合。但我生活的三四線城市,整體氛圍特別保守,根本找不到能理解我的人,我應該怎麼說服父母,讓他們少干預我的感情生活,或者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幫我脫離目前的困境?

首先,我是非常不喜歡剩女這個詞,這個詞它好像有一個前提,就是所有的人必須結婚,如果你要是不結的話,剩下來的就是剩女或者剩男,我覺得不應該這樣稱謂自己。

我給你的建議有三個,第一,你有沒有可能移民到一二線大城市去。大城市的風氣不會像你在的三四線城市這麼保守,對於選擇獨身的這種生活方式的壓力也會小得多。

第二個辦法,如果你不能走開,必須得在父母身邊,然後你還想讓他們接受你的選擇,那你給他們講講,現在世界上在西歐北美獨身的人口都佔到一半以上了,連日本、臺灣這些東方的社會也都40%了。 十個人裡有四個單身,中國現在是16%的獨居人口,給他們講講,就是說還有上升趨勢,它明擺著已經成為人們可能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了。

第三個建議,就是說你跟父母講一講這個離婚率。離婚率現在在中國已經40%了,你給他們舉一些那種不幸婚姻的例子,比如說我要是離婚了,帶個著孩子,我又要工作,那這個孩子是我養呢,還是你們幫我養呢。

中國的婚姻制度真的不會取消嗎?

第三個問題:李老師有提到過,如果還剩一個國家有婚姻,那就是中國。想請您具體解釋一下這種觀點。

現在西歐、北美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再進入婚姻了,如果說中國要是出現這個趨勢,加入這個潮流的話,我們也會是最後加入的。

首先就是因為我們國家有特別沉重的家庭本位的價值觀,而西方國家它們大多是以個人本位為主的,這兩個價值觀的區別就是說,中國人把家庭的價值擺在第一位,把個人的快樂擺在第二位。

李銀河:中國一定是最後一個取消婚姻制度的國家


而且在中國有傳宗接代、繼承香火這個東西,它是具有世俗宗教的意義的。我們中國人沒有一個大家普遍信仰的宗教,那我們認為一個人怎麼能夠永生,怎麼能夠不死呢?那就是通過他的後代,把他的香火傳下去,然後他的自我就是通過這個後代留在這個世界上。它帶了一點宗教的那種寄託,對人生價值的寄託,所以中國人是最最看重家庭的。

即使大家都不願意結婚了,即使有這種趨勢,但是由於家庭本位的這種價值取向,我們中國婚姻制度、家庭制度要保持的話,一定還是比所有的那些西方的國家要長很多時間,咱們的婚姻制度一定是最後消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