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挫折教育都能教成“郭麒麟”,郭德綱的這些方法才是關鍵

“我在家不管,出去之後自有人替我管,現在我罵兒子,長大出去就不會捱罵。”這是在談及對郭麒麟的教育時說的話。正如中國大部分的父母一樣,郭德綱對兒子郭麒麟實行的也是“挫折教育”。

現在人們在談及郭麒麟的時候,評價總是正面的,穩重大氣、低調謙遜、待人有禮,雖然是富二代星二代出身,卻沒有一點富二代慣有的驕嬌二氣,甚至不少人說“生子當如郭麒麟”,所以說郭德綱的教育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挫折教育都能教成“郭麒麟“的模樣,反而,大部分挫折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曾經飽受心理問題的困擾。

不正確的挫折教育,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那麼怎樣才能像老郭一樣,讓孩子在挫折教育下成才呢?

不是所有挫折教育都能教成“郭麒麟”,郭德綱的這些方法才是關鍵

一、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

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並增強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十歲之前,郭德綱很寵郭麒麟,導致他在12歲被接到梨園的時候也曾跋扈,郭德綱認為:“這要是管不了他,日後他走到社會上,得讓人欺負死”。於是郭德綱讓郭麒麟處處都讓著別人,吃的都緊著師兄吃,犯了錯就罵,甚至比罵別人罵的更狠。可以看得出,郭德綱對郭麒麟的要求十分嚴格,不但不會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就給與任何優待,反而會更加嚴格地要求郭麒麟。

也正是郭德綱的“挫折教育”成就了郭麒麟如今的高超的業務能力和為人處世的謙卑有禮。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孩子的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苦難和問題,而我們看到的如今的成功人士,比如馬雲、王健林、任正非等大佬,都曾遇到過生死攸關的坎坷。命運選擇出來的,往往不是那些最聰明的人,而是在面對挫折坎坷的時候能夠生存下來的人。

不是所有挫折教育都能教成“郭麒麟”,郭德綱的這些方法才是關鍵

二、挫折教育能夠帶給孩子什麼

1. 幫孩子建立耐挫心理機制

最近幾年,孩子跳樓自殺事件頻發,有些孩子不過是“被批評了兩句“就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大都是因為孩子的。生活中沒有經歷過挫折,沒有受到過批評,導致心理耐挫能力低下,所以有些孩子不過因為一點小事,心理狀態就崩潰了,於是選擇用如此極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將所有挫折都阻斷在孩子的視線範圍之外。家長給孩子鋪平的康莊大道越是平坦,孩子在今後生活中遇到坎坷後摔倒、爬不起來的幾率就越大。所以家長可以採取適當的挫折教育,來幫孩子建立心理耐挫機制,讓孩子有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

2.讓孩子認識勞到動的價值,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奉行挫折教育的家長,往往會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幫孩子把問題解決掉。

挫折教育中有一點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謀生”能力,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讓孩子認識到勞動的價值。

美國南部州立中學,為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生存的能力,特別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週才能畢業。美國中學生的口號是:“要花錢,自己掙!”

同樣的,郭麒麟在16歲的時候已經不再找家裡要一分錢,20歲就已經開始在外獨立生活,花的全部都是自己跟場說相聲掙來的,掙多少花多少。

家長在讓孩子在家裡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時,可以支付給孩子“勞動報酬”,或者可以讓孩子嘗試去外面“打工”,從而獲取報酬。只有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孩子才會尊重人們的勞動和勞動成果。

不是所有挫折教育都能教成“郭麒麟”,郭德綱的這些方法才是關鍵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2011年,郭麒麟15歲時第一次上臺說相聲,沒有得到表揚或鼓勵,而是被罵的半死。郭德綱當著後臺所有人的面,毫不留情的罵他:“郭麒麟,你要努力,你要知道今天現場來這麼多人,並不是為了看你而來,單憑你自己一分都不值,你沒有任何資格站在這個舞臺上,這是大夥捧你,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2012年,郭麒麟在和閻鶴祥的一場演出中出現了失誤,當晚郭麒麟就罰了微博道歉,郭德綱緊跟著發微博稱:大罵郭麒麟到半夜。他還用了十分嚴厲的話語評價郭麒麟:“蠢子無知,糊塗至極。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從那次起,郭麒麟做事、登臺之前都更加認真地做功課,再也沒出過錯。因為他知道自己必須要為觀眾負責,要為的德雲社負責,要讓觀眾覺得花錢買票來聽德雲社的相聲值得。

同樣,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也應該指明,孩子的責任在哪裡。他的行為不止影響到自己,同樣影響到別人,他應該為受到影響的人負責任。

不是所有挫折教育都能教成“郭麒麟”,郭德綱的這些方法才是關鍵

三、不當的挫折教育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

1. 降低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

著名的央視主持人董卿,家中奉行的就是“挫折教育”,但是即便強大如董卿,在回憶起自己童年的時候都會感到特別害怕和無助,甚至曾經在節目中每每講到自己童年經歷時都聲淚俱下。

