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開始準備養老,每年攢1萬元,能應對養老嗎?

Stylishqueen


考慮養老的問題,實際上我們要想到,養老的收入和支出,收支基本平衡才能穩定養老。

首先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是,能攢多少錢呢?

(1)儲蓄收入。50歲開始準備養老,每年攢1萬元。假設攢到65歲,也就積攢了15萬。按照每年4%的收益進行復利計算,15年後差不多能有本息20萬元左右。65歲有這麼一大筆財富也是相當了不得的。

20萬元,按照銀行、國債普遍給出的利率4%計算,差不多每年能夠給我們帶來收益8000元左右。年紀大了不建議去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一旦投資失敗養老本就沒了。

(2)養老金待遇。如果50歲開始準備養老,說明我們還沒有參加職工養老保險。雖然我們沒有繳納職工養老保險,但目前只要是適齡老人都被納入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非常靈活。從100元到幾千元不等,這不是按月繳費的標準,而是按年繳費一年100元,相信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負擔得起。國家為了防止低保家庭無法繳費,直接為低保家庭代繳最低檔次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根據人社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7月份城鄉居民保險的人均養老金待遇是每月162元。當然每個地區的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是不一樣的。比如北京的標準是800元每月,上海的標準是1010元每月。假設15年後能夠增長一倍,達到每月324元左右,每年是3888元。

如果是兩位老人,這一部分待遇就是7776元。

(3)子女贍養費。實際上對於父母向兒女要贍養費一般是難以啟齒的,不過在中國的環境下,兒女確實應該主動為沒有養老金待遇的父母一定的贍養費。錢不一定多,假設一年10000元左右吧,相信很多父母就很滿意了。

這樣三部分待遇加起來能有2.6萬元左右,平均到每個老人身上大約有1.3萬元。

養老的支出

第一,生活費支出。生活費支出是日常性的,對於老人來講每月1000元左右的支出,對於日常的衣食住行是沒有問題的。比如食品菸酒消費、衣著消費、物業水電煤氣取暖費、交通通訊費用。說實話,兩位老人2000元的預算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不過,一些人情往來就很難預算了。

第二,醫療保障等應急支出。這些支出具有不確定性,一般來說20萬元的儲備資金可就可以應對了。

養老困境

上面大體規劃起來是很好,但會遇到一系列的養老問題。

第一,意外支出。一個網友說,人這一輩子的醫療費都是在最後幾年花的。確實是這樣,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老人得病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萬一老人出現得病住院的情況,少則1萬2萬,多則10萬20萬。而且很多情況是花了大筆錢,人卻走了。錢花了,剩下的一個人怎麼辦?如果支出大筆醫療費,利息收入也會大量降低。或許,只能靠子女接濟了吧。

第二,貶值壓力。現在我們看起來20萬元很多,誰也叫不準二三十年後這些錢究竟值多少錢?2000年的20萬元,和現在的20萬元可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人們收入增加了,貨幣購買力也就降低了。很多情況下,大家的收入增長速度都在8%~10%之間,相對於我們的儲蓄會不斷貶值的。

第三,子女風險。子女成器還好,每月給你支付一定的贍養費。如果子女不成器呢?有的子女甚至惦記著老人的養老金。年紀大了,一些老人也容易糊塗管理不好自己的積蓄。有的老人會事先把自己的養老金分給子女,結果,當老人真正需用錢的時候,子女就開始互相計較了。這也是一種風險。

解決方案是什麼?

最優的解決方案還是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目前每年差不多繳納八九千元,繳費到65歲退休的話可以領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加上一定錢數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這實際上是按照下面我們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出來的。



按照現在的社平工資水平,每月也能拿到800~1000元。如果未來社平工資增高了,退休金也會水漲船高,每月能拿到1500~2000元也是有可能的。

有一位網友說得好,只要有一份養老金,即使我們所有的錢都被騙光了,下一個月的生活費都會按時打到你的賬戶上。這是養老金最穩定的表現。

國家為了保障退休人員的生活待遇水平,會每年根據經濟發展,社會平均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等情況,對養老金進行年年調整。過去領取三四百元養老金的人群,現在甚至能領到三四千元。這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如果參保繳費,一般自己再積蓄5~10萬元的醫療應急費用,就能夠保證一份很不錯的晚年生活,基本上會求不到子女的。


