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如果你為人父母,家境貧寒,你的女兒執意要嫁給一個眼裡只認錢的男人,你會支持她嗎?”

“如果你和男朋友如膠似漆,但他早已和別人聯姻,不得不履行,你會選擇放手併成全他嗎?”

致女子:當你不顧一切要嫁給那個愛你但已經訂婚的男人時,你就失去了理智;

致父母:當你們支持女兒嫁給嫌她窮的男人時,你們一家就喪失了情感。

《理智與情感》是簡·奧斯汀的第一部小說,它描繪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社會的婚姻觀與愛情觀。

它以英國鄉村中產階級民眾的視角,“兩姐妹”的日常生活為題材,深度剖析了愛情、婚姻、金錢等方面的矛盾衝突,並揭示了樹立正確婚姻觀念的重要性。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的奇妙之處就在於,我們總能在過去的經驗教訓中尋找到解決現代社會問題的方法。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理智與情感》

本文將為大家全面解讀《理智與情感》這本書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以及對婚姻的思考。

01.兩姐妹的“理智”與“情感”

書中的“兩姐妹”埃莉諾和瑪麗安都到了憧憬愛情的年紀。尤其是姐姐埃莉諾,比妹妹大幾歲的她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心儀的人。

​兩姐妹原本平靜的生活被父親去世的消息打破,埃莉諾和妹妹瑪麗安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約翰),父親臨終前交代哥哥,雖然不是一個媽生的,但一定要對妹妹們好,給她們足夠的生活保障。

哥哥答應了父親的要求,並在父親去世後和老婆商量如何養育繼母,還有自己的妹妹們。 ​

但約翰的老婆(芬妮)不想給他妹妹拿太多的錢,並一再給約翰洗腦把繼母和妹妹們趕走,於是繼母和妹妹們就被哥哥嫂子送往鄉下。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怎麼樣?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上演了一場活生生的現實版分家大戲​?

鄉下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因為兩姐妹都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為了協助嫂子給繼母搬家,嫂子(芬妮)的弟弟愛德華也來到鄉下,埃莉諾和愛德華一見鍾情,相處了兩天後,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就在二人快要袒露心扉之時,愛德華因為急事離開鄉下回到倫敦。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愛德華與埃莉諾

雖然愛德華的離開讓埃莉諾傷心不已,但理智的她並沒有表現得很難過,很情緒化,而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等待愛德華回來。

而妹妹瑪麗安就不一樣了,作為妹妹的她喜歡轟轟烈烈的愛情,並期待著自己能夠遇到浪漫的愛情。

有一次在草地上玩耍時,瑪麗安不小心傷到腳踝無法起身,又趕上瓢潑大雨。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之時,一位騎馬的紳士迅速趕來並將她送回家中​​​​​。

​一場大雨後,瑪麗安被這位紳士的行為所感動,雨中的英雄救美令瑪麗安瞬間愛上了她,​瑪麗安被突然出現在她生命中的紳士——威洛比迷得神魂顛倒,失去了理智。 ​

瑪麗安在威洛比沒有公開追求她的情況下,每天和他​膩在一起,把自己全部的情感都給了他,每天都一起去鎮上玩耍,不顧外界的流言蜚語,認為自己收穫了浪漫的愛情。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瑪麗安與威洛比

無論是瑪麗安還是埃莉諾,她們不知道,自己遇到的“愛情”,相比父親去世的消息更讓她們為之“痛苦”。​

02.當婚姻只關乎“利益”,愛情便與婚姻“無緣”

愛德華離開鄉下後便再也沒有回來,埃莉諾再見到他時,得到的是他和露西小姐快要結婚的消息。

原來露西小姐和愛德華很多年前就已私定終身,和埃莉諾的相遇只是一個意外。

在鄉下時愛德華本想解釋這件事,但他並沒有時間去解釋這一切。

理智的埃莉諾選擇原諒了他,默許了他和露西小姐的婚約。儘管做出這個決定很痛苦,但埃莉諾還是忍痛割愛成全了​​​他。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埃莉諾與露西小姐

