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文丨甘琳

除了在家裝界引領風潮,近年來各國影視工業也頗受北歐風的影響。2011年瑞典和丹麥聯合出品的跨國犯罪劇集《橋》已被英、法、美、德、奧甚至俄羅斯和愛沙尼亞等國引進改編成多個不同版本,不過比起英國熱銷全球的福爾摩斯,出口到德奧的北歐偵探劇反倒像美劇《真探》一樣,破案成為了主角們自我救贖的途徑。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橋》

德國和奧地利聯合出品的《異教峰》是《橋》的改編裡最不老實的一個,它更多隻是借用了性格互補的男女主角搭配破案的人物設定,至於劇情和風格的走向完全是自立門戶,甚至可以說是超越了前作。

曾製片過《竊聽風暴》和《暗黑》(Netflix出品的德國版《怪奇物語》)的麥克斯·維德曼和奎林·伯格自接手《異教峰》起,就拉來漢斯·季默作音樂指導,想把作品向美劇工業標準靠攏。比如《異教峰》第一集的案發現場,受害人手握馬尾、裸身跪拜的死狀很難不讓人想到《真探》裡同樣宗教朝拜感十足的屍體。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真探》

《異教峰》前兩集支線繁雜的鋪陳,關於「紅色季節」來臨的毀滅和拯救,是典型的西方基督教文明下,教義獻祭和超自然懲罰的犯罪類型故事。而當觀眾準備順著證據模擬側寫出真兇時,第三集兇手反倒自己撥開迷霧,陡然消除了觀眾已有觀影經驗裡那些神秘教會、政府腐敗的腦補劇情。

兇手和異教並沒有太大關係,如果真要給他安個名號,也應該叫做極右連環殺手。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異教峰》

今日的德國是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奠定的,1968年的自由化運動讓戰後阿登納領導的天主教家長制社會思潮逐漸退潮。而當下,基石正在受到沖刷,右翼民粹和保守勢力正在以基督教的宗教神話傳統對抗外來移民的異質文化。

政治需要宗教和神話的力量去渲染必要性,《異教峰》裡喜歡幹大事的兇手吻合的是當下德國時代的癥結,他借森林之王坎卜斯身份所採取的犯罪,死在他手下的東歐難民,是父權恐怖主義的犧牲品。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德國電影四傑之一法斯賓德曾評價過德國三代年輕人,第一代是1968年歐洲學生運動的一代,是一群意欲改造世界的理想主義者,妄圖用文字和集會來行動。

第二代是巴德爾-邁因霍夫幫,他們從安分守法轉而武裝抗爭,乃至徹底的違法犯紀。

而第三代,他們只有行動,沒有思想,既無意識形態,亦無一套政策,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如同傀儡般被他人所控,他們的恐怖主義終究變成了資本主義為了保護資本主義所衍生的一個意念。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很明顯,坎卜斯的恐怖主義又回到了第二代巴德爾-邁因霍夫幫武裝違法的老路。扮演兇手的演員曾說過:「我終於明白了他的意思,並喜歡上了他。他的想法完全有道理,但不幸的是,他選擇了完全錯誤的方法來實現這些想法。」

剛剛過去的第70屆柏林電影節依舊低調落幕,金熊獎依舊不出意外地頒給了極具政治意味的伊朗導演的《無邪》。相對政壇的倒退,至少從影視圈看來,從關注難民問題的商業喜劇片《歡迎光臨哈特曼一家》(該片獲得2016年德國本土電影最高票房),到柏林電影節,再到《異教峰》這樣的犯罪劇集,都滲透著德國人對身份歷史的反思。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地理學的犯罪心理畫像是通過對案件的犯罪地點分析,進而判斷犯罪嫌疑人最可能的居住區域。而影視作品裡的犯罪空間設置,更關乎美學氛圍。

《真探》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州,有潮溼的密西西比河、工業時代的破爛教堂,熱帶影像裡被棄置的蓬勃感是它的基調。

《異教峰》是與之相反的冷調,經常失焦的鏡頭不會給城市太多留念,但考究的攝影必會在每集給冬季阿爾卑斯山皚皚累月的白雪大全景特寫,劇組每天在2600多米的雪山上和半米多高的新雪打持久戰,不放過每一個自然恩賜。

所有生機都被淹沒起來,懷揣肅穆的「關隘」(Pass),正冷峻地看著人們處理著自己的「邊界」(Grenze)故事。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並且,斯托克和溫特兩人顯然比兇手更需要處置自己的邊界。

當第一位死者的屁股和腦袋在德奧邊境石上「跨界」時,並不想多管閒事的奧地利中年油膩警官溫特劃清界限,硬把案件推給了德國警官斯托克,熱衷刑偵工作、堅持做一切秩序界限之內正義之事的女警斯托克也樂於接過這個案子。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而當案件越發深入,坎卜斯殺手讓他們越界了,斯托克和溫特在故事中交換了位置,溫特變得越來越執著於破案,斯托克則喪失鬥志迷失了自我價值的認定。

脫離不了的家族身世而被迫幫黑幫辦事的溫特有很多硬漢偵探的縮影,勞倫斯·布洛克筆下的酒鬼偵探馬修會哼唱「如果我帶著醉意出生,我或許會忘掉所有悲傷」,對糖精和毒品上癮的溫特也會隨口說出「黑暗之所以是黑暗,因為那裡總是陰暗」的說辭。

如果說這個穿著像皮條客,打架像文員的邊緣刑警是《異教峰》最有趣的人物,那尤莉亞·延奇飾演的女警斯托克必然是本劇亮點。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延奇曾憑藉《希望和反抗》裡反抗蓋世太保的德國女青年角色獲得2005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延奇有些男相,但這其實更符合德國本土的女性氣質,相對亞洲女性,德國女性更少刻意吃性別的紅利。

與動輒就要一集換3、4件造型的亞洲「大女主」電視相比,《異教峰》的女一號從頭到尾都只有一件紅色衝鋒衣外套,也算是德劇的一大「特色」。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雖然打扮上屬於非典型女主角,但斯托克被坎卜斯殺手慢慢腐蝕又新生的刻畫,卻是非常典型的女性敘事。刑偵技能不輸男子的斯諾克有著更敏銳的同理心,她不會把死者慘狀照片公佈給其親屬,即使對方是在押犯人。

她是不甚親密的父女關係裡的女兒、不倫辦公室戀情裡的女友、恐怖主義犯罪裡的女受害者,她遭受壓力後的焦灼無助,是因為她承受著比男性更多一倍的社會性指責。

刁亦男把《白日焰火》裡「北方的雪」當成是「抒情的雪」,一向以性冷淡被刻板標籤的北歐人同樣在《異教峰》裡得了抒情,面對坎卜斯粗暴狂熱的譫妄,他們在身份置換的波瀾互助中實現了抒情救贖。


隆重推薦懸疑劇《異教峰》,幾乎有《真探》水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