暖心人社


你好,已經五十歲,一年存一萬,百分之百不夠養老。

我就算你能存到65 歲,可以存有15萬元,按一個月消費500元的話,一年你要開支6000元,五年之內,各種各樣的消費沒那麼明顯,那十年後呢,你存錢在銀行的利息根本低不上物價的上漲,記得09年,一次性買養老金才四萬多,我叫我媽買,她說,我有四萬塊可以買一間地皮起得一層樓,出租出去,房子,子子孫孫都是我的。

現在才十年過去,四萬塊錢買得什麼,當時四萬塊買養老的人早已得本錢了,沒買的都後悔了,十年後你才75歲,要活到85歲,90歲,那點錢簡直是太渺小了。


桂中珠姐


50歲才開始想起了養老我看晚了點吧。50歲開始掙錢身體沒什麼毛病的話,也只能有十年的光景,一年攢一萬十年就攢十萬,就這點錢看看現在的通貨膨脹這點錢夠幹什麼。50歲如果真沒有什麼存款,能掙點錢夠吃夠喝就行了,到時候老了幹不動了,我看還不如吃吃低保呢,現在最關鍵的是把身體養好,別得病,只要沒什麼大病怎麼都能對付的過下去。


在路上luuu


我說同志,你沒有念過書嗎?你沒有計算過數據嗎?舉例:如果每個月攢1000月,一年12個月就是12000元。攢十年就是120000元。相反你如果能活十年。每個月的養老金就是1000元?如果能活20年,每個月的養老金就是500元?反正是你活得時間越長養老金就越少。但如果繳納養老保險,你活得越長撈的錢就越多。


手機用戶55048189038


如果沒有繳社保,僅僅靠退休前十年,一年攢一萬這樣的積累,是很難應對養老的。

50歲開始,一年存一萬,到了60歲進入養老生活,那不過是十萬塊;如果一年存一萬,不斷保持勞動,把錢存到70歲,那也不過是20萬,算是有一點養老的本錢,只不過掙錢要到70歲,失去傳統認為的那種養老的從容。

退休金有了之後,悠閒且專注地過著老年生活,這是中國式的老法。在這個方法之下,首先要有社保,也就是退休後有養老金與醫保;其次,是要有一次的資產作為養老補充,或者子女值得依託;第三,只有最沒有辦法時,才會到養老院度過餘生,當然中國養老院一般人不願意去,這跟國外一些老人對養老院嚮往有不同,這種不同,有時是來自養老產生的不發達,有時是來自觀念上的不接受。

中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偶爾也會擔心未來養老金會不會穩定。而中國的一個鄰國日本,則更早就進入了老齡社會,這個國度老人的生活,有些東西其實值得我們思考。

日本老人的退休年齡是七十歲左右,由於老齡化嚴重、勞動力的缺乏,日本老人退休後往往還會重新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做著。這樣做有三樣好處:一是保持著為生活努力的熱情,二是保持著與社會更多的接觸,三是保持著收入的穩定來源。

日本人瘦且長壽是非常有名的,全世界最老的男人與女人經常由日本人所保持。退休而不退出勞動,可能也是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老人比較遲退休,而且退休後還有重找一份工作的可以,這需要有社會的共識。在中國由於人口眾多,尚不具備這樣退休模式,很多行業四十歲以後都不是那麼好找工作,不要六十歲以後,還能有持續穩定的工作。

所以,不管50歲開始有沒有存錢,但有一樣很重要,就是要參加社保,現在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即使是50歲以前沒有繳過社保,那麼持續繳費到65歲也能拿到養老金。這樣才會有一個養老的基本面。沒有基本面,做任何事情都會面臨巨大的風險。


波士財經


不請自來。50歲開始每年攢一萬用來養老,錢肯定是不夠用的。

以女性50歲退休、男性60歲退休來計算。女性退休沒有準備養老金,男性10萬本金算上利息也只有20萬不到;以中國們目前平均壽命76歲來計算,除非有一份待遇非常不錯的養老金,否則這點錢是遠遠不夠的。


準備養老不能從50歲開始,要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年輕的時候,購買好社保和合適的商業保險,為自己的養老規劃好方向;年輕的時候也要多運動,為自己的將來留一下個好的身體;年輕的時候就要開始養老儲備現金,錢到用時方恨少。


言歸正傳,到底多少錢才夠養老呢?拋開重疾外這個因素外,因為重疾花很多錢也不一定治的好。以中國們目前平均壽命76歲來計算,2018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的數據,中國退休工人月均養老金為3153元。收入3135*12*25=94萬。支出就在原有的收入上加上公辦養老院的費用,大概是120萬元;之間的缺口大概是30萬元。


