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解放第一城——肅寧

1944年中秋節前夕,晉察冀軍區第九軍分區的部隊在冀中腹地一舉攻克肅寧城,全殲駐城日偽武裝。繼而克玉皇廟、梁家村據點,全縣獲得解放,肅寧成為冀中第一個全境解放的縣份。解放肅寧之戰,“是冀中部隊在‘五一掃蕩’後規模較大,獲得全勝攻堅戰範例之一。”

在1942年“五一掃蕩”及其之後的“清剿”中,肅寧的抗日武裝損失了90%左右,各級抗日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在險惡的形勢面前,中共肅寧縣委書記王耐林、副書記劉鏡心、縣長李伯寧等始終和全縣人民生死與共。組織被破壞,重新建立;武裝受損失,重新恢復。1942年12月初,縣委在徐莊村地洞裡開會,研究了重建縣區武裝和加強敵偽軍工作等問題。到l943年三四月份,縣大隊由損失後的十幾人逐步恢復到50多人,各區小隊恢復到20人左右,村遊擊小組也相繼活動起來。

縣區抗日武裝恢復後,首先開展了鋤奸工作,對罪惡極大的漢奸、叛徒嚴厲打擊,先後處決了幾名民族敗類,震懾了敵人,為進一步恢復敵後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1943年下半年開始,縣區抗日武裝得到進一步恢復與發展。到11月,肅寧縣大隊人數超過百人,軍政素質也有明顯提高。這一年,先後攻克敵人據點8處,城外設伏5次,受到地委和分區的通令嘉獎。

1944年,日本侵略軍由於在太平洋戰爭中連遭失敗,不得不採取挖肉補瘡的辦法,大量抽調其在敵後戰場的兵力。駐肅一箇中隊日軍調走,只留下幾名顧問控制著全縣的偽軍警。敵人的統治力量大大削弱,形勢對我非常有利。

1944年2月初,敵人把城外大部分據點的偽軍撤進城內。這些偽軍不少是在城外與縣大隊作戰時被俘後教育釋放的,有的已成為內線關係。22日夜,縣大隊利用內線策應,從城東門的城牆襲入城內,並一直攻入了偽保安隊的院內,俘敵ll6名,繳槍80餘支。

5月,偽警特務系中的內線關係送出情報,說偽保安隊懷疑特務系中有人暗通八路軍,要求縣大隊派部隊接應特務系反正。13日夜,接應部隊順利入城,策應特務系50餘人反正,並攻入警察所、偽縣政府和偽保安隊部,又殲敵一部,獲得步槍數十支、機槍1挺、迫擊炮1門。

至1944年夏,肅寧縣、區抗日武裝和九分區三十四區隊配合作戰,攻克敵據點4處,城外設伏3次,3次襲入縣城內,共殲敵600餘人,繳獲長短槍500餘支、機槍8挺及其它大量軍用物資。由於連續襲擊縣城,敵軍人心惶惶,被迫再次撤退l0多處據點,以保其縣城的安全。至此,敵人在縣城外只有梁村、玉皇廟兩處據點。

在城外伏擊作戰中,對敵人打擊最沉重的是截擊“滄州隊”和張莊伏擊戰。

1944年5月初,為加強肅寧防務,敵倉促從滄州調來了偽渤海道警衛大隊增援肅寧,編為肅寧偽保安聯隊第三大隊。

5月26日,偽第三大隊護送偽縣長去河間開會,縣大隊和五、六區小隊在河(間)肅(寧)路玉皇廟處截擊這股敵人,生俘偽中隊長以下100餘人,獲輕機槍2挺、長短槍100餘支。

張莊伏擊戰奠定了攻克肅寧的基礎。“滄州隊”被截擊後,肅寧守敵更感兵力不足,武器缺乏。駐肅日軍顧問和偽軍政頭目向滄州上司要來機槍3挺和一批彈藥,於8月18日派出180餘人到河間接運。當時正值汛期,河肅公路兩側有很多積水,敵人只能沿公路返回。於是分區主力三十四區隊和縣大隊決定,在豐樂堡、張莊之間的路段伏擊返回之敵。戰士們從l9日在公路兩旁水裡潛伏到20日上午10時,才看到大隊偽軍混雜著幾個日軍,護著幾十輛滿載彈藥的大車,緩緩地向西開來。日、偽軍官們坐在馬上搖搖擺擺帶隊進入了伏擊圈。伏擊部隊一齊開火,敵人前進無路後退不能,亂作一團。戰士們端著刺刀躍出青紗帳衝入敵群。半小時結束戰鬥,斃傷日偽14名,俘日軍軍事顧問大枝以下4人,俘偽大隊長以下l65人。繳重機槍l挺,輕機槍4挺,擲彈筒2個,其它軍用物資很多。[page]

