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為解決蒙古問題耗費了巨大精力,為何清朝時卻處理的很好?

用戶66243619


明朝是在推翻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後,才立國定都建元的。其為漢族統治政權。同時,將國都遷至北京,天子戍邊,也是為了防禦北元的再次入侵。

然而,元朝大傷元氣,被趕到原來的居住地北方大漠,一定不甘心。由於蒙古人是遊牧民族,沒有啥文化,只知道放牛牧羊,連地都不會耕種,衣服也不會織,之前的快活日子說沒就沒了,哇哇大哭的同時,也時刻想著光復祖先偉業,無數次的南侵,遭到一次次的明朝軍隊抵抗,互有勝負,消停不了多久,就又一次次的進犯,週而復始。戰爭之外,也會不停地騷擾著邊疆的漢民。只是因為長城的存在以及明朝軍隊實力也確實挺強大,蒙古人也得不到太大的便宜。

直到土木堡之變,蒙古人大大得意了一回,哪曾想到活捉了明朝皇帝卻仍然沒發現自己有多大的獲益,後來還把明英宗放了回去。

蒙古人在整個大明朝期間,就這樣反反覆覆與其折騰,誰也不能徹底征服對方。明朝也不會一直北上追趕蒙古騎兵,除了漢族人的基因裡沒有太多的侵略霸佔元素(不像沙俄、鬼子),更重要的是因為那樣費時費力費資本,一片荒涼地,除了草,啥也種不出來,真要是佔領了,跟蒙古人一樣天天吃涮羊肉喝馬奶?還是從中原千里迢迢運過糧食來?真的是得不償失。就這樣對立著,你不犯我我不犯人,你要是敢來那我就趕走你唄。

直到努爾哈赤起兵建國和之後的皇太極順治幾個老大滅了大明朝後,很好的處理了跟蒙古人的關係,這是為啥呢?難道就因為同是北方遊牧的少數民族,都善於騎馬射箭?一定沒那麼簡單。那我們就來看看滿族人是如何做到的。

興盛的滿族軍隊更加彪悍善戰,遠勝於落寞的蒙古貴族下的軍隊。但是光靠武力解決不了所有問題。而且一旦實力有所下降,對蒙古人的控制就持續不下去了。這就需要滿族統治者動動別的腦筋了。

首先,是和親制度。我家的格格嫁給你家的王爺,再把你的公主娶回來做我的福晉。生個娃,沾親帶故了,還好意思沒事打仗玩嗎?(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勾結沙皇俄國要搞分裂祖國行動的西邊的準格爾部,也被康熙平定了)

其次,不停地賞賜或者叫做封賜。送鐵鍋布匹珍饈美味,賜珍珠瑪瑙奇珍異石,搞好關係。拿了我的,你也不怎麼缺啥了,也就有事好商量了;

再次,同樣是北方少數民族,拉攏安撫加以利誘。還搞一個分旗制度。規定蒙古王公按旗劃分,哪個旗在哪個地兒放牧,分別有固定的區域,去別的地兒就不成。這樣的結果就是切斷了各旗之間的聯繫,也拆分了原先的那些個大部落,削弱了他們原先的實力。那還有誰敢跟強大的清王朝對著幹呢?

再其次,利用宗教以及趕上了好時機,我們分開來講;

蒙古人心中原先有了一個很高聲望的活佛,都非常崇拜和信奉。然而清朝統治者卻樹立了另一位宗教領袖。目的是啥呢?很簡單,就是為了降低前一位的影響力,以達到平衡的目的。同時還規定,活佛轉世不能從蒙古貴族家庭中尋覓,使得同宗教的貴族之結盟成為了不可能,進一步削弱了蒙古貴族的實力;

所謂的好時機,是因為沙皇俄國的強大以及其向遠東地區的不斷擴張。造成的結果是,蒙古人的生活空間變得越來越小。被沙俄侵吞遠不如投靠東邊的清政府;

最後,八旗制度的運用。其特點是以旗統人,或叫做以旗統兵。清統治者把自己的軍事組織制度和社會組織形式,運用到了蒙古人和東北遼瀋地區被俘為奴為兵的漢人身上,也就有了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其作用為具有統一高效的軍事、生產、行政等職能。這樣更便於統治、控制和管理。也讓清軍在清朝前中期的相當長時間內擁有了較強的戰鬥力。也就保證了清政府的強大統治力。

因此,在兩百多年的清統治期間,蒙古人基本在滿族勢力控制下,沒有太多的紛爭與戰爭。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為我們偉大的中國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


夜狼文史工作室


原因很簡單。蒙古騎兵強大,清軍也有強大的騎兵,以騎兵對騎兵,要輕鬆得多。

整個明朝,蒙古一直是北方一個嚴重的威脅。只不過由於蒙古各部的分裂,才沒有形成威脅明朝存亡的邊患。

明朝初年,屢次北伐,對蒙古軍造成了重大殺傷,威脅減小。但是中期以後,隨著明軍戰鬥力的下降,特別是很難組建起大規模的強大騎兵。導致明軍在與蒙古軍的野戰中處於不利的地位。明朝徹底改變積極進取的方針,轉而大力修建長城邊防,形成了“九邊”格局。實際上是擺出了被動挨打的架勢,進一步收縮勢力範圍,放棄了對長城以北廣大草原的控制。

