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匯成“大愛”

李鵲鎮人民政府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廣饒縣李鵲鎮廣大黨員群眾發揚大無畏精神,上下齊心,群策群力,堅守住各自的“防疫大門”。有這麼一群人,為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戰線上的工作人員送來了慰問金和慰問品,社會各界的愛心匯成了一股暖流,抗擊疫情,溫暖你我。

企業家踐行“責任與擔當”


1月31日,東營奧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裁楊德東來到鎮慈善總會,代表公司全體員工把200萬捐款交到了工作人員手中。“公司發展到今天,離不開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當前疫情緊張,更是考驗企業責任與擔當的關鍵時刻,我們願意為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楊德東說。作為當地的一家知名企業,該公司始終把“心懷感恩,回報社會”作為企業價值觀,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捐款支持全鎮疫情防控。

同東營奧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樣,得知鎮上防疫物資和生活保障物資奇缺後,廣饒縣勝大糧油有限公司總經理韓立祥立馬送來了50箱84消毒液和2000個口罩,金色田園合作社社長李愛貴送來了200箱蔬菜,解了全鎮抗疫防控燃眉之急。這樣的捐贈還有很多,廣饒縣共青團、東營科力化工有限公司、廣饒縣匯通糧食有限公司、東營市恆爍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寶豐石材等29家企業組織和13位愛心人士向鎮慈善總會捐款捐物,摺合總價值235萬元。


暖流匯成“大愛”

暖流匯成“大愛”

暖流匯成“大愛”

暖流匯成“大愛”

記錄本裡有“愛心”


2月10日,在安裡村抗擊疫情勸返點,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曰新正在執勤。“同執勤的辛苦相比,村民的舉動更讓我們感到,捐款捐物不論多少,體現的都是大夥的心意,也是我們戰勝疫情的最大動力。”劉曰新翻開記錄本,上面記錄著村民的每一筆捐贈情況,有捐1000元現金的,有捐大衣、消毒液和噴霧器的,還有捐方便麵、火腿腸和水果的,捐贈款物多達幾十項。

像這樣的記錄本,全鎮57個村每個村裡都有一份。在小郭家村記錄本上,除了記錄村民捐款捐物外,還記錄著這麼一條:1月31日,2月1日,14位村民向武漢市慈善總會共計捐款2900元。黨員王連剛就是通過網上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贈了800元愛心款。“我兒子所在中建八局承建了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他的同事說武漢疫情很嚴峻,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同志們很辛苦,咱又不能去那裡做志願活動,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增援武漢早日戰勝疫情。”王連剛說。小小的記錄本,記錄了太多愛心事蹟,也凝聚著全鎮人民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暖流匯成“大愛”


暖流匯成“大愛”

志願者送來“暖心寶”


2月8日中午,在河辛路廣饒與臨淄交界處的疫情檢查點,正當工作人員忙著測量體溫和統計車輛時,志願者張志永送來了熱情騰騰的燉魚和饅頭,還有方便麵和火腿腸等慰問品。“每次從這裡經過,看到執勤人員身上裹著厚厚的棉衣,臉上捂著嚴嚴實實的口罩,即使這樣也難以抵禦寒冷的侵襲,我特別感動,他們太辛苦了,希望一頓熱飯讓他們暖和一下。”張志永說。

這樣的“暖心寶”,幾乎每天都在疫情檢查點和村裡的抗擊疫情勸返點上演著。2月3日,千昊商貿公司負責人張豔霞向蘇家村和太和村捐贈了反光背心、口罩、手套、噴霧器、酒精、84消毒液等抗疫貨物一宗,可以說為村裡配齊了防控必需品,還向鎮慈善總會捐贈30桶84消毒液,20桶酒精。“這是我們一家人的共同心願,每個家庭都為疫情防控做貢獻,再大的挑戰也難不倒我們。”張豔霞說。


暖流匯成“大愛”

暖流匯成“大愛”

暖流匯成“大愛”

後記:在這裡,還有很多的感人事蹟沒有記錄下來,很多企業家和愛心人士的名字沒有寫下來,他們都在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奉獻愛心。這個時候,口罩和大衣雖然讓我們分不清彼此,但我們的心貼的比平時更近,手拉的比平時更緊,有了這股力量,堅定必勝信念,嚴守抗疫大門,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暖流匯成“大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