家長不正確的挫折教育,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彷彿一葉扁舟,孤立無援。無論做了什麼事,做得怎麼樣,不但不會得到父母的表揚,反而會受到懲罰,從而對父母不再信任,做什麼事也都不敢告訴父母,不願意和父母分享。

2.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

家長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孩子會認為那些對他的負面評價就是他客觀的、真實的模樣,從而造成孩子對自身能力的質疑,進而形成自卑心理。

這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往往會伴隨孩子一生,很難通過其他方式彌補。

不是所有挫折教育都能教成“郭麒麟”,郭德綱的這些方法才是關鍵

四、郭德綱的成功之處

美國康涅迪格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協會會員陳忻,在《養育的選擇》一書中寫道: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他們情感上、認知上、思維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不讓孩子去打毫無準備之仗,通過父母的支持、引導,逐步形成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郭德綱比大多數父母都成功的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1.把握細節,養成習慣

郭麒麟小時候不愛吃菜,愛吃肉,吃飯的時候專門挑肉吃。郭德綱就在吃飯的時候,給兒子撥一碗菜,郭麒麟不吃,坐那兒哭,郭德綱說,你哭吧,哭完也得吃。

並不只是人生的一次重大事故才叫挫折,而是從小事開始的每一次不如願都能稱之為挫折。必須要在小事上給孩子立上“規矩”,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以後家長忽視的糾正,讓社會來給他教訓。

2.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現在很多家長是典型的“雙標黨”,對孩子提出諸多要求,而自己卻又做不到。

明明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機超過一小時,自己卻抱著手機看一天。明明要求孩子要說到做到,自己去從來不兌現對孩子的承諾。明明要求孩子要好好學習,自己卻從不看書。諸如此來,數不勝數。

而郭德綱做得很好的一點就是,他對於孩子的要求,從來都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老郭家家教很嚴,要求對長輩必須恭敬,而郭德綱自己就做得很好。他接父親電話的時候,都是要站起來以示恭敬的。他的言傳身教,也使得郭麒麟從小就成為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並不是說所有家庭都需要“站起來接父母電話”這樣的形式教育,而是家長要求孩子做的,必須要自己先能夠做到。“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並不只是說說而已,教育的心理起源說認為:教育起源於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而家長就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不是所有挫折教育都能教成“郭麒麟”,郭德綱的這些方法才是關鍵

3.拒絕棍棒教育,樹立家長威信

挫折教育和棍棒教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郭德綱對郭麒麟是“沒動過一根手指頭,從小到大也沒打過他”。不過,老郭卻總是讓兒子覺得“如果不聽話會有巴掌落下來”。

棍棒教育只能傷害孩子,而家長威信卻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

家長威信指的就是家長的威望和信譽。威信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意志服從。家長在孩子心中有威信表現在:孩子尊重、愛戴、信賴家長,家長提出的要求,孩子能自覺自願地聽從,並把這種要求轉化為實際行動。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科曾說:“威信本身的意義在於它不要求任何的論證,在於它是一種不可懷疑的長者力量。”

樹立起家長威信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事業定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讓孩子明白你愛他,你是他最堅強的後盾

郭麒麟曾說:“他永遠不會把對我的愛表現在臉上,但其實我知道他的內心深處,比愛誰都更愛我。”

正是因為郭麒麟知道了自己有父母這面最堅強的後盾,在能夠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有強大的心理支撐來渡過難關。讓孩子明白你愛他,那他就有了鎧甲。

不是所有挫折教育都能教成“郭麒麟”,郭德綱的這些方法才是關鍵

5.堅持讀書

郭德綱的觀點是:“可以沒文憑,但不能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但不能不讀書。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在學校不讀,在家一定要讀。”郭家父子文憑可能不高,但是他們的文化水平卻絕對不一般。

讀書明志

。有些事情,生活中找不到答案,卻能在書裡找到。所以持續不斷地讀書,能夠開闊孩子的視野,也能夠安撫孩子的心靈。

五、結語

郭德綱在郭麒麟18歲那天,寫給兒子一封家書,被《見字如面》節目選中,由實力派演員何冰朗讀。

“人生一世,極不容易。登天難,求人更難。黃連苦,無錢更苦。江湖險,人心更險。春冰薄,人情更薄。”

“何為角兒?舞臺上的頂樑柱,劇團班社的靈魂。貼出你的名字要保證賣得出票,全團老少指著你吃飯。角兒是有責任的藝人。”

“芸芸眾生富貴貧寒,不是誰都可以傲視乾坤。其中有命有運,要知因果懂善惡,我兒且記,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父母的愛,就是把一切最好的都給了孩子,卻從未曾想過,讓孩子以多大的成就報答自己。

挫折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家長也應該把握好挫折教育的“度”。當孩子在經歷挫折的時候,家長應該起到“引導者”的作用

,給孩子指明方向,引導孩子度過人生中的挫折。

不是所有挫折教育都能教成“郭麒麟”,郭德綱的這些方法才是關鍵

【作者介紹:我是 ,關注我,共同守護孩子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