究其原因,從根源上講,就是明軍沒有強大的騎兵了。而步兵又無法再草原上與蒙古騎兵對抗,不得已只能依託長城防線固守。

從另一面來講,只要有強大的騎兵,就能與蒙古軍對抗,甚至徹底征服。而清軍,恰恰有最精銳的騎兵部隊。

第一,清朝初年,八旗兵非常善戰。

起兵反明之前,女真各部已經殘酷混戰三十多年。最後努爾哈赤統一各部。戰爭最能鍛鍊人,真正的精兵都是戰場上廝殺出來的。此時的八旗兵,都是百戰餘生的精兵,戰鬥力自然是世界頂級。這與民族、人種都沒有關係,完全是殘酷的戰爭環境造成的。就像建國初期的我軍,經過28年的長期戰爭,活下來的都是“人類步兵精華”。

與清初的八旗兵相比,蒙古騎兵的戰鬥力就相形見絀了。

第二,清軍裝備碾壓蒙古騎兵。清軍是騎兵加大炮。當時最先進的作戰方式。

清軍與蒙古騎兵一樣擅長騎射,可以說蒙古騎兵的優點,清軍都有。但是清軍裝備了數量眾多的火槍火炮!大多數蒙古部落卻沒有。這就是裝備優勢,直接碾壓。

準格爾汗國,也是蒙古人。他們佔據著中亞和蒙古高原的廣大地區,實力非常強大。他們比其他蒙古部落強大的地方在於,他們像清軍一樣裝備了大量的火槍火炮。同樣實現了對其他蒙古部落的碾壓。

兩強相遇,清軍與準格爾汗國展開了近百年的長期戰爭。清軍屢敗屢戰,最終慘勝。

綜上所述,清軍能夠徹底征服蒙古、消除邊患,一靠英勇善戰,二靠裝備碾壓。


上將噯福斯


你個問題其實也不難,主要原因就有三條,第一是清朝和明朝對蒙古的戰略不一樣,第二是清朝武力足夠強大,第三就是清朝國力強盛。

明朝和蒙古之間的關係,並非是一定要滅亡對方。蒙古由於早已衰落,不復成吉思汗當年之勇,所以蒙古只是把明朝當提款機用,並逼迫明朝和蒙古開放互市。而明朝則是希望通過戰爭,迫使蒙古承認明朝宗主地位。
而為什麼明朝會選擇逼迫蒙古承認其宗主地位的戰略?很簡單,因為明朝實在太弱,從武力到國力都十分孱弱。雖然其龐大的體量和比較穩定的經濟產出能夠對蒙古保持優勢,但是又有什麼用呢?因為蒙古一北元解體後就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即便是偶爾有幾個強權領袖也不過是個盟主而已,所以明朝依然可以憑藉國力對蒙古保持優勢。換句話說,滿洲人崛起之後明朝才算遇到強敵。

其實,明朝武力和國力的孱弱早在明初就已經顯現出來,明初靖難之亂,燕逆就可以憑藉其收容的蒙古騎兵衝散明軍的方陣,而且在幾十年後,矮子裡拔大個的也先太師就刷出了一個史詩般的土木堡大捷。如果不是此時已經衰落的蒙古沒有能力攻破設防嚴密的城市,那麼明朝歷史絕對改寫。
這主要是因為軍戶制度導致的,軍戶制度實際上就是把軍人變成國家農奴,軍士們不僅要服兵役,還要承擔繁重的田賦,時不時還要被老爺太太們拉去當免費勞動力使喚。而且,明朝的軍士們還要承受各級軍官的層層盤剝,軍餉被拖欠甚至一年都有,而且發到手裡的軍餉也不足額,不僅難以養家餬口,甚至冬天連棉衣都買不起,冬天都有士兵凍死的記錄。一個西班牙人就曾經毫不留情的諷刺明軍:如果一個國家的軍人處於奴隸地位和不光彩的情況下,這樣的軍隊能有什麼作為!成千上萬這樣的軍隊沒有什麼可怕的。

所以,軍士們在這種瘋狂的壓榨和盤剝之下愈發赤貧,而明朝嚴苛的戶籍制度又使得軍士們無法脫離軍籍,那麼軍士們就只能大批逃亡,他們要麼成為黑戶,要麼就逃到口外,給蒙古大汗當僱傭兵,當然,後來他們投奔的目標又成了滿洲大汗。而且,逃亡的人群當中不止有軍人,還有大量受戶籍制度壓迫與剝削的農民和工匠,原因無他,因為蒙古大汗和滿洲大汗能讓勞動創造應有的價值。
今天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就是投奔到俺答汗麾下的明朝百姓建立的。

這裡就要說到造成明朝的戰略思維選擇和武力衰落的根本原因,就是明朝國力孱弱。而明朝國力孱弱的根本原因就是明朝是一個內斂型王朝。

這主要和明朝小農的出身,以及明朝建立後儒家的反彈造成的。而朱元璋總結了元朝滅亡的教訓之後,認為元朝是因為社會風氣寬鬆而滅亡,所以明朝就就對其進行了縮緊。
明朝的國策可以用以下幾個關鍵詞來概括:禁止人口流動、階級固化、思想控制、打擊工商業、海禁,等。這就是內斂的一個體現,再加上明朝不合理的稅收制度,最後只能導致明朝國力孱弱。

