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美食地圖之金鄉縣(粥)(此“粥”非彼“粥”)


濟寧美食地圖之金鄉縣(粥)(此“粥”非彼“粥”)

金鄉縣的粥

以前金鄉老百姓早餐是三大樣:油條、煎包、粥。此“粥”非彼“粥”。普通話裡,“粥”多指稀飯,把大米、小米、玉米麵等糧食放入水中熬成糊狀,一般作為早飯食用,早上人們大都食量不大,就著鹹菜喝上一碗粥,一上午就不餓了。金鄉的“粥”是由小米、黃豆做成的。製作工藝是:頭天下午,把上等小米用水泡軟,磨成米糊,將米糊過籮,去掉米渣。把過好籮的米糊用盆子盛好,澄上一夜備用。黃豆淘洗乾淨,放在清水裡泡。第二天五更夜裡,把泡好的黃豆打成豆漿,過籮,去掉豆腐渣,這樣熬粥的原料就備齊了。用大鍋燒開水,把豆汁下鍋,開鍋後,撇去浮沫,這樣豆汁就算熬好了。把澄了一夜的米糊攪拌均勻後倒進沸騰的豆汁鍋裡,順著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開鍋後,用特製的大馬勺一勺勺地把粥揚起來,以去掉浮沫,浮沫去淨後,粥就好了。用馬勺把粥舀進特製的特別保溫的粥缸子裡,早餐鋪就能開張了。


  金鄉城南門外,有條巷子名曰“粉巷”,這條百年老巷因其居民多磨粉作早點而得名。粉巷就是金鄉最早熬粥的地方。一百多年前,王、劉、尹三家開始在粉巷熬粥做早點,為縣城百姓提供早餐服務。“一缸子粥熬了一百年”,至今三家後人都還經營著熬粥賣早點的小本買賣。熬好的粥白中略帶黃色,稀稠適當,有異香,到嘴裡爽滑細糯,早上喝上一碗,一上午不口渴。黃豆、小米兩種健康原料配合在一起,使得粥營養極其豐富,老少皆宜。粥泡油條、粥泡饊子是金鄉最傳統的早餐吃法。將油條或是饊子撕成小段,滿滿地放入碗中,用筷子把油條或饊子壓平,緩緩地把粥澆在上面,油條軟而不爛,饊子根根兒分明,油香撲鼻,香而不膩。老喝粥的有他們的喝法,一碗粥端上來,不是馬上就喝,因為剛盛好的粥溫度很高,燙嘴。等上十幾二十秒,等粥稍微一涼,上面就結一層粥皮,這樣喝起來又香又不燙嘴,粥要轉著圈兒喝,一隻手捧著碗,手腕一轉,嘴一吸,伴著“呼嚕呼嚕“的響聲,一碗粥很快就進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