張莊伏擊戰大獲全勝之後,駐高陽日軍小田大隊惱羞成怒,派200餘日軍及部分偽軍繞河間西犯肅寧,對豐樂堡無辜的村民大加殺戮,製造了侵佔肅寧後的最大慘案,殺死燒死老、弱、婦女、兒童87人。敵人的暴行激起了全縣抗日軍民的仇恨,決心乘敵人力量薄弱、惶恐不安之際攻克肅寧,為死難的同胞報仇。地委、軍分區認為攻克肅寧的條件基本具備,決定派分區參謀長李健帶精幹指揮機構到肅寧指揮克城和解放全縣之戰。

李健到肅寧後,召開三十四區隊和肅寧負責人聯席會議,組成攻城指揮部,積極準備攻城。參加攻城的部隊有三十四區隊4個連、肅寧縣大隊200餘人及各區小隊。

攻城之前,指揮部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肅寧城城牆高丈餘,東、西門和南北城牆(無南北門)及四城角,敵都遍修碉堡,城內日軍司令部(後為偽保安隊佔據)、偽縣政府、偽保安聯隊部均為據點式構築,共有堅固高聳的大崗樓4座,碉堡l0幾座。城四周有很深的積水圍繞,接近不易。城內有偽軍600餘人,城外的玉皇廟據點駐偽軍一個小隊,梁村據點駐偽軍一箇中隊和偽警20餘人。在兵力上我們並沒有佔多大優勢。從武器上看,我們只有重機槍,沒有炮,對堅固的城堡還沒有摧毀的可靠手段。

為了詳細瞭解敵情,三十四區隊、縣大隊的指揮員化裝深入到東關和西關實地偵察。三十四區隊政委楊棟樑,在偵察敵情時,讓敵工幹事曹雲祥通過內線聯繫好,親自進城到偽保安聯隊部,對敵副聯隊長康景新(駐肅偽軍的最高頭目)進行教育,要他率部起義,但沒有成功。

指揮部決定立即攻城,並分配了作戰任務:由三十四區隊作戰參謀朱志勇和特派員齊洪基協助楊棟樑指揮三十四區隊二、三、四連及肅寧四區小隊主攻西門;由縣大隊副大隊長黃松和副政委白萬林協助三十四區隊隊長賈桂榮指揮三十四區隊一連和肅寧縣大隊助攻東門;李奔率博野縣大隊在肅寧城東之豐樂堡橋附近構築工事,準備迎擊河間援敵並警戒梁村、玉皇廟之敵;以二十四團之一部及高陽縣大隊設伏於肅寧西北瀦龍河岸的緒口、以蠡縣縣大隊設伏於肅寧西瀦龍河渡口分頭準備迎擊高陽、蠡縣的援敵。

1944年9月29日黃昏,各路攻城部隊按計劃運動到預定地點。指揮部設在靠近城根的寨南村。李健、李伯寧等組織指揮整個戰鬥,三十四區隊隊長賈桂榮和政委楊棟樑等都深入到第一線具體指揮破城。

晚10點,攻城戰鬥打響。霎時,槍聲大作,殺聲四起。強攻西門的一個突擊排,在密集的火力和“土坦克”的掩護下,用集束手榴彈炸開城牆突了進去。進城後遇到了一片開闊地,崗樓上敵人用密集火力封鎖,不能前進,戰士們就躍進到一座房屋附近與敵人對峙。

東門的攻城部隊在縣大隊作戰參謀陳沖帶領下,渡過積水一人多深的護城壕,從東門以北搭人梯登上城牆。登城後,向南攻城門崗樓,向北攻東北角城頭堡。三十四區隊一連一排從突破口向城內穿插,遭到城門崗樓上敵人側射火力的殺傷,未能通過。縣大隊從城牆上側攻敵城門樓不克,從城牆下強攻東門,也未成功。幾次強攻不下,戰士們就把群眾燒香的供桌找來當作“土坦克”頂著接近城牆。同時,積極開展火線喊話,分化瓦解敵人。整個陣地都在喊:“黃河,長江,你們該動手了,你們要看準,哪個最頑固,攻下城來和他算賬!”偽軍們也不知道誰是“黃河”、誰是“長江”,互相猜疑,人人自危,企圖頑抗的也有所顧忌。在喊話的同時,“土坦克”下的戰士接近了城牆,但第一次靠近城牆時敵人投下手榴彈,把桌子炸翻,兩個戰士也負了傷。第二次從城門南面靠近了城牆,桌子下的戰士用“搖山動”(一種大型鋼釺)撬城牆,準備放炸藥進行爆破。