而清朝則不存在這類問題,清朝入關之後革除了明朝的弊政,調動老百姓勞動積極性,並且鼓勵工商業發展,放開海禁,對於清朝的國力來說有個巨大的提升。尤其是從康熙後期開始推行的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等政策,除了合理朝廷稅收、緩解社會矛盾之外,清朝的國力又上了一個臺階。清朝在乾隆朝達到全盛的時候國庫存銀達到六千萬兩,而清朝開疆拓土向來以國庫存銀來支付軍費,所以清朝自然有底氣去開疆拓土。
而國力的強大也帶來了軍力的強大,清朝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獲得並仿製先進的火器並裝備部隊,而且穩定的經濟產出和發達的手工業也可以提供足夠的支持。舉個例子,乾隆年間兩萬西征軍當中,每百人裝備75杆火槍,而且以贊巴拉槍這種重型火槍為主;每百人配屬一門火炮,一門炮配屬五名炮手;剩餘的二十人是騎兵,裝備弓箭以及馬刀長矛,但是如果根據畫像《阿玉錫持矛蕩寇圖》來看,清軍騎兵如果每人都揹著一杆火槍,那麼清軍早就實現了全火器。


而且,清朝該發展出了自己的火器戰術,也就是
九進十連環陣。不過話說,這個陣型但是挺像西班牙大方陣,也像古斯塔夫大方陣。
另外,清朝之所以非要控制蒙古,主要原因在於準噶爾。清朝最開始重點不在西北,而是在內地,因為清初清朝重點工作是恢復生產,發展經濟,而不是開疆拓土,畢竟清初清朝還未達到全盛。不過,也許是老天爺有意要成全清朝的武德,讓準噶爾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準噶爾可以說是蒙古復興最後的希望,所以準噶爾得目的就是征服蒙古人,同清朝分庭抗禮。

而清朝基於國土安全的角度,就必須要對準噶爾動手,同準噶爾爭奪蒙古的宗主權。先是被康熙打回了漠西,喀爾喀三部被清朝吞併;雖然雍正年間清朝因為和通泊的失敗而與準噶爾進入僵持,但是由於國力的差距準噶爾根本無法佔到便宜;直到乾隆年間達到全盛的清朝,徹底滅亡了準噶爾汗國,蒙古三大部分被乾隆徹底征服。
而且,當時
準噶爾不過二十多萬帳的規模,人口充其量不過是百萬的規模,而且由於經濟生產的脆弱不可能像清朝那樣獲得穩定的經濟產出。而清朝則有上億的人口,經濟穩定,即便是有點天災也能得到及時賑濟,元達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而準噶爾遇上一次雪災就幾乎是血本無歸,民眾挨餓受凍。所以,清朝失敗十次還能隨時組織反撲,而準噶爾失敗一次就是一次嚴重的打擊,甚至準噶爾也可能不存在。更何況,清朝也就是和通泊慘敗了一次,而且準噶爾也無法突破清朝的防禦體系,而且在之後的額爾德尼昭之戰中被清軍打的丟盔棄甲,可以說準噶爾根本無力同清朝對抗。所以,武力強盛的清朝最終滅亡了準噶爾,清朝的版圖也極大拓展。

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輕便是一個開拓型王朝,而明朝則是一個內斂型王朝。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因為清朝是滿族統治,漢人,蒙古人,回族,維吾爾族,藏族對滿族來說都是異族。滿族本身就是遊牧民族,聯合蒙古鞏固邊疆很正常。康熙也說修長城不如內治民心,外結異族。皇太極也收服過蒙古,聯合起來攻打明朝。清朝對蒙古一直採取拉攏利誘安撫的政策。


1 ,明朝是漢人統治的王朝。天下是漢人的,漢人的華夏思想和士大夫氣節不會對蒙古妥協。

2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被明朝推翻趕到漠北的。儘管明代歷史上和蒙古也有過互市,但大體上還是蒙古人騷擾明朝邊疆。

3 ,蒙古人被趕回漠北後,那裡只有草原,生產出來的只有牛羊馬,缺少布匹,鐵器,瓷器,茶葉,香料等日常生活用品,所以要麼和明朝互市,要麼搶,搶來的更容易。

4 ,蒙古民風就是彪悍好鬥的。。再加上北元被明朝驅逐漠北,所以一直想重建大元或者報復明朝。

5, 漢人習慣居住於漢地,沒有出關外去塞北開拓領土的意識。
6 ,明朝和蒙古人貿易獲得牛羊馬,雖然解決肉食,皮毛等生活需求,但也養虎為患,國防耗資巨大。


枕籍經史0


在中國歷史上,中原政權與草原政權之間的鬥爭,從戰國時期的趙國就開始了,持續了兩千餘年。

秦漢時期的匈奴,魏晉時期的鮮卑,南北朝時期的柔然,隋唐時期的突厥、回紇,宋明時期的蒙古。幾乎每一箇中原王朝都無法避免與草原政權的戰爭,西方歷史學家將這樣的鬥爭稱為: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

能夠將草原納入版圖並進行有效治理的王朝有唐遼元清四個王朝。唐朝消滅突厥後,在草原先後設立安北都督府、堅昆都督府、北庭都督府進行統治。不過,唐朝統治草原的時間非常短,都督府也是時設時立,並沒有進行有效的治理。

遼朝,對草原的控制能力的確比較強,在被女真人推翻後,依然能裹挾多數的草原部族西進,征服西域,建立起西遼。不過,遼朝不是大一統的王朝,契丹人同樣也是遊牧民族。

元朝,本身就崛起於蒙古草原,要做到草原納入版圖並進行有效治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畢竟是老家。元朝從根本上說是草原政權,而不是中原政權。雖然元朝的建立是在中原地主的支持下建立的,但是元朝的前身卻是蒙古汗國。

只有清朝能夠將草原長時間地納入大一統王朝的版圖並進行有效的治理。

當然,很多人會說,清朝在蒙古草原推行的各種政策使得草原經濟落後,人口稀少,算不上有效的治理。不管怎麼說,草原與中原之間的軍事鬥爭,在清朝是沒有發生過的。

也會有人說滿族人也是遊牧民族,所以能統治蒙古草原。這個說法就不正確了。滿族人是女真人改了名字後的稱呼。首先女真人是生活在東北的漁獵民族,隨著漢化加深,從事農耕的女真部落不在少數。其次,女真人曾經建立過金國,但是金國並沒有有效統治草原,反而被草原崛起的蒙古所滅。

明朝與草原政權打了兩百年的仗,明初時期還能深入草原打擊蒙古勢力,到了明朝中後期,卻被蒙古草原政權打得只能修萬里長城。蒙古邊患再次成為明朝的心頭病。

為什麼中原政權無法有效地統治草原?