綜上所述,50歲開始每年攢一萬用來養老,錢肯定是不夠用的。建議養老要儘早做出合理的規劃,按照平均退休金的水平,有個30萬元儲蓄,加上自己的養老金,養老問題應該不會太大。


小黑看財經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感謝關注

1 50歲開始養老,50歲對於女性來說已經歲法定退休年齡,男性則是60歲退休年齡,這個年齡如果社保沒有參與,就沒有基礎的社保養老金儲備,而男性50歲以後才買社保養老保險,也達不到15年的退休養老金領取資格。沒有儲備社保養老金,想要存款養老也是可以的,只不過社保是強制儲蓄,存款則是靈活儲蓄

2 養老規劃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先保障後儲蓄養老,如果沒有做好基本的健康保障規劃比如基本的居民醫保保障規劃,大病醫保規劃,或者商業保險的醫療,意外,大病保障規劃,當面對疾病和意外帶來的鉅額財物損失的時候,再多的儲蓄也沒有意義,因為存款會被消耗。

3 在做好基本保障的情況下,沒有了大額財務損失風險,財務穩定了,再來每年存一萬,存的60歲退休,那也可以存10萬作為退休養老金。如果是一個月花1000養老金,一年花12000,那也大概可以解決10年養老金問題。70歲以後就沒養老保障了,但如果你把這個存款儲蓄變成社保養老保險,那麼這10萬不僅僅會每年增值。而且到了70歲以後你都還能繼續領取養老金,直到你身故。這就是自己存款和參與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的區別。


路人蟻


不好說,除非你是鄉下的,消費低點,或是有自己的田地和菜園子,不用買多少糧食和菜,如果再來點病痛啥的,一年攢一萬還真困難,如果你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一年攢一萬還是可以的,最好還是每個月攢兩千吧,年輕時辛苦點,老了能安穩一點,說到養老,好迷茫哦



一個耿直的南方妹子


樓主你好,50歲開始準備養老,每年存1萬塊錢夠嗎?能不能應對養老呢?我認為50歲才開始準備養老的問題,每年僅僅只存1萬塊錢,並不足以能夠保證今後晚年的退休生活有一個最基本的保證,因為我們都知道,養老保險至少也應該繳納15年以上,才可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時候正常領取養老金的待遇,所以很明顯你從50歲才開始準備養老,實際上對於養老保險的基本繳費年限都達不到.

所以對於養老這個問題,我們更應該較早的去規劃,也就是說。在法定退休年齡之前的15年,就應該建立自己的基本養老保險賬戶,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提前15年來規劃養老的問題是比較恰當的,如果說你50歲的年齡來規劃養老,實際上已經是比較晚的.

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說你要拿存款來代替社保,很明顯是不切合實際的.因為本身存款它獲得的利息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所以說實際上你的這個存款對於你個人來說是一個貶值的狀態.如果單純的靠存款來實現養老,那麼是不行的,因為畢竟存款將來越花會越少,那麼不足以保障自己未來的晚年生活,所以說我們還是要去購買社保.


社保小達人


樓主你好,50歲開始準備養老,每年存1萬塊錢,能夠應對養老的生活嗎?我認為是不可以應對自己的,養老生活的,為什麼50歲到60歲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齡僅僅只有10年的時間,那麼也就是說你只能夠存10萬塊錢就想應付自己養老的生活,很明顯是不可能的。

10萬塊錢在今天來看也就只能購買一輛小轎車的錢,那麼更何況退休以後的生活,實際上可能還會維持幾十年,我們按照平均一個人消費,1000塊錢一月來計算的話。一個年份你就需要支出12,000塊錢,那麼實際上這個10萬塊錢你僅僅只能夠花個七八年的時間。那麼怎麼樣能夠保障你的退休生活呢,很明顯是不切合實際的。

所以說我們還是要正常的去購買一份社保待遇,當然50歲之前你已經正常購買社保了,那麼我們繼續參保就可以了,因為直接參加到自己的法定退休年齡為止,那麼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保證自己擁有一個最大化的繳費年限,將來也可以獲得一個更高養老金待遇,如果說你還沒有建立社保關係,那麼現在開始就要及時的建立社保賬戶了,因為從現在開始建立社保賬戶還是可以的,只不過就是比起正常人來說晚退休幾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