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大院抗疫”:抗擊新冠的“戰爭機器”

中國式“大院抗疫”:抗擊新冠的“戰爭機器”

作者丨燕無雙 推薦丨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中國的大醫院和外國的大醫院不一樣,外國的大醫院是醫院,中國的大醫院不僅是醫院,還幾乎是半個政府。

平時不分伯仲,一打仗,就看出誰有能耐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中國大醫院是如何抗擊疫情的。

中國式“大院抗疫”:抗擊新冠的“戰爭機器”


在談論大醫院之前,我們要對老百姓口中的大醫院進行精準定義。絕非任何三級甲等醫院就算大醫院。

國家衛健委有44家委屬醫院,其中綜合性醫院絕對都是“大醫院”、甚至是頂級大醫院:例如,北京協和、四川華西、上海中山等等。

另外各個一線城市以及個別二線城市,也有一些不是委屬、但是公認的大醫院:例如,全宇宙第一大的鄭大一院、上海瑞金、江蘇省醫等等。

若是真要給個大醫院的具體標準,其實,你看一下國內幾個機構發佈的醫院排行榜,排名前100位的綜合性醫院基本上都是大醫院。

有人問,湖北省有大醫院麼?不但有,實力還超強。

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這兩家都是全國排名前20位的頂級醫院。說實話,武漢的整體醫療實力,僅次於北上廣。

這次武漢疫情,是因為短時間內病人激增,完全超出了接診極限,當地大醫院疲於奔命、幾成困獸。

我們主要聊聊,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湖北之外的中國大醫院所展示出的非同一般的戰鬥力。

中國式“大院抗疫”:抗擊新冠的“戰爭機器”

出征:從派醫療隊說起


普通民眾都喜歡看各大醫院出征援鄂的場面。那場面確實震撼,催人淚下。

國內不少大醫院都派出了百人以上的援鄂大部隊。這事情,全世界,確實只用中國能做到。其他國家,任憑你咋呼籲、咋動員,哪有整建制的醫療部隊源源不斷地衝到前線?

在短時間內組建能戰鬥的大型醫療隊,這是本事,中國大醫院特有的本事。

人員調動,在這次抗疫戰鬥中沒太大難度。畢竟這些年中國醫療界經歷了SARS、經歷了汶川,經受了這麼多年教育,思想覺悟那還真不是一點點。基本上,各家醫院一發動,就是踴躍報名了。

大醫院關鍵的本事,在於醫療隊人員素質。

領隊的,得有組織領導能力吧?這個不用多說。另外還需要精幹的行政人員,甚至後勤保障人員。

醫生隊伍咋組成?是不是內外婦兒全都上啊?那就成雜牌軍了,不堪一擊。說實話,對抗新冠肺炎,可不是抗震救災,如果派一大幫外科醫生、骨科醫生、眼科醫生上前線,那除了草菅人命,就是送死。

這時候大牌醫院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要足夠數量、足夠專業的重症醫學科醫師、呼吸科醫師、呼吸治療師、麻醉師、乃至心內、腎臟、消化等醫師,組成強大的作戰軍團。

援鄂護士團隊人數一般是醫生的數倍。護士的挑選,也是要極為嚴格。一般需要有重症病房工作經驗或許在血液透析、呼吸機操作方面有專長的經驗,最起碼是要見過“危重症搶救大世面”的護士。只有大醫院能夠派得出這麼多符合要求的護士!

醫療隊出征總要帶些個人生活物資、防護物資、辦公用品、方便食品吧?別想當然的,說到了武漢當地再買。你去買買試試看,到時候就讓你哭。

必須備足!

醫療隊出發總要個橫幅吧,總要面隊旗吧?總要統一的隊服吧?春節武漢那麼冷,總要保暖內衣吧?慎重要電熱毯、要取暖器吧?

在春節期間,12個小時之內全部準備好,這就看醫院行政部門的水平了。

中國式“大院抗疫”:抗擊新冠的“戰爭機器”

激戰:拼體力拼耐力拼智力


醫療隊到武漢,可不是去旅遊的。大醫院的醫療隊的定位,也絕不是去管理那些經常跳廣場舞的方艙醫院,而是接管重症病房,或者ICU,是去打硬仗、啃硬骨頭的。

在抗擊疫情的武漢戰場上,面對超大體量的重症患者,發揮大醫院專家作用的做好辦法,就是各大醫院自己“承包”病房,自己管理。儘量不要把不同醫院的醫務人員混搭。

因為,醫院大到一定程度,都有自己的個性風格,都有自己的體系,都有自己的套路,醫師護士配合默契。

另外,各大醫院各種管理自己的病房,還會暗暗競爭,比誰家的死亡率低。別給醫療隊限制太多,反正能把人救活不就行了嗎?

這次新冠肺炎真的很難,我是說在醫療救治上真的很難。對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極高。在這裡我們不講就診的具體專業問題,聊聊其他一些也是極為重要的方面。

首先,要保證醫護人員零感染,這個是最最重要的。這次抗擊新冠肺炎,沒有哪家醫療隊喊出“不怕犧牲”之類的口號。真怕隊員感染啊!

萬一弄個烈士出來,沒法和父老鄉親交代啊。要想不感染,就得在防控上下大功夫。網上流傳著武漢某重症病房的防控消毒更衣流程,繁瑣到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真的是要這樣要求啊!