為什麼明朝無法解決蒙古邊患,而清朝卻能解決?為什麼明朝無法將蒙古草原完全納入版圖,而清朝卻能做到?為什麼崛起於草原的蒙元政權能有效地統治中原,而崛起與中原的明朝政權卻無法統治草原?明朝200年未能解決蒙古,到了清朝幾十年,就把蒙古給徹底解決?為什麼到了中華民國,又把草原給弄丟了?

這些問題都是關於不同時代文明中心統御能力的話題。

文明中心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是國家首都的所在地,是各個地區生產生活的唯一標準。一個國家始終藉助文明中心的力量統御全國,進而秉承國家的意志對外擴張。從這兩個定義出發,解答上面的問題的話,可以分為三步。

其一,蒙古草原的生產方式與文明中心沒有共同點,無法對文明中心產生向心力。

中國的文明中心在歷史上有四個,傳統的文明中心是關中地區與河南地區,國家的首都不是在長安便是在洛陽。宋朝以後,文明中心轉移,新崛起的文明中心是燕薊地區與江南地區,國家的首都不是在北京就是在南京。

這四大文明中心,所處的地理位置都在中原,生產方式都是以農耕種植為基礎,從而形成了以生產方式為根本的文化哲學。所以,在文明中心的統御下,其他各個地區都會向文明中心看齊,從而產生文化上的共鳴,繼而確立起對國家的認同。

中國的地理,可以劃分為草原、東北、中原、江南、嶺南、川蜀、雲貴、青藏、甘肅、新疆十大地理版塊。這十大地理版塊,不管其生產方式有多少不同,但至少都有農耕種植這以相同點。憑藉著這一相同點,只要這些地方通過武力被中原政權所征服,那麼隨著文明的統御,就會逐漸形成共同的國家認同。

唯獨草原,或者說外蒙古草原,在明朝以及之前,基本上無法種植農作物,是徹底而純粹的遊牧生產方式。所以,即便被中原王朝用武力征服,也隨時可能反叛,而無法產生對文明中心向心力,無法產生國家認同。

而內蒙古、青藏高原、新疆這三個地方,雖然遊牧經濟或者說畜牧業佔了很大的比重,但是農耕種植依然佔了很大的比例。

中原政權之所以與草原政權衝突不斷,根本原因就在這裡。文明中心的輻射能力,特別是燕薊地區北京文明中心的輻射能力,已經抵達草原。文明中心輻射能力所及,國家政權都會用兵繼而將其納入版圖。

然而,文明中心輻射所至,草原始終無法對文明中心產生向心力,反而企圖脫離文明中心的控制。一方面要進行統治,另一方面卻一直反抗統治,持續不斷的戰爭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

文明中心有多強大,輻射能力有多強,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版圖面積。而各個地區在文明中心統御下產生的國家認同卻是維持一個國家統一的根本力量。

畢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不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情況下,國家政權就會崩潰。國家政權崩潰後,整個國家陷入了軍閥割據的局面時,是否能重新統一,各個地區對國家的認同就非常重要。

近代中國遭遇西方入侵,清朝崩潰後,中華民國並沒有建立起統一的政權,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在軍閥割據的情況下,西方列強與軍閥勾結,瓜分了中國。中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巨大危機,就在這巨大危機之前,各個地區對文明中心的向心力,各個地區民眾對國家共有的認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中國建立之時,也只有外蒙古選擇了獨立。其他地區,如新疆、西藏,在中央政府無法幫助他們抵禦外來入侵時,他們也會依靠自身的力量抵禦外來入侵。英國殖民印度時,就企圖向北挺進,繼而殖民西藏,西藏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憑藉地理優勢,成功地阻擊了英國。

藏族人信仰的是藏傳佛教,新疆維吾爾族人信仰是伊斯蘭教,他們有著自身的宗教文化語言文字,這與漢族人完全不同。可是,五十六個民族,對國家的認同卻是一樣的。

其二,無論是元朝,還是清朝,能夠長久地維持對草原的統治,絕對的武力是基礎。

儘管元朝的前身是蒙古汗國,但是當忽必烈將都城遷到了燕薊地區的大都後,這就決定了元朝的政治核心不是蒙古草原,而是燕薊地區。元朝統治全國的標準是燕薊地區的標準和模式,而不是蒙古草原的模式。

所以,元朝建立後,蒙古就發生了叛亂。因為蒙古王公們無法認同燕薊地區的統治模式。遼朝之所以能統治草原,根本原因就是遼朝都城上京臨潢府在現在的內蒙古。遼朝的統治全國的模式是以臨潢府為標準的。金國建立後,將都城遷到燕薊地區的中都,所以金國只能控制內蒙古,外蒙古卻是部落林立,金國只能採取羈縻政策。

元清時期,對外蒙古的統治是十分殘酷的,內蒙古與外蒙古完全是兩個世界。忽必烈以及康熙皇帝殘酷地武力鎮壓外蒙古,這個不好描述,太血腥了,和漢人們所痛恨的“嘉定三屠”以及“揚州十日”差不多。

