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線上教學火眼金睛的“孫悟空”

南陽網訊(通訊員秦傑嶽照存

)與新冠肺炎的這場戰“疫”,讓我們這些本該站在講臺上講課的老師,如今搖身一遍成了網絡主播。線上教學一開始,學校就要求我們一定要做到“線上學習堂堂清,線下鞏固日日結”,因為線上教學不能和學生面對面,必須加強學習效果反饋。並要求我們全體教師一定要關注全體學生,關注網絡課堂學習時學生的參與度,不遺漏一個學生。隨著線上教學的推進,學校又提出了兩個關注:關注差異,關注生長。在這段當“主播”的日子裡,我不僅有了不一樣的教學生涯體驗,也一不小心練就了一雙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起來看看我發現了什麼吧!

NO.1 發現感動

“孩子,你戴著口罩認真寫作業的樣子真好看!”

2月12日,班級正式開始網絡學習的第三天,上課時只有李嘉宸同學一人請假,正在從中山返回南陽的途中。等到下午五點打開釘釘“家校本”,開始線上批改作業時,哇,線上反饋的優勢體現了,釘釘“家校本”數據統計給我帶來驚喜,全班同學作業全部交齊。在“家校本”學生提交的作業裡,我還看到了一張讓我感動的照片:李嘉宸同學戴著口罩,半蹲在地上,趴在候機室的休息椅上正在認真地寫作業。當孩子媽媽上午給我請假時,我是沒有料到他今天能夠主動補課,能夠寫作業,即使有也是回到家以後,真的沒有想到這樣一個畫面出現。我的內心被觸動,有時候,學生也是老師的老師,看到這麼認真學習的孩子,我推回了兩天網課後內心的焦慮情緒。

NO.2 發現變化

變化之一——作業按時上交

當知道要延期開學進行線上教學時,我的擔心就來了:畢竟是小學生,平時每日面對面,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勸學習、催作業,這隔著電腦屏幕能行嗎?豈不是更不學習,更不寫作業?催交是否還會有效?第一天兩個同學沒有及時交作業,第二天三個同學沒有及時交作業,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連續幾天同學們的作業全交齊了。“平時那些不愛交作業的孩子不會突然不想寫作業吧?”每天我都會在心裡嘀咕。網課進行將近一個月,我平時最頭疼的徐榮遨、陳家輝同學一直都在堅持交作業,我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我每天都在他們的作業上批上鼓勵的評語,鼓勵孩子;給家長打電話、發短信,鼓勵家長。特殊時期,延長了大家的假期,在家學習,有了父母更多時間的陪伴,居然變成了優勢,他們對學習有了興趣,也在一天一天進步。有時候徐榮遨的媽媽還會發來孩子在課餘手捧一本書閱讀的畫面,陳家輝小朋友在作業完成後主動在做閱讀訓練,遇到難題還主動向我諮詢。

變化之二——書寫進步了

繼續改作業,咦,這是袁延宇同學的作業嗎?不會是鏈接系統失誤吧?原來他的字跡不夠工整,現在越寫越棒了。和他一樣書寫在不停進步的還有王景灝、王婉姿、張誠哲、丁御豐、胡浩然、姜銘兮、李昊興、 呂銘揚、 季冰潔 、宋志昂 、石宜可、馬薪藝等同學。每次批改他們的作業時,發現有學生書寫進步,我都會誇誇他們:“你今天的字寫得真漂亮,老師相信你能寫得更好。”“書寫越來越棒了,繼續加油!”......整體作業反饋中我也會及時表揚他們。

看來線上反饋只要及時、到位,隔屏不隔鼓勵,隔屏不隔愛,隔屏不隔進步!有了家長的陪伴,線上教學也可以像面對面教學一樣落實到位,孩子一樣可以有進步,有收穫,有提高!

