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在家如何和孩子一起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爆發於這個似乎並不太寒冷的冬天,這種病毒的侵害似乎對小孩和老人的威脅更大。小孩子和老人抵抗能力差、容易生病,17年前的非典我們是孩子所以我們無所畏懼,現在我們有了孩子,我們要怎麼去保護自己的孩子的安全呢?

“隔離”在家如何和孩子一起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1.佩戴口罩、避免探親聚眾

家長無特殊情況應儘量減少出門次數,減小病毒侵害,出門必須佩戴口罩,口罩務必遮住鼻和嘴(如果您戴眼鏡感覺鏡片有哈氣,就證明您的口罩並沒有佩戴合適),不給病毒留任何機會。儘可能的減少與陌生人的接觸,從室外進門後立即更換衣服鞋子,正確處理口罩,徹底全身洗簌清潔後再接觸孩子。這個階段串門走親戚的習慣就要控制一下了,煙臺萊陽就發生了一起初二回孃家,密切接觸感染4人(最小被感染者只有2歲)。

“隔離”在家如何和孩子一起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2.遠離野生動物

存在地球近億年、每分鐘心跳1000次、常年體溫40°,這就是“蝙蝠”,基本斷定是本次病毒來源的動物。特別在南方吃野生動物仍然大有人在,食用“野味”更成為一種風尚。野生動物身上本身就帶有很多的寄生蟲,人們在處理、食用的過程中就很可能感染病毒。在很多人眼裡這些野生動物是大補的象徵,1月29日疫情如此肆虐的情況下,還是在廣州發現了一處野生動物販賣“窩點”。愛護、保護野生動物,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隔離”在家如何和孩子一起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3.勤洗手、會洗手

對於孩子來說,用手去感觸事物是最直接的方式,但同時也增加了沾染細菌的可能。家長要督促孩子勤洗手、勤洗臉、不亂摸、不吃手指,讓孩子的手儘量遠離自己的鼻孔、眼睛,公共場所與電梯按鈕相似的物體表面,做到飯前、飯後、便後洗手的習慣。做到流動水洗手、儘量不親吻孩子、不對孩子呼氣、喘氣,不和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孩子共餐具、飲具,不用嘴巴吹氣的方式讓食物變冷再餵食。

“隔離”在家如何和孩子一起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4. 加強通風、清潔消毒

家長每天儘量早起開窗通風30分鐘以上,孩子起床後再將孩子轉移至已完成通風的房間,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風時孩子著涼,每天最好能保證2次。家中有空氣淨化器的,可以每天定時使用。

家中的地面、桌面可以用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於15 分鐘,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殘留消毒劑。有條件也可以使用有消毒效果的一次性衛生溼巾進行擦拭。家中的水杯、餐具洗淨後,最好定期煮沸消毒。

“隔離”在家如何和孩子一起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5.督促孩子運動和休息

家長要加強孩子在家中做一些適當的運動來增加身體的抵抗力,以拉伸及訓練孩子反應能力的運動為主,讓孩子在家中遠離各類電子產品的包圍,有了健康的身體才不容易被病毒侵害。

相對於運動來說,孩子的休息則更加重要。各種各樣的習慣都是一種連鎖條件反射系統,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就必須持之以恆,家長必須幫助孩子去制定作息表,並身體力行陪孩子一起去完成。請每一位家長記住試圖顛倒生物鐘的作息,都會給身體留下抹不掉痕跡。

“隔離”在家如何和孩子一起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6.宅在家裡的孩子吃什麼?

過年期間從不缺少大魚大肉,不要讓孩子營養過剩!所有食物必須吃熟食、多吃綠葉菜、葷素搭配、清淡易消化為主,營養要均衡。多喝溫水、多排尿、奶類產品要新鮮!

“隔離”在家如何和孩子一起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作為家長的你曾抱怨沒時間陪孩子,現在有了時間,沒了耐心!希望每一位家長記住你的時間在哪裡,孩子的方向就在哪裡。這個冬天註定不平凡,肆虐的疫情讓我們措手不及。但每天都有好消息,等到春暖花開,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必將如約而至的美好!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希望您能關注、分享、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