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SIM卡是“下載”的

我們今天常見的SIM卡(俗稱手機卡)是一種物理實體卡片,用戶必須到營業廳購買、或者由快遞遞送上門,這種SIM卡的獲得和使用都有諸多不便。尤其是在萬物互聯時代,傳統SIM卡的缺點更加凸顯。一方面,SIM卡槽嚴重限制了新型聯網電子產品的設計靈活性;另一方面,SIM卡數量的增加,將極大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未來的SIM卡是“下載”的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票據、證件都實現了電子化,這給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方便。今天,電信運營商也順應時代變革的趨勢,給廣大用戶帶來電子SIM卡——eSIM,這種新型的SIM卡可以通過網絡快速、便捷地發送到用戶的終端中,用戶只要購買了具備eSIM功能的終端,就可以像開通wifi一樣,隨時隨地自助開通獨立號碼或一號雙終端功能。eSIM的出現,是對移動通信技術的一次重大改進,全互聯網化的自助業務流程使用戶可獲得隨需即時入網的極致體驗,通信服務擺脫了SIM卡線下辦卡環節的束縛,真正變得觸手可及。終端商則得以擺脫了卡槽的束縛,專心於提升終端的品質,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

自2016年eSIM技術成熟以來,已在全球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國內而言,中國聯通的eSIM技術是最成熟和應用最廣泛的。2019年3月中國聯通就開通了eSIM獨立號碼業務全國服務,2020年1月1日,中國聯通又宣佈將陸續開通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全國服務,用戶通過中國聯通手機營業廳即可自助辦理,或前往聯通營業廳辦理開通。

什麼是eSIM?

eSIM卡,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eSIM是指一種支持運營商用戶鑑權數據遠程配置和管理 (包括下載、變更、刪除等)的技術,也是移動物聯網的核心技術。eSIM 使傳統SIM卡具有了電子化、互聯網化的特點,可實現遠程即時髮卡開卡。簡而言之,未來的SIM卡是“下載"的。

與傳統SIM卡對比,eSIM在終端、生產和儲運、交付方式、更換終端方式上都有革命性的顛覆。以智能手錶為例,傳統方式下我們需要把一張SIM卡插入到我們的終端之中,才能實現聯網。eSIM的方式讓卡數據與卡硬件完成分離,通過帶有eUICC電子卡硬件載體的設備進行電子卡遠程下載工作即可開通、聯網。

在eSIM技術的支持下,萬物互聯將成為可能,讓智能終端廠商也能長出一口氣,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優化客戶體驗的工作中去。同時,客戶全自助入網、多終端管理,讓使用端的應用觸點與能力都大幅提升,進一步提升了移動互聯網的場景能力。除此之外,用戶的數據安全性也將得到大幅提升,由於SIM卡與設備集成一體,能夠有效防止不法分子通過複製卡方式竊取數據,保證了用戶SIM卡的安全;另一方面,機卡一體實現了對設備的全生命週期管理,對丟失設備可追蹤可溯源,極大提升了設備的安全。

未來的SIM卡是“下載”的


當下,歐美主要國家,如美國、法國、英國等以及主流運營商,像AT&T、沃達豐、T-Mobile等,都在2018年相繼開通了eSIM服務。這種更加便捷化、更加移動化、更加安全的SIM概念迅速風靡市場,受到了消費者與市場的熱烈響應。預計在2021年,全球eSIM連接數量將超越50億個,達成真正的萬物互聯。在國內,中國聯通的eSIM業務始終保持國際同步,國內領先優勢。

中國聯通 領航eSIM技術時代

自2015年起,聯通率先佈局eSIM;僅用時2年,便獨家上線eSIM RSP管理平臺、M2M平臺,並獲批eSIM可穿戴業務在上海試點;2018年2月13日,中國聯通即獨家獲得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試點批覆,在6省7市正式啟動一號雙終端業務,中國聯通也成為蘋果Apple Watch 3在中國地區唯一的首發合作運營商。繼2019年3月29日率先全國開通eSIM獨立號碼業務後,於2020年1月1日又率先全國開通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

除此之外,聯通eSIM消費物聯網解決方案還獲得了GSMA最佳移動技術突破獎(亞洲)、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目前,中國聯通是全球首個自主研發eSIM管理平臺,並且先行完成了全球首例eUICC運營商切換實網驗證。

目前,中國聯通已與電商、廠商、運動APP服務商、代理商共同打造“觸點開放共享、資源互通互利”的生態體系。攜手為消費者不斷推出優質的eSIM消費物聯網終端設備,不斷提供基於eSIM技術的應用體驗革新,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智能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