而瑪麗安,有一天突然被威洛比告知,自己將要離開鄉下再也不回來​,沒有任何原因和理由便揚長而去。

悲痛欲絕的瑪麗安每天都在想方設法回到威洛比身邊,最後終於在倫敦見到了他,得來的卻是他和別人訂婚的消息。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格雷小姐與威洛比


兩姐妹的“心上人”都和別人訂了婚,​​威洛比遠離了瑪麗安;選擇和家財萬貫的格雷小姐在一起;

而愛德華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和自己的“青梅竹馬”露西小姐在一起。

兩姐妹所向往的愛情,都被現實狠狠地扇了一個耳光​。在瑪麗安心中,只要有愛,有感情,就會有一切。但她不知道,威洛比只是一個花花公子,他只喜歡錢。

瑪麗安被拋棄後整天以淚洗面,遭受重大打擊的她​還得了一場重病,多虧了一直陪伴在她身邊的布萊登上校,瑪麗安才得以死裡逃生。

重生後的瑪麗安,彷彿明白了身邊所發生的一切,她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情緒化,而是變得像姐姐埃莉諾一樣睿智,冷靜地思考了愛情的“終極要義”,最終和布蘭登上校走到了一起。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布萊登上校與瑪麗安

瑪麗安終究明白,一段好的婚姻,並不一定需要愛情的加入,但必須要有金錢的支撐。

當初威洛比就是為了“金錢”背叛了自己,而當自己信仰的“愛情”被威洛比玷汙之時,她更願意把自己的“愛”留給那個單身又富有且一直陪伴她,從未拋棄她的那個男人——布萊登上校。

理智的埃莉諾很早就懂得這個道理,但她的理智並不能消解她心中的苦悶。

​瑪麗安和布蘭登上校修成正果後不久,獨守空窗的埃莉諾終於等來了愛德華,埃莉諾不知道已婚的愛德華來找她有何目的,心情忐忑的與愛德華見了面。

原來,愛德華並沒有和露西小姐結婚,當初的婚約是​他們私下訂的,而愛德華的媽媽希望他找一個有錢的家庭,但露西小姐和埃莉諾一樣家境貧寒,所以愛德華的家人並不同意這樁婚事。

​並且,愛德華的媽媽說,如果他執意和露西在一起,那麼他的財產繼承權就全部轉移到他的親弟弟羅伯特名下。

富有責任感的愛德華並沒有聽取媽媽的意見,​決定與露西小姐結婚。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愛德華與露西小姐

但讓愛德華沒想到的是,在他的財產繼承權被轉移到弟弟名下之後,露西小姐拒絕和他結婚,反而是去找愛德華的弟弟羅伯特談戀愛,最終嫁給了擁有財產繼承權的羅伯特。​

羅伯特萬萬沒想到,為了盡這份責任執意要娶露西小姐的他,最終還是被露西的“拜金”行為所擊倒。

他認為露西要的是他的承諾,要的是他這個人,沒想到露西最終的選擇也是——錢。

當愛德華​​講完自己的故事後,她的理智再也控制不了她滿肚子的委屈,埃莉諾喜極而泣,最終與愛德華修成正果。 ​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愛德華與埃莉諾

談婚論嫁的過程,處處充滿了算計與精明;無論是你青梅竹馬的戀人還是一見鍾情的對象,關鍵時刻都難逃世俗的束縛。

如果你們之間不在乎物質,那麼我希望你們都擁有愛情;如果你們都喜歡錢,那麼請不要將你們的結合稱之為“愛情”。

這本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在當下仍然受用,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為了更好地生活,何嘗不是每天為了自己的生活四處奔波?