滿蒙聯姻,這個蒙古指的是內蒙古的各個蒙古部落,不是外蒙古的部落。雖然都是蒙古,但是內蒙古人才是真正的蒙古人,而外蒙古人是被蒙古打敗後的世代奴僕。蒙古征戰四方後,留下來放羊的外蒙人便霸佔了草原。

為何元清兩朝能以絕對的武力鎮壓,而明朝以及中華民國卻做不到呢?因為燕薊地區並非是中國唯一的文明中心,還有一個江南地區也是文明中心。

元清兩朝對外蒙絕對的武力鎮壓都是發生在還沒有完全統一中國的時候。元朝忽必烈鎮壓外蒙古的時候,南宋還存在。皇太極征服外蒙古的時候,滿清還沒有入關。

康熙鎮壓外蒙古的時候,外蒙古的喀爾喀蒙古部已經被漠西準格爾蒙古部給打得元氣大傷,而且還遭到沙俄的入侵。

到了雍正皇帝時,清朝與沙俄簽訂了兩個條約,徹底瓜分了喀爾喀蒙古。在清朝境內叫外蒙古,在沙俄境內的現在被稱為伊爾庫茨克州以及布里亞特共和國。實際上,現在的外蒙古相比明清時期的外蒙古縮小了一半的面積。

元清壓制住外蒙古,一則憑藉的是內蒙古的力量,一則是因為燕薊地區北京文明中心沒有遭到另外一個文明中心江南地區的牽制,能夠集中力量搞定外蒙。而明朝以及中華民國,都是在江南地區南京文明中心建立的,後來才遷都到燕薊地區的北京。

兩個文明中心相距太遠,各有各的標準,相互牽制,使得統一後的元明清三朝都無法集中力量對外擴張,在海外擴張階段遭遇失敗,沒有了開拓海外疆土的能力,繼而導致中華文明衰弱。

明朝自從遷都到北京後,就不再航海了,鄭和下西洋的成果被埋沒。同時,明朝也無法將外蒙納入版圖,無法將新疆重新納入版圖,對東北也無法集中力量進行有效的開發和治理,致使東北滿清崛起。

所以,明朝和外蒙古打了兩百年,沒能降服外蒙,甚至到了中後期反而把內蒙古都弄丟了。所以,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雖然派出了徐樹錚收復外蒙古,迫使外蒙古取消了在宣統皇帝退位時的自治宣言,但是在蘇俄的干涉下,外蒙還是選擇了獨立。

其三,清朝統治下的外蒙,經濟模式已經發生改變,漠北草原已經可以進行農耕種植。

明朝中後期,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原來無法在草原種植的小麥、油菜經過培育改良,已經可以在外蒙古大草原種植了。

同時,葡萄牙、西班牙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大航海,發現了美洲。美洲的高產農作物也和白銀一般流入明朝,經過明朝本土化的種植培育後,土豆、玉米都能在外蒙古草原種植。

另一方面,農業技術的發展進步,農具的革新以及對土地的管理方式改變,外蒙古人使用心先進的農具開墾,採用先進的種植技術,使得很多的瓜果蔬菜都能在外蒙古大草原種植,同時還能避免草原荒漠化。

農業技術的進步,農作物種類的增多,使得外蒙古的農耕種植經濟比例逐漸提升。所以,清朝在武力壓制外蒙古的情況下,外蒙古在文明中心的統御下,對國家的認同逐步加深。這也是清朝能夠在外蒙維持幾百年統治而沒有發生叛亂的根本原因。

如果不是因為蘇俄通過暗殺等恐怖活動,將一大批對中國具有國家認同的外蒙古精英階層滅口,再通過各種文化文字等改造,將外蒙古完全蘇俄化,外蒙古不一定會獨立的。


放棄的回憶




明王朝屬於典型的漢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權,雖然明太祖朱元璋在開元建國之後為了保留對元王朝所有國土擁有的“主權”而將元王朝定義為了正統王朝,並命宋濂等人編纂《元史》。但是,從骨子裡,明王朝、甚至朱元璋本人仍然接受了長期以來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政權以長城為界的傳統,在轟轟烈烈的北伐之後,明王朝最終與北元政權及後來的瓦剌、韃靼還是形成了大致以長城為界的事實。



既然是以長城為界,雙方的對峙無可避免。與中國曆代中原王朝一樣,明王朝為了北方邊疆穩定,不得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屯兵塞北,防範蒙古政權。直到明朝中期,明英宗朱祁鎮還曾經與蒙古人在戰場上兵戎相見,結果把自己給折了進入,讓蒙古人給俘虜了,由此也可見明王朝與北方蒙古政權的緊張關係。直到明朝滅亡,防禦蒙古政權一直是明王朝邊疆守軍的第一要務。反倒是對遼東的女真人,明王朝卻相對寬容得多,而此舉也最終養虎為患,葬送了明王朝。



正是因為清王朝的源頭女真各部和蒙古人一樣,都不屬於明王朝的固有勢力範圍,女真各部的勢力範圍最多隻能算是明王朝的羈縻屬地、名義上的國土而已,女真人和蒙古人之間不存在與明王朝那樣的敵對關係。出於在明王朝陰影下求生存的需要,女真人與四分五裂的蒙古人漸漸走到了一起。最初歸附女真的是內扎薩克蒙古,諸如科爾沁部等,很早便與女真人開始了通婚聯姻,著名的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姑侄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隨著建州女真及後來滿洲的崛起,滿洲人對蒙古的態度也悄悄發生著轉變,從最初相對平等的聯姻、聯盟變成了實質上的“變相吞併”。清太宗皇太極滅蒙古察哈爾部之後,末代蒙古帝國大汗林丹汗的兒子額哲正式降清。象徵著蒙元正統的蒙古大汗不復存在,清王朝正式成了蒙古各部的宗主。但是,皇太極、包括後來的多爾袞鑑於明王朝的教訓,並沒有企圖全盤吞併蒙古各部,而是採取了區別對待。



