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自曝違規:糾紛由來已久,並非惡意訴訟!

最近,西安開發商自曝違規起訴業主的事在坊間鬧得沸沸揚揚,各大媒體的持續跟蹤報道,讓事件逐漸撥開雲霧見青天。當然,在涉事開發商西安聞天科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聞天科技)遭受網民非議和詬罵的同時,其負責人徐龍光提供的一份《策劃代理服終止協議》(下稱《協議》)卻道出了一個開發商無奈而又心酸的一面。

誰在撒謊?誰在興風作浪?

綜合各方聲音,幾乎所有輿論都是一邊倒地認為聞天科技是由於房價上漲才自曝違規起訴收房的,更有媒體報道稱,此次事件乃是.聞天科技惡意訴訟,一旦得到支持,將引發其他開發商效仿,真相真的如此嗎?

那麼,我們就從這份《協議》說起。這份籤自於2017年12月15日的《協議》顯示,鑑於甲方項目目前的實際情況,經過甲、乙雙方友好協商就乙方為甲方項目提供策劃代理服務終止事宜達成一致:1、甲方統一一次性補償乙方三百二十一萬元人民幣;2、乙方配合甲方清退前期收取的部分客戶支付的購房預付款;3、甲方爭取與2018年元月底支付完給乙方的補償金;4、乙方承諾除此協議的補償金外不得向甲方提出任何要求;5、本協議至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

開發商自曝違規:糾紛由來已久,並非惡意訴訟!

▲2017年12月15日聞天科技與創其意簽訂終止協議

而《協議》的甲方正是聞天科技,乙方則是法人為周克的“西安創其意企業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下稱創其意)的策劃公司。

那麼,在之前媒體報道中頻繁曝光的西安嘉興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下簡稱西安嘉興)與創其意有什麼聯繫?

在徐龍光提供的一份《策劃代理服務轉讓協議》(下稱《轉讓協議》)中顯示,鑑於乙方公司目前的實際情況,經過甲、乙、丙方三方友好協商就乙方為甲方項目提供策劃代理服務協議轉移給丙方等事宜達成一致:1、甲方同意乙方將策劃代理服務協議轉移給丙方;2、丙方承諾繼續執行甲、乙簽訂的策劃代理服務協議的所有條款;3、甲方承諾與丙方重新簽署策劃代理服務協議,新協議執行內容與甲方和乙方簽署的原協議內容一致;4、本協議至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這份《轉讓協議》所提到的甲方是聞天科技,乙方為西安嘉興,丙方則為創其意,簽訂日期為2017年8月15日。

開發商自曝違規:糾紛由來已久,並非惡意訴訟!

▲2017年8月15日三方簽署服務轉讓協議

據聞天科技稱:“因為業務收入達到某個數額後企業上繳稅率會上調,為了避稅,西安嘉興提出由其公司負責該項目的總監周克新成立的公司作為簽約公司,這家公司就是創其意。”也就是說,西安嘉興與創其意實為一個背後老闆,無論聞天科技與這兩家公司中的任意一家簽訂協議,最終受益的都是同一主體。這樣,對於兩份協議簽訂的時間邏輯上的矛盾也就不難理解了。

因此,從兩個《協議》簽訂的時間邏輯來看,這極有可能是有些人蓄謀已久的一個“圈套”,而處在樓市低迷,飽受資金短缺煎熬的聞天科技,則為了生存一步步進入這個“圈套”。

猜測歸猜測,推斷歸推斷,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有人在此次事件中撒謊了。

根據相關報道,西安嘉興負責人賈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口否認稱“至2017年年底,業主被起訴之前,聞天科技未就清退事宜與購房者交涉”。我們都知道,聞天科技起訴業主的時間是2018年2月,而從聞天科技提供的兩份協議中,能夠清晰地看到聞天科技早在2017年8月15日,甚至更早時間就已提出清退違規售出的12套房。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8月8日,長安區房管局在巡查中發現聞天科技內部認購涉嫌無證銷售,便發出處理文書責令其停止一切銷售行為及房屋銷售的相關廣告宣活動,立即進行企業經營整改,並對違規銷售的房屋逐一清退。

據聞天科技負責人徐龍光稱,鑑於當時資金鍊出現問題,儘管當時已無力退還房款,但其讓西安嘉興負責人賈喆已先告知購房者清退事宜,並制定了賠償標準。

為了佐證這一點,有媒體人找到了2018年2月底《華商報》對該事件的報道,2018年3月1日《華商報》對該事件進行了跟蹤報道,在3月1日的這篇報道中明確寫道“羅姓負責人稱,2017年樓市回升,開發商多次找他提出退房。”

開發商自曝違規:糾紛由來已久,並非惡意訴訟!