當我們經歷了職場的洗禮和社會的摸爬滾打之後,心中總有那麼純潔的一片淨土,留給我們心愛的人。

為了那個心愛的人,我們會拿出自己所積攢的財富心甘情願地對這個人好​,但我們卻無法知曉對方的心意是否也和我們在一起。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人心難測”,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每個人都向往“大同社會”的美好,但並不是每個我們愛的人都值得我們去付出,值得我們去愛。

03.簡奧斯汀的“婚姻觀”與“女權思想”

在這本書中,雖然簡·奧斯汀筆下的兩姐妹都修成正果,收穫了自己的幸福;但幸福的背後,往往也蘊藏著心酸和苦澀。

埃莉諾和愛德華有情人終成眷屬後,生活依舊拮据​ ,每天都要精打細算過日子。 ​

兩個人後期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愈發覺得“金錢”對於他們的生活來講至關重要。

於是埃莉諾不得不放低姿態,去求愛德華的媽媽給他們一些生活上的幫助和救濟。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很多讀者不解:“為什麼有情人終成眷屬後還要寫一段婚後生活的故事?這樣結局會變得不完美。” 其實,​​關於埃莉諾和愛德華婚後生活的描寫,恰好體現了作者簡·奧斯汀的婚姻觀。

她認為,愛情和金錢在婚姻中都必須存在,二者缺一不可;沒有了愛情的婚姻沒有意義,沒有了金錢的婚姻會陷入“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局面。

她的這一思想融合了理性與感性,也就是本書中理智與情感兩個方面,這兩方面也直接襯托出她對“完美婚姻”的嚮往。

當時的英國正處於工業革命時期,但​簡·奧斯汀所在的鄉下,工業革命“氛圍”並不濃厚,在機器尚未完全取代人類進行生產的時候,女性的生活幸福與否也只能靠“嫁人”來評判。

並且,書中關於威洛比的拜金和埃莉諾婚後生活窘迫的描寫,也體現了作者的“女權思想”。 ​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格雷小姐因為有錢,才從瑪麗安身邊搶走了威洛比。事實上威洛比一開始對瑪麗安是有感情的,只不過威洛比的私生子事件讓他無法繼承莊園的財產,於是才選擇和格雷小姐在一起。

而愛德華沒有聽從家人的教誨選擇了露西和埃莉諾,和埃莉諾結婚後,因為自己的財產繼承權都在弟弟手裡,所以愛德華身無分文。

雖然他和埃莉諾的愛情很甜蜜,但是埃莉諾也沒有能力賺錢,所以生活的壓力還是讓夫妻二人不得不低頭​​​,向愛德華的母親要錢。

兩個故事的細節無不體現著​簡·奧斯汀的女權思想:“女人要有能力養活自己,才有選擇的權利。”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在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男同胞們可以回憶自己的摯愛,如果她沒有嫁給你,是不是嫁給了別的有錢的男人?

女同胞們也回憶一下,當初你愛的那個少年,如果沒有娶你,那麼他是不是娶了一個家庭條件還不錯的女人?​​ ​

所以這也是​簡·奧斯汀終身未婚的原因,她太想要完美的愛情了,但當時的社會條件不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

她既不想成為埃莉諾,也不想成為瑪麗安,倔強的她便選擇孤獨終老。

04.從西歐“莊園經濟”到“工業革命”:生產力與婚姻關係的演變

在中世紀時,西歐各國流行莊園經濟,莊園經濟的典型特點是“自給自足”,生產力水平很低,男性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的主導力量,女性的社會地位很低,完全依附於男人,處於從屬地位。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而隨著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張,生產力水平的不斷髮展,技術革命的需求也愈發迫切,種種因素導致了工業革命的開始。

在工業革命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有了很大地提高,機器取代手工的生產方式使得男女間先天性的體力差異得到縮小。

成千上萬的女性走出家門去工作,大大提升了全社會的生產積極性,這也使得女性逐步獲得了更多的權益。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同時,在婚姻中女性也慢慢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隨著全世界婦女解放運動的開展,直到現代社會的今天:

女性已經完全有權利,有能力為自己做主,可以選擇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喜歡誰或不喜歡誰。

但在社會資源和財富分配上還需要有逐步的提高,才能使女性真正擁有獨立自主的權利,不被金錢所束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