不單單是在病房,就是在醫療隊的駐地都不能大意,個人住宿房間必須嚴格進行防控管理。不然就出問題。不信你試試?試試就逝世…

對傳染病進行診治工作,因為缺少平時那樣普通病房工勤人員等各種支持、穿戴防護服和護目鏡等等諸多原因,醫護人員尤其是護士,工作強度極大,勞累過度暈倒在地的情況非常多見,甚至出現了因水電解質平衡紊亂而導致心跳驟停的情況。

如何既保證工作、又保障休息的前提下,做好工作排班,各家醫院都磨合了很久,反正現在所有大醫院醫療隊的排班模式都不一樣,各有特色吧。

人心都是肉長的。任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都會引發醫護人員的心理障礙。對病毒感染的恐懼、巨大的工作強度、病人的悲慘離世、與家庭的分離等等,各種因素的累加都會導致醫護人員的精神心理問題。

各家大醫院也是動足了腦筋,開展心理干預。有隨隊帶心理醫生的、有遠程心理諮詢的、有在駐地開展巴林特小組心理干預活動的,多給點好吃都能改善心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醫療隊在武漢肯定餓不死,但能不能吃得好,這個就難說。醫院要有能力打通物資補給的交通大動脈。

飛機、火車、貨車,別管什麼方式,得能源源不斷地給醫療隊送補給、送物資。這個真不能等著有關部門統一安排,全靠醫院行政部門的自覺與能力。

中國式“大院抗疫”:抗擊新冠的“戰爭機器”

防禦:大本營的日常


說實話吧,對於一家動輒五六千正式員工的大型醫院來說,援鄂醫療隊工作,僅是疫情期間醫院眾多工作的一部分。

更為重大的任務,是保一方平安。

發熱門診是各大醫院的前哨陣地。發熱門診的接診能力與防控水平,直接關係到醫院所在地區的安全。

如果大醫院漏診或者出現院內感染暴發,那就是整個地區的決口,市長把院長給斬了的心都會有。

所以,成人醫院最關鍵的任務,是把好發熱門診的關口。(至於兒童專科醫院,就比較難,他們幾乎每個專業都要接觸到發熱的兒童,因此,整個醫院就是一個巨大的發熱門診。所幸,國內的兒童新冠肺炎病例不是太多,大部分病情也都不重)

其實,大醫院並非一定會是診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地點。

每個省市都有定點醫院,情況有所不同。以上海為例,成人的定點醫院就在金山區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所有確診病例都集中在那裡治療。

那麼是不是大醫院就不管上海市確診病例的救治了?否。大醫院逃不掉的。

上海市幾個主要大醫院全部派了專家團隊在公衛中心直接參加救治工作。所以,公衛中心,是上海地區大醫院在武漢之外的又一前線。

(現在大醫院人事部門比較苦惱的一件事就是,社會各界給醫院送的慰問,往往全部都指定給援鄂醫療隊了,把在公衛中心前線的工作人員給忘了…)

疫情期間,因為防控嚴格,在加上對醫院多少有些恐懼心理,大醫院的病人還不是特別多,有些專業的醫生還不是最忙(全面復工之後,目前病人在逐漸增加),但所有的行政部門都忙翻了天。

春節期間,曾經有一篇爆款文章,介紹國內的外資企業在日常工作中,防控流程做得如何如何好。很多大醫院的管理者看了,嗤之以鼻:比醫院差遠了。

行政辦公室忙翻了,天天忙著各種協調,發佈各類防控通知,接收各類上級指示,還要組織領導參加會議(謝天謝地,通過這次疫情,全國各地的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最後終於意識到,遠程會議系統和遠程會診系統同樣重要,於是學會了召開遠程視頻會議,各大醫院的院長書記終於不再會被累死在去政府開會的路上)。

後勤部門忙翻了。各大醫院都急著在春節期間擴建發熱門診、留觀病房,工程量雖說不是很大的那種,但是時間特殊啊,工人呢?建材呢?全靠醫院變戲法變出來。

人事部門忙翻了。所有返回人員的隔離,人員身體狀況等級,等等,要多麻煩有多麻煩。

你們大概不知道,從勞動關係角度分類,大醫院有多少種務工人員吧?起碼20種以上,每一種都是龐大的數量。

還有啊,有史以來,上級指派大醫院派遣醫療隊時,基本上都不太會認真考慮人員經費的問題,人事部門不能不考慮啊!發錢的方案以及錢,也全靠醫院變戲法變出來。

捐贈接收部門忙翻了。這次疫情,整個社會都踴躍向醫院捐贈,反正初期防護物資是很缺乏,但各大醫院也不敢明目張膽向社會募集(別問我為什麼)。

但總的來說,很多醫院的防護物資主要依靠捐贈。捐的物資五花八門,有的能用,還有更多的不能用。

別管能用不能用,各大醫院腦子裡,還有“秋後審計”這根弦,所以對待捐贈完全不敢馬虎,賬物一定要清晰。

另外,還有工會、黨務、宣傳、保衛,也都忙翻了。唯一遺憾,這次重大疫情,本應出現在各大教學醫院中的高年級醫學生普遍缺席了。

這本是一次重要的鍛鍊實踐機會,哪怕是作為志願者在醫院門口測測體溫也好。但是,相當多的大學,忽視了醫學教育的特殊性,把醫學生也養在了溫室裡。


林林總總,說了那麼多。

在全中國各個行業的抗擊疫情的戰線中,中國大醫院是一道獨特且極為堅固的戰線。

在全球的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中國大醫院,是強有力的、中國獨有的抗擊新冠的“戰爭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