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涼透了的Apple Pay 在中國為何發展不起來呢?

移動支付已經成為我們當前生活中的習慣性支付手段,它讓我們從此可以不再攜帶錢包出門,只需要拿著手機即可。但在中國,除了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外,便幾乎沒有其他更出名的支付手段能夠與之抗衡,即便前幾年發展火熱的Apple Pay,如今來看,已經徹底涼透了。

已經涼透了的Apple Pay 在中國為何發展不起來呢?

在中國,Apple Pay為何發展不起來?這裡需要先說明Apple Pay的使用原理。

與微信及支付寶不同,Apple Pay是通過NFC來進行支付的,讓Apple Pay綁定銀行信用卡即可,並不是聯網支付。好處是即便手機網絡斷開,也能通過Apple Pay在POS機上進行付款。

這種方式其實與傳統直接使用銀行信用卡支付沒有什麼兩樣,只不過Apple Pay只是用iPhone代替了銀行卡而已。

從使用過程來說,Apple Pay也只有三部,一是掏出手機(甚至不需要解鎖),二是將手機放到支付銀聯雲閃付的POS機前,第三部驗證機主指紋即可,這樣就能完成支付了。

相比於支付寶或者微信還要更加簡單,畢竟使用這些軟件進行支付,我們需要拿出手機,解鎖,打開軟件,打開支付二維碼(或者掃碼),才能完成支付,步驟顯然要更加繁瑣。

如果是佩戴Apple Watch來操作,那麼支付的過程將更加簡單,甚至省去了掏手機和驗證指紋的步驟,直接將手錶放在POS前感應一下,再點兩下,便完成了付費。

擁有更加簡便的操作手法以及寬容的使用條件(特指沒有網絡也能付費),也難怪蘋果當年雄心壯志想要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闖出一片天地。

已經涼透了的Apple Pay 在中國為何發展不起來呢?

但是如今來看,Apple Pay顯然沒有發展起來。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進入時間太晚

不管是哪種行業,先吃螃蟹的人總是有紅利的,而在移動支付市場,這種先發優勢也更為明顯。

在Apple Pay進入中國市場之時,支付寶與財付通(含微信支付)的佔比便高達90%以上,留給Apple Pay的空間小之又小。

此外,用戶在使用習慣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之後,很難再使用其他的APP或者支付手段來進行付費操作。

一個是因為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另外一個則是因為習慣的力量非常強大,後進者想要改變,將付出更高的代價。

更何況Apple Pay的支付方式與微信及支付寶完全不同,還需要POS機來配合,更加重消費者的學習成本,改變起來也更加困難。

這一點從支付寶與微信在海外推廣的境遇也很相似,尤其在歐美市場,人們已經習慣使用信用卡支付,因此Apple Pay更加得心應手,而微信及支付寶則更多是華人群體在用,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二、缺乏社交屬性

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社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尤其是逢年過節,都喜歡對親朋好友送上幾句祝福或者寒暄幾句。

以微信為例,還可以發出紅包或者轉賬來加強社交聯繫,強化情侶、朋友、同事之間的關係,並且從紅包上還能衍生出更多的玩法,加強趣味性。

但Apple Pay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優勢,它只是單純作為一個支付工具來使用,這意味著如果不是特意使用Apple Pay來進行支付操作,在日常手機使用期間,是完全不會想要打開這個功能的。

三、使用門檻更高

雖然Apple Pay付費操作更加簡單,但前面便已經說過,Apple Pay的學習成本也更高。與此同時,Apple Pay還必須配合POS來使用,這意味著商家也必須搭配一臺POS機,無形中提升了使用的門檻。

而支付寶或者微信只需要掃二維碼便可以完成支付,在設備成本上顯然要低的多,如今連菜市場都可以使用二維碼進行掃碼買菜了,但要求他們配備一臺POS機,顯然有些強人所難。

並且,由於Apple Pay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很多場合下,即便商家擁有POS機,消費者上去詢問,也會回“什麼Pay?”,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操作。

加上國內的許多POS機外雖然貼了NFC的標籤,但實際卻沒有NFC的功能,一來二去更是抬高了Apple Pay的使用門檻。

已經涼透了的Apple Pay 在中國為何發展不起來呢?

另一方面,當年蘋果將Apple Pay帶入中國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要將Apple Pay取一個本地化的名稱,而是堅持使用Apple Pay,這其實對於推廣非常不利。

要知道即便支付寶前往海外進行推廣,也會取一個“Alipay”來讓外國人更加理解。蘋果的此項操作不僅阻礙了Apple Pay的推廣,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了那時蘋果的傲慢,或者代表了蘋果其實對於Apple Pay一點也不上心。

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智能手機市場還是以Android機為主,尤其是近幾年來,蘋果在中低端機型的失守,同時在高端機型也面臨著華為、OPPO等國內廠商的圍攻。

如今蘋果份額已經跌落至第三,從發展趨勢來看,蘋果手機所佔的份額持續下降或許將成為不可逆的過程。這也導致如今的Apple Pay使用人數越來越少,畢竟iPhone用戶也在減少。

最後一點,蘋果的Apple Pay選擇的合作伙伴是銀聯,想必當初銀聯與Apple Pay合作便是想要在中國移動支付領域中搶佔一杯羹。但是一個市場的開拓,是需要運營者站在當地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

蘋果顯然是會去思考這種運營問題,畢竟蘋果本身迫切希望能夠搶佔到移動支付這塊大蛋糕,但問題是他的合作伙伴也會這麼思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