撬城牆的聲音傳到城上,震動很大,崗樓上的偽軍嚇得六神無主,紛紛放棄崗樓逃命,攻城勇士們乘機登上崗樓,控制了東門。東北角城頭堡的敵人見東門失守,也繳槍投降了。

控制東門後,勇士們把機槍架在崗樓上層,居高臨下,順街一陣掃射。三十四區隊一個排猛突進去,縣大隊又跟進一個分隊擴大戰果。天亮之前,攻到了原日軍司令部駐地。

在西門附近僵持的部隊得知東門已克,士氣大振,拼全力從突破口向裡猛攻。

這時,天已放亮。攻城部隊從東西兩面夾擊敵人,一鼓作氣全殲了“滄州隊”,相繼佔領了保安聯隊部、新民會、警察總所等敵偽機關與陣地,將敵人壓縮在偽縣政府院內。

時近中午,指揮部集中全力圍殲龜縮在偽縣政府院內的殘敵。以往不可一世的日本顧問荒野平八郎顯得狼狽不堪,躲在後院的大崗樓上不敢下來,命令偽軍們頑抗,並向河間、高陽的敵人發報求援。偽軍們看到面臨絕境,已無心再拼死賣命。正在這時,康景新的兩個衛士(都是內線關係)過來對荒野平八郎說:“聯隊長請顧問下炮樓議事。”把荒野騙下崗樓。當走至前院夾道時,一個衛士突然向荒野開槍射擊,但這是一顆廢子顆,沒打響。荒野暴怒,抽出戰刀狂叫著猛撲過來。那衛士急忙轉過牆角退掉廢彈又開一槍,正好打中荒野的胸口,這個兇惡的軍國主義分子一頭栽倒地下。偽軍們見荒野被打死,頓時大亂。戰士們趁機衝進院內大喊:“繳槍不殺!”遂使康景新和殘餘偽軍全部投降。30日上午11時,殘敵完全肅清。隨後,李健、賈桂榮和李奔帶三十四區隊四連和博野縣大隊分別包圍了玉皇廟和梁村據點,並將康景新寫的促降信送進去。玉皇廟之敵兵力薄弱,迫於形勢,立即投降。梁村敵人深知肅寧已被攻克,自己又陷入重圍,也於10月1日拂曉投降。

在強攻肅寧時,駐高陽的日偽軍600餘人企圖由緒口渡河增援,被打援部隊擊退。至此,地處冀中腹地的肅寧全境獲得解放。

解放肅寧之戰計斃傷敵顧問及偽軍小隊長以下20餘名,俘虜偽軍聯隊長以下官兵和偽政、警人員l000餘人,繳機槍3挺、擲彈筒2個、長短槍700餘支、糧食200餘萬斤及其它大量軍用物資。攻城部隊僅傷亡30餘人。

肅寧解放,使敵偽的任(丘)河(間)肅(寧)聯防區打開了一個大缺口,為八路軍由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吹響了威武雄壯的序曲。10月10日,延安《解放日報》和《晉察冀日報》頭版報道:“冀中又奏大捷,肅寧縣完全解放。”

肅寧縣解放了,但擺在全縣人民面前的問題還相當嚴重。肅寧周圍的饒陽、蠡縣、河間、高陽、獻縣等地還駐有敵人,有反撲肅寧的可能。長期的戰爭,使肅寧滿目瘡痍。農村約有40%的土地被少數地主富農吞併,加之戰爭期間人民生活動盪不安,河水每年氾濫成災,致使大片土地荒蕪,人民靠吃糠咽菜度日。縣城裡更是一片蕭條,幾家店鋪在日偽殘酷統治的夾縫裡苟延殘喘,幾近倒閉。農村集市由於日偽的掠搶,也沒有留下幾個。因此,肅清日偽殘餘,穩定局面,支援戰爭,改善全縣人民的生活,是擺在肅寧各級黨組織面前最主要的任務。

