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認識一個穴位(1):穴位名稱

穴位,又叫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血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包括經穴、奇穴、阿是穴。那麼如何去全面的認識一個穴位呢?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說出來,供大家參考。

第一,名稱

《千金方》說:“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

穴位的名稱,不像中藥,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醫學以外的影響,穴位的名稱,基本上都是古代醫家總結出來的,雖然也會借鑑星象、地理等學科的一些名稱,但基本還是遵從了醫家的本意。所以這些名字,都有其特殊的意義。

清朝程扶生的《醫經理解》中對穴位命名做了概論:“經曰:肉之大會為谷,小會為溪,謂經氣會於孔穴,如水之行會於溪谷也,海言其所歸也,淵泉言其深也,狹者為溝瀆,淺者為池渚也,市府言其所聚也,道里言其所由也,室舍言其所居也,門戶言其所出入也,尊者為闕堂,要會者為關梁也,丘陵言其骨肉之高起者也,髎言其骨之空闊者也,俞言其氣之傳輸也,天以言乎其上,地以言乎其下……”

這裡舉幾個例子:

照海穴

如何去認識一個穴位(1):穴位名稱

照海:“照是光及之象,海為水聚之處”,本穴屬足少陰腎經,腎主水,本穴前一個穴位是水泉,水泉之水流至此處匯聚成海,本穴下方是本經滎火穴然谷,然者,燃也,一片火光,照及水海,大家可以想象一幅水液蒸騰之象。那麼這個穴位的作用也不言而喻,蒸騰下焦水液,使之氣化升騰。我們再來對比這個穴位的主治病症

如何去認識一個穴位(1):穴位名稱

可以看出,其所治病證大多是水液在下,不得氣化蒸騰所致。

神闕

如何去認識一個穴位(1):穴位名稱

神闕在肚臍當中,喻為元神之闕庭,所以叫神闕。那為什麼肚臍就是人的元神之闕庭呢?這是因為父母相交而成胎時,先形成臍帶如荷花之莖,繫於母之命門。天一生水而生腎,形狀像沒有開的蓮花,順五行以相生,依賴母親之氣運轉,十月胎滿,則神注於臍中而成人,所以叫神闕。

西方醫學有人研究腹腦系統,豈不知中醫學早在幾千年前就已有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