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戴口罩、洗手……皮膚變差怎麼辦?這份護膚指南趕緊收好

最近,相信大家都一直在關注疫情消息,不分晝夜工作的醫療隊、積極籌資捐款的人士、為一線工作者補給蔬菜的農民們……這些都讓我們對戰勝病毒多了一份信心。

但與此同時小編還看到了因長期戴口罩,醫護人員磨破了臉頰和鼻子;因長期佩戴橡膠手套,用消毒液沖洗,他們手上佈滿一道道血口子;不透氣的隔離服,有些人甚至出現了皮炎、溼疹等……

長期戴口罩、洗手……皮膚變差怎麼辦?這份護膚指南趕緊收好

雖然我們普通人群平時的防護不用像醫護人員那麼嚴格,但復工時,長時間戴口罩,也會讓不少人出現皮膚問題,那在這個特殊時期,不論是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還是待在家中的市民,我們如何保護好自己的皮膚呢?

長時間戴口罩,為什麼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外出戴口罩,大家應該早已熟記於心,但有些人卻在使用時出現了接觸性皮炎甚至過敏的問題,究竟是怎麼回事?

1、口罩既能阻擋也會吸附

我們主動戴口罩,目的在於阻擋外界的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但與此同時,在我們一呼一吸之間,口罩內層也會聚集或是吸附從呼吸道呼出的細菌、髒物等。

長期戴口罩、洗手……皮膚變差怎麼辦?這份護膚指南趕緊收好

2、局部潮溼溫熱的環境利於細菌生長

口罩戴久了,難免會出現水汽,在嘴巴鼻子周圍形成局部潮溼溫熱的環境,就像是捂著皮膚不透氣,一方面,它會破壞皮膚屏障,特別是與皮膚有反覆摩擦的部位;另一方面,也可能促進吸附在口罩上的一些細菌的繁殖生長等,容易導致發炎甚至感染等皮膚問題。

3、劣質口罩

第三種,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卻有可能存在的隱患。由於目前口罩需求量大,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出售劣質口罩,不光無法起到防病毒的功效,還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

因此,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現在有些地區已經開通了網上預約口罩的渠道,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普通人戴口罩期間的護膚要點

1、醫用外科口罩與N95型口罩相比,透氣性更好,悶熱度比較低,防護力度也能滿足我們日常上班通勤的需求了,建議大家選擇醫用外科口罩,把專業的口罩留給前線醫護人員

長期戴口罩、洗手……皮膚變差怎麼辦?這份護膚指南趕緊收好

2、一次戴口罩的時間不要超過6小時,可以時不時在空曠通風處取下口罩呼吸新鮮空氣。

3、戴口罩期間避免使用厚重的底妝或者過於滋潤的護膚品,儘可能的選擇輕薄的護膚品即可。

4、若皮膚比較敏感,覺得口罩壓鼻子、勒耳朵,可以購買水膠體敷料,貼在鼻樑、耳後等與口罩壓力部位接觸的皮膚上,對皮膚進行保護。也可以在口罩內層墊塊紗布,待其潮溼時更換紗布,保持口罩的乾燥。

5、如果皮膚已經有過敏、悶痘的情況出現,建議及時摘下口罩,全臉進行溫和清潔,同時做好保溼工作,最大程度舒緩鎮靜。

如果出現了輕微水皰、糜爛,可以用三到四層紗布+冷白開溼敷,每天3次,每次20分鐘左右;如有需要,及時網上問診,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長期戴口罩、洗手……皮膚變差怎麼辦?這份護膚指南趕緊收好

勤洗手,但手越洗越幹怎麼辦?

疫情當前強調勤洗手,一天十幾次是基本,但洗手雖好,洗多了也會造成皮膚屏障受損,再加上天氣乾燥又寒冷,更容易出現失水現象,有的人甚至會出現瘙癢、脫皮、皸裂現象。

長期戴口罩、洗手……皮膚變差怎麼辦?這份護膚指南趕緊收好

因此,小編強調每次洗完手一定要及時塗上手霜。尤其是免水洗手液含有酒精,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

塗護手霜的最好時機,是在剛洗完手還微溼的時候,護手霜裡面的油脂成分可以將水分保持住。

護手霜的選擇,保溼成分儘可能簡單一點,像甘油、凡士林等,質地雖稍微厚重些,但修復保溼能力較好

長期戴口罩、洗手……皮膚變差怎麼辦?這份護膚指南趕緊收好

手套戴久了,手發癢怎麼辦?

戴口罩,保護好口鼻,可以有效阻擋飛沫中攜帶的病毒。但是如果手上沾上病毒,又無意間揉眼睛、摸了口鼻,同樣容易造成感染。

更何況,我們的雙手每天都要接觸各種東西,若是手上沾有病毒接觸到其他東西,也容易傳播或是攜帶病毒。因此,很多人只要出門就選擇戴著乳膠手套,而戴久了會覺得手發癢、發紅,這是怎麼回事?

長期戴口罩、洗手……皮膚變差怎麼辦?這份護膚指南趕緊收好

若出現上述情況,一來可能是買到了劣質產品,這種手套一般會有刺鼻的味道,購買時要注意;二來可能是對乳膠過敏,若是過敏一定要及時脫掉乳膠手套,用生理鹽水反覆沖洗雙手,避免再次接觸乳膠手套及其他乳膠製品,如果沒有緩解要趕緊去醫院,以免過敏症狀蔓延,造成更大的危害

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研究員吳尊友表示:核心問題是手的衛生問題。如果戴手套可以減少手的汙染,棉紗手套、布手套都能起到這個作用,沒必要戴醫用乳膠手套。而且洗手是非常重要的衛生問題,無論是否戴手套都要堅持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