▲2018年3月1日華商報的跟蹤報道

遺憾的是,華商報這一期的電子版竟莫名被“馬賽克”了,而且相關報道在全網也消失地無影無蹤,其中緣由耐人尋味。

開發商自曝違規:糾紛由來已久,並非惡意訴訟!

▲《華商報》2018年2月底的報道被“馬賽克”

誰在消費社會情緒?誰在攪亂西安房產市場?

綜合媒體報道的內容來看,無一外地將矛頭指向了聞天科技。然而,這正是別有用心之人,利用當前社會情緒,精心策劃了一場全民參與、全民公憤的新聞事件。如果單從社會效應來看,這場策劃無疑是成功的。它利用簡單、碎片化現象,結合社會情緒達到了一兩撥千斤的作用,開發商被冠上了“無恥”、“無良”、“失信”的反面形象。

但在事實和真相面前,這種策劃和炒作,在邏輯上是經不住推敲的。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西安房產市場持續火爆的確激增了民眾的社會情緒。一旦將法律糾紛與社會情緒混淆起來,這種後果就如今天聞天科技所經歷的一樣,在不知不覺中便身中百刀,無力反抗。

另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聞天科技絕非因為房價上漲才起訴業主。作為開發商,聞天科技與這12名業主的矛盾早在2016年4月底,西安嘉興組織內部認購時便已產生,並持續至今。而且聞天科技負責人徐龍光多次在採訪中提到,清退事件早就開始,而非惡意訴訟。

梳理整個事件的脈路可以看出,在內部認購時西安嘉興出謀劃策、在清退房屋時嘉興參與、在協議轉讓時西安嘉興參與、在知名地產商龍湖地產兼併聞天科技時,西安嘉興參與......

有意思的是,聞天科技無法選擇歷史,而歷史恰好選擇了聞天科技。如果西安房價還如5年前那樣,再看這起起訴事件,也許就不會有如此大的社會效應了吧......

但是縱觀事件始末,一句“至2017年年底,業主被起訴之前,聞天科技未就清退事宜與購房者交涉”,便將自己的老東家打入萬丈深淵,讓其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的行為就真的值得提倡嗎?難道西安嘉興能把在2016年4月底的內部認購中,收了聞天科技45萬元人民幣的提成的事實掩蓋掉嗎?而在其後更是約定聞天科技賠償其321萬人民幣,這些事實真的就能在民眾的唾罵聲中石沉大海嗎?

開發商自曝違規:糾紛由來已久,並非惡意訴訟!

開發商自曝違規:糾紛由來已久,並非惡意訴訟!

▲2016年9月9日西安嘉興收到內部認購45餘萬元的提成憑證

但凡是瞭解房地產行業和規則的人都知道,在一個房地產項目中會存在三個主要厲害關係。一是房地產開發商,也是工程的出資方,開發商主要負責房地產的整體規劃,設計監督、工程監督、整體進度的督促;二是施工方,也叫承建商,負責建設房子,負責生產安全、配合工程進度;三是銷售方,即銷售代理單位,單位協助開發企業進行營銷、策劃、銷售。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所買到的房子不是與開發商直接發生關係,而是與銷售方。

因此,房地產銷售代理商掌握房屋供需關係的第一手資料,特別是一些大牌銷售商更是在地產銷售商佔據壟斷地位。他們可以制定營銷計劃、改變營銷策略,甚至可以通過外圍關係違規銷售。此時的房地產銷售代理商已不僅僅是一名營銷策劃企業,而是擔當了公關角色。當然,在不少媒體報道中,房地產銷售公司也被指存在在炒房、囤房、捂盤惜售、製造“房荒”等違法違規行為,有些不良房地產銷售公司,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更巧妙地攪動著房地產市場。

而這一次的聞天科技起訴業主事件,房地產銷售公司再次向公眾展示了自己的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