肅寧解放不久,縣委、縣政府就召開了各區區委書記、區長、各群眾團體負責人以上幹部參加的大會,對肅寧解放後全縣的形勢及今後任務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對新形勢下全縣的中心任務進行部署。一是廣泛發動群眾,開展反奸復仇鬥爭,徹底肅清日偽的殘餘勢力,穩定全縣的局面。二是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開展整頓組織、整頓作風工作,使各級幹部的思想適應形勢需要。三是開展大生產運動和借貸鬥爭,恢復改善人民群眾生活,重建家園。四是積極擴軍,支援抗日戰爭。會後,各項工作迅速在全縣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在日偽統治時期,一些民族敗類充當侵略者的走狗,助紂為虐,殘酷屠殺自己的同胞。他們敲詐勒索,姦淫搶掠,發了國難財。肅寧解放初,這些人有的繼續與人民為敵,隱藏起來,恃機報復,常常出沒於青紗帳間劫道,打黑槍,暗殺抗日工作人員,群眾對此反映十分強烈。開展反奸復仇鬥爭十分必要。各級黨政組織在不長的時間內,在全縣廣泛發動群眾,通過開大會、貼標語等形式,勒令那些民族敗類必須向政府自首坦白。在強大的政治攻勢面前,日偽時期一些幹過壞事的人只好向人民認罪。對罪大惡極者,各區委召開群眾大會,控訴其罪行。寨南村的一名偽軍小隊長,他欺壓鄉民,曾殺死過抗日干部。解放肅寧後,他畏罪藏到付佐村的親戚家,反奸復仇鬥爭開始後,他被舉報出來。寨南的群眾自動組織起來將其捉回,交給了人民政府懲處。通過反奸復仇鬥爭的開展,人民群眾覺悟更加提高,抗戰熱情更加高漲。為了嚴防敵人的破壞和搗亂,穩定全縣的局面,縣委指示各村、各區都成立反奸反特組織,縣城還專門成立了反奸復仇隊,以維護縣城的秩序。

為使各級黨員幹部的思想作風適應鬥爭形勢發展的需要,縣委及時開展了整頓組織、整頓思想的工作。整頓組織主要是大量地提拔區村幹部充實各級政權組織,並大批而慎重地發展新黨員,加強黨的核心力量,為開闢新區輸送幹部。整風是1944年初冬開始的,搞了近兩個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肅寧解放到日本投降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肅寧共抽調了3批幹部支援新區。一批去了津南,一批去了大清河北,一批去了東北,共40餘人。對繼續堅持在肅寧工作的同志,縣委重點搞了思想和作風的整頓,提出各級幹部要切實發揚革命傳統,幫助人民群眾搞好生產自救,重建家園,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縣委書記王耐林帶頭到五區,深入農村與群眾一同勞動。一時間各級幹部都打起揹包,走出機關,參加勞動,幫助群眾解決生活困難。在不長的時間裡,生產自救、大生產運動便開展得有聲有色。當時,五、六區一帶搞起了捲菸手工業和拔鐵絲工業;一區幹部帶領群眾熬小鹽,用麻桿和硫磺沾火柴;二區搞起了造紙業。有的村群眾紡線、織布、磨香油。同時,中斷多年的集市開始恢復。窩北、梁村、縣城的大集市的貿易也活躍起來。

1944年冬末,為使群眾度過冬春的饑荒,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開展了借貸鬥爭,以解決群眾的吃糧和來年的春種。這次鬥爭是在地富自願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縣委派出幹部組成工作組到各區,召開群眾大會,造成大的聲勢,以農會會員為骨幹向地富借貸。對被借貸的對象先摸清底碼,定出借貸的錢糧數,再召集地富戶開會,講黨的政策和群眾的疾苦及要求,提出“人人有糧吃,人人有衣穿”的口號,爭取他們自動獻糧獻錢。這一斗爭很快取得了勝利。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共搞出糧食150多萬斤,很好地解決了群眾面臨的冬春兩荒困難。

長期被日偽壓榨的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獲得了自由,生活也一天天好起來,大大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廣大青年紛紛要求參加人民軍隊。抗戰時期,肅寧縣有一支為數不小的地方抗日武裝,縣大隊、各區小隊共計300餘人。肅寧解放後,按上級的指示,肅寧的縣區武裝組成了肅寧支隊,配合兄弟部隊外出作戰,參加了冀中九分區1944年10月至1945年8月的歷次戰鬥。日本投降後,這支地方武裝接受了整編,編為冀中二十八團,揮師東進,參加瞭解放天津的戰鬥。

(作者:劉會昌 曹穎 於萬和 中共肅寧縣委黨史研究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