較早歸附或被俘、對滿洲有人身依附關係的蒙古人被編入了蒙古八旗,正式成為了清王朝的在編子民,其地位和待遇甚至要遠高於漢軍八旗,只比滿洲八旗略差那麼一丁點兒。對於內扎薩克,清王朝更多地是通過政治聯姻和利益關聯進行拉攏,與之結成緊密聯盟。這種聯盟的性質要遠高於羈縻性質的宗藩關係,離直接統治的距離其實已經不太遙遠了。直到晚清,內扎薩克依然是清朝公主、郡主們主要的婆家。而清朝的外藩爵位系統,實際上最主要就是為內扎薩克各部首領們設置的。至於外扎薩克,因為清王朝對其控制力較弱,基本上還是採取了羈縻政策,僅僅保持了一種類似宗藩形式的關係。但是,在外扎薩克地區,清王朝仍然是擁有一定駐軍的,這是主權的象徵,烏里雅蘇臺將軍實際上就是這樣一種存在。



如此一來,蒙古政權從明王朝的外患直接變成了清王朝的外藩!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其意義卻是完全不同的。明王朝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構築堅實的北方防線,抵禦、防範蒙古政權。而清王朝用政策的轉變使蒙古地區成為了自己北方防禦沙俄勢力的兩道防線和廣闊的戰略緩衝空間!外扎薩克是第一道外圍防線、內扎薩克是第二道核心防線。在蒙古王爺們身上花費的銀子,比在邊境長期屯兵的費用不知道要低上多少,清王朝這筆買賣實際上賺大發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一直沒有停止對蒙古各部的征剿,大將徐達和常遇春也曾幾近打的蒙古人全軍覆沒,後來明成祖朱棣也曾五徵蒙古,但在明朝統治的200多年裡,始終沒有徹底解決蒙古問題。在後來的土木堡之戰中,蒙古還俘虜了明英宗朱祁鎮。

而清朝入主中原後,卻同蒙古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清聖祖康熙曾三徵葛爾丹,雖然葛爾丹也是蒙古貴族,但其他蒙古各部落卻始終堅定的支持康熙。可見大清和蒙古有著堅不可摧的友誼。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清太祖努爾哈赤剛起兵的時候,強大的蒙古各部落對他也是個強大的威脅。但是,努爾哈赤的智慧則遠遠高於明朝的皇帝們,明朝的皇帝只懂得大兵征剿,而他卻採用了軟硬兼施的辦法,即“逆者以兵臨,順者以德服”。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親。

努爾哈赤主動向蒙古的首領們求親。1612年,他娶了科爾沁部落首領明安的女兒為妻。1615年,努爾哈赤又娶科爾沁部落首領孔果爾之女為側妃。除了他自己娶妻蒙古族外,努爾哈赤還要求自己的兒子們,也向蒙古各部落首領求親。1614年,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娶蒙古扎魯特首領鍾嫩的女兒為妻,後又五子莽古爾泰娶扎魯特部落首領內齊的妹妹為妻,八子皇太極娶科爾沁部落首領莽古思的女兒為妻,十子德格莫娶扎魯部落首領額爾濟格之女為妻。據統計,從努爾哈赤到康熙年間,先後有四後、十三妃出自蒙古等部,康熙的奶奶孝莊太后就是蒙古族。

通過和親,努爾哈赤使滿蒙關係化干戈為玉帛,形成了血濃於水的關係。1636年3月20日,蒙古24部49名首領在盛京共同推舉皇太極為“博克達徹辰汗”(寬溫仁聖皇帝),改國號為“大清” 。他們的支持,成為了努爾哈赤及其子孫們事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歷史長河中的魚


其實,並不存在什麼明無法解決的蒙古邊患問題。歷史是相對的,有延續性的,而不是憑空解決的,就像有些人總是說,大清給中國帶來了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包括西藏,蒙古,新疆,臺灣,東北等嫁妝,卻絲毫不提清朝以前明朝就有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經得到了整合,清朝以前的人也不是都住在水裡的,這帶來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又從何談起?

明朝的打擊將蒙古從帝國變成了鬆散的部落,並加以控制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從一開始是以驅逐蒙元起家的,從元朝末年,十分暴虐的民族壓迫和稅賦政策引起大亂開始,到明太祖朱元璋提兵北上,消滅競爭對手,將元皇室驅逐之後,太祖,成祖又數次派兵進入蒙古高原,曾經踏遍亞歐大陸的蒙古鐵騎和驕傲不遜的蒙古人,徹底的被打廢,打殘了。

作為當時的明朝來說,自然是希望徹底消滅蒙元殘留勢力的,所以太祖,成祖把蒙元當做最大的對手,然而當時的殘元利用荒涼的蒙古高原躲過了明軍的追擊,分裂為瓦剌和韃靼兩部,此時的瓦剌首領馬哈木,韃靼首領阿魯臺均歸順了明朝,成祖此時說:“華夷本一家,朕奉天命,天之所覆,地之所載,皆朕赤子,豈分彼此?”大概意思就是認為自己不僅是華夏的皇,也是蒙古的王了。