NO.3 發現問題

“叮叮......” 班級群裡傳來一條短信:XX和XX趕緊交數學作業了。

“叮叮.......”班級群裡又傳來一條短信:XX和XX的英語作業還沒有提交,不要忘記了。

線上教學進行到了第三週,突然班級群裡出現了催交作業的短信。我趕緊點開語文作業查看,2人未交。怎麼回事?最近這兩個孩子的作業一直在堅持交啊,今天怎麼了?等到晚上八點半,再次查看還是沒有。趕緊聯繫家長問情況才知,原來家長復工了,只剩孩子自己在家,家裡有電腦可以跟課,但是作業掌控不了!小李的爸爸還一直在抗疫一線,媽媽復工後,孩子的作業都是等到晚上下班後才開始寫,有時候晚上十點多才交上作業。宅家學習期間,孩子們的學習全靠家長監控,做家長的也的確辛苦,上完班回來再管學習更辛苦。孩子不能自主學習,如何能讓他們跟著一起上課,一起寫作業,家長回來只剩下提交作業的流程呢?我又和兩個家長溝通,要來了家裡的電話號碼,每節課我提前打電話提醒孩子聽課、寫練習。老師的監督、提醒作用更有效,聽到電話那頭傳來:“老師,我正在聽課呢!”“我開始寫作業了,謝謝老師!”看到最後交作業的不再是他們,我內心是欣慰的,是付出的成就感,是做老師的幸福感。

NO.4發現成長

線上教學還有一個獨特的優勢 ,每天提交到釘釘“家校本”裡的優秀作業,可以自動生成一個優秀作業展,更利於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之間的差距。沒想到這也改變了一些家長,讓家長學會了陪伴,學會了鼓勵,學會了怎樣正確引導孩子。李羽茜的媽媽就是這樣的!

“認真做題,認真學習。以前我的方法不對,看了優秀同學的作業後, 我反省自己,我和我的孩子沒少比別人下功夫,為什麼就是成績差?難道我的孩子真笨?我沒有從細節教她,總讓孩子做很多題,但涉及課本所學的題不多......看到別的同學無論是書本的筆記還是寫作業都工工整整,再一看我孩子的筆記或作業,特別是筆記慘不忍睹。這樣的筆記如何能很好的複習?沒有一顆穩定的心性,如何能穩穩的用心學習?是我沒有告訴孩子這些,沒有教育到位,任何事情從細節起,其實多數的問題是家長的錯。沒有笨孩子,只有笨家長,感謝老師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

在批改作業時,我看到了這段話,一位很認真的家長,一直在認真帶著孩子學習,卻苦於找不到孩子不夠優秀的原因。開展線上學習後,每天我都會把學生的優秀作業推送到班級群裡,讓大家看。這位細心的媽媽通過對比與觀察,找到了自己與孩子的不足之處。善於對比、善於發現、善於總結,我想家長在成長,孩子一定能成長的很快!

NO.5練就“火眼金睛”

提到《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大家都知道這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煉成的,可以看禍福吉凶,辨真假妖邪。我的“火眼金睛”又是怎麼來的呢?這段時間線上教學,孩子們日日提交作業,我做到了每天的作業無遺漏,個個都批改,認真批點圈畫,優秀作業畫上100分,有問題的作業圈出問題所在,並留言讓學生及時修改。日日如此,所以我能看到學生的進步,家長的成長,更能隔空發現線上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及時解決。

線上教學,我們需要有一雙洞穿屏幕的火眼金睛,用這雙火眼金睛去認識和發現學生,用心仔細觀察學生,把班級中的學生分類:1、主動學習型;2、督促學習型;3、敲打型。主動學習型學生在家裡可以自主學習,不需要家長督促,老師提醒;督促學習型學生容易受學習環境的影響,容易分心,所以需要給他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敲打學習型學生,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不能持久,只要沒人督促就會偷懶不學習,所以這類學生絕不能放棄不管,而且要長盯長提醒,多和家長溝通,關注他們在家裡學習的情況。

在平時的課堂中會出現這幾類學生,在網絡課堂中也有共性,但也不完全相同,所以當老師的需要通過自己的那雙“火眼金睛”,用心的去觀察發現每個學生是哪種類型,去採取相應的不同方法轉變學生,幫助學生建立我們陽光的網絡課堂,也讓自己做一個快樂的“火眼金睛孫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