而彼時對明稱臣的除了瓦剌和韃靼外,蒙古高原上的大、小領主其實已經基本上和明朝建立了隸屬關係了,明朝給他們封官及頒發敕書印信,並在其遊牧地設立了羈縻衛所。封了無數的王爺設立了無數的衛所,其實,這就是蒙古納入中原統治的開始。

明朝對蒙古的分化,安置及初步奠定統治蒙古的雛形

當時明朝對蒙古的歸附者有多種安置方式,比如直接將其遷入內地的內附,將其和部眾分離的安置,比如納哈出,本人被安置到京城,手下的官員被安置到湖廣,福建等地,並不時的把這些部落合併,拆分,著名的兀良哈三衛就是從兀良哈部拆分出來的,

這些也就是說,其實在明成祖時期,由於大規模的征討,蒙古已經被明朝統治,並初步的成為了中原之土,明朝也已經開始利用優勢對其進行分化,安置,調離等政策。本來鐵桶一塊的蒙古自此開始分崩離析,不可能再回到成吉思汗時的盛況了。大家可以參見蒙古帝國對當時蒙古的統治,元朝當時在中原採取的是行省制,在蒙古地區採取的同樣是分封制,他們和明朝一樣的,甚至明朝皇帝對蒙古的統治,和元朝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明太祖說:“蒙古諸王,各愛馬頭目人等,各依舊制來朝或遣使歸順,當換給印信......”意思就是說,大夥注意了,如今雖然是大明朝了,但是咱們還是老規矩,大家派人過來把元朝的印信換成明朝的印信就好了,你們還是各管各的地方。而蒙古各部還真聽話,基本上都跑過來了。

所以,要說明朝沒有統治蒙古,那是不恰當的,因為明朝的統治和元朝的統治,對蒙古是一樣的二元統治制度,那麼既然元朝就算統治了蒙古,此時明朝為何又不算?而且到了後來的清朝,所謂實控蒙古,其實也不過是對內蒙有了一定的加強,外蒙依然是各執印信,各理起步,有事朝拜皇帝,沒事各管各家,區別很大麼?

元代的時候,蒙古各部給中央政府交“國賦”到了明朝,換成了“朝貢”兩者的還是基本一樣的,元代國賦並不是由稅務官員收取,而是由各地的領主,酋長,諸侯王收取後交給中央,到了明朝,無非是名頭換了,而明朝和元朝對蒙古高原的政策甚至是一模一樣,那就是互市。

這種互市,和元代一樣,元代也有互市,農耕地區的經濟發達與遊牧地區,所以遊牧地區定期要和中央政府互市,換取需要的經濟和生產材料,必要的生活用品,當然,這些是必須要經過中央同意的,也成了中央政府鉗制蒙古部落的有效手段之一。

從相持到封鎖,政治經濟和軍事的多重打擊

永樂之後,由於蒙古地區的分裂再分裂,加上明朝自己的鬆懈,引起了一些歸附的蒙古貴族的野心,他們開始不時的襲擾邊塞,明政府的九邊其實就是為了防備這些人設置的,其原因也就是蒙古太窮,窮到什麼都沒有,而此時的明朝皇帝和政府又懶得管他們,自己的子民還無暇照顧,何況這些人呢,於是搶劫時有發生,明朝對蒙古的政策已經發生了改變,那就是你鬧你的,我過我的,直到土木堡之變,愚蠢的英宗被俘,這才讓明朝政府醒了過來。警醒的明朝一邊使用軍事打擊政策,又一邊採取政治分化,經濟封鎖等長時間的消耗戰的手段來拖垮蒙古,確實,明朝,是農耕文明的代表,對佔領草原這樣的不毛之地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而雖然經歷了土木堡之變,之後開始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和軍事打擊,其實已經奏效了。

我們通過一些史料可以瞭解到,明朝對蒙古(後期是女真)實施的禁運和經濟封鎖,凡是鋼鐵、糧食、茶葉、藥材、布帛、女人,一律禁止出口。長時間的封鎖導致蒙古草原出現了大饑荒,沒有藥材,茶葉,只會吃肉,不會種植的蒙古人疾病連連,沒有鋼鐵,蒙古人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只好幾家用一個鍋,其實武宗開始,這些經濟封鎖政策和伴隨的軍事打擊已經讓蒙古人實力大減,甚至成了低三下四的順民,這時候明朝的反攻是極為奏效的,蒙古幾乎要被制服了,甚至可說說,完全收服蒙古就在眼前。

不經歷明朝的一系列針對蒙古的措施,清朝無法收服蒙古

不幸的是,到了崇禎朝的前後期,女真崛起,明朝又恰逢小冰河時期,糧食減產,而國內的政事也趨於腐敗,對蒙古的打擊和經濟封鎖告一段落,而同時對蒙古的一些支持也宣告終止,蒙古人無力南下,只有要麼投靠明朝當了順民,要麼就向東投靠了女真。

這才有了後來到了清朝,統治者繼承和改良了明朝的策略,加上了宗教和和親政策,本來就被明朝折騰的奄奄一息的蒙古最終還是臣服了下來。

總結的說,蒙古從一個帝國淪為分裂的部落,最後完全歸於中華,和明朝的關係是很大的,並不是說明朝無法征服蒙古,清朝就能輕鬆拿下,這只是一些人片面的吹捧罷了,捕魚兒海之戰,明朝徹底的將蒙古從一個國家打成了分散的部落,從而採取了分化,拉攏,封官,加上軍事打擊的政策使其乖乖就範,而此後,明朝又採取了經濟封鎖和軍事打擊的雙重政策,如果不是明朝末年的天災人禍,蒙古人也撐不了多久了,所以只能說是明朝幹了實事,清朝得了實惠,僅此而已,所以,征服蒙古,明清均有功績,而明朝的奠定疆域之功,顯然不能是被幾句蒙古是帶來的嫁妝所掩蓋的,也並不是明朝無法解決的問題清朝解決了,這就像一個追捕逃犯的老警察,經過細緻的摸查,和對其家人的心理攻勢,最終鎖定了其真正位置,然而此時他忽然因為疾病住院了,接手的新警察走了幾步路輕鬆抓到了逃犯,那麼到底是誰解決的呢?


關河南望


清朝能這麼好處理蒙古問題,明朝也起很大作用的。

這麼說沒有明朝和蒙古的衝殺互鬥,清朝也不可能把蒙古問題處理的這麼好。

每個王朝都不可獨立存在,都是承上起下的,我也不明白都是自家王朝,明吹清粉整日鬥那樣,吃多了撐的,沒地發洩。

對於明朝和蒙古來說,他倆互為敵人。

元朝的餘陰使蒙古不可能輕易臣服在中原王朝之下,即便是俺答封貢,事實上也是獨立的存在。

而滿人和蒙古就沒這麼多糾結的。

明朝雖然對西部無興趣,但對甘肅進行大批移民,使朝廷對邊疆的控制力量不斷增大。


所以明代崩潰後,甘肅仍然不必擔心被準噶爾搶佔,河套在手,清朝打準噶爾就容易許多了!

同時,俺答封貢事件後,蒙古對中原的威脅實質上己經不復存在。

明對蒙古開放了十一處馬市,“自是約束諸部無入犯,歲來貢市,西塞以寧”。

蒙古諸部本來就各自為政,隨著最強的俺答入貢,其他部落,如喀爾喀等一樣從經濟上己經從屬中原。

雖然明朝原先騎兵很強,後來明朝的騎兵就衰落了,不能在戰場上和蒙古騎兵正面對抗,只能依靠步兵對抗蒙古騎兵。

但,明朝人發明了用火器對付蒙古騎兵的方法,如果在平地上遇到蒙古人,就用運輸的車輛結成車陣,站在車上用火器向蒙古騎兵射擊,防禦蒙古騎兵的衝鋒。

有了這種戰法,明軍步兵遇到騎兵不再像過去那樣只能捱打,也有了還手的力氣。

所以到明後期,蒙古早己是強弩之未了!


林丹汗被後金擊敗,滿族入關後對蒙古部落的優勢愈發明顯。

這不僅僅是清代時期軍事勝利的成果,也是自隆慶高拱之後明朝百年的經濟滲透,使中原王朝王朝具備了控制蒙古部落的優勢。

對於清而言,蒙古是可以繞過山海關襲擊關外滿人老家的。

所以清必須控制好這片土地和蒙古諸部,有動力有力量,也和準噶爾持續幹了近六十年。


明朝雖然擊潰蒙古,卻沒有建立長效統治

而清卻完成了這一任務,盟旗制度徹底地控制了蒙古諸部,加上和蒙古上層的和親,又毫不手軟的抽打蒙古那些反叛的出頭鳥,胡羅卜加大棒。

清朝明顯棋高一著,奠定了中國東北部和西北疆域範圍。

綜上所述

清代時能徹底解決蒙古問題。


  1. 一來是中原王朝對蒙古部落的態度發生重大變化,原來的中原王朝一直認為蒙古人侍的地是鳥不拉s的苦寒之地,打不起精神去管理,但控制蒙古成是清廷的基本國策。
  2. 二是繼承了明代俺答封貢後蒙古對內地依賴不斷加深的優勢。

蒙古問題的解決是明清兩朝的努力!


蓉兒是妹紙


其實清朝的管理機制還是相當完善的,帝王專制在清朝達到了頂峰。

就外部而言,從漢到明,一直影響中原王朝的遊牧民族的問題在清朝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清朝是怎麼解決的呢?主要是四點。

一是世締國姻。 這個跟以前的和親不同。和親就是和一代,人家是世締國姻,而且不是皇帝一家嫁女兒,而是清朝貴族普遍跟蒙古貴族聯姻,變兩家為一家。而且以前的皇朝,只嫁公主,不娶人家的妹子。而滿清聯姻是清朝貴族娶蒙古族的女子,很多皇后就出身於蒙古部落。

所以,這是一種集體聯姻,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滿蒙一家。

第二是格外優待。清朝對蒙古部落的貴族是特別的優待,各種懷柔手段,要官給官,要地盤給地盤,可謂五金一險沒風險。而且蒙古的親王特別多,使得有清一朝,是清朝為天子,蒙古為王公。這兩家是共享天下。

第三是,進行分化管理。清朝對蒙古部落實行劃片區管理,每個部落劃好地方之後,就不能隨便走動了,跟孫悟空跟唐僧劃了一個圈是一樣一樣的。你要出來,就是違法,我們要打你,你要不出來,那就是好王爺,我要賞錢給你。這個圈也成了蒙古部落的舒適圈。

不但不讓他們出來,還刻意讓各部落分開,就算進京見皇帝,也必須有各自的路線,不要碰頭搞串聯。

這樣一來,蒙古部落就成了一盤散沙。也因為清朝的劃分,搞得蒙古出現了內外蒙古。

最後一點就是推行黃教。

宗教一上,曾經踏遍歐亞的蒙古部落就成了佛系部落啦。

經過這些神操作,清朝神奇般的擺平了北方的遊牧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