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裡的體育是什麼?考試,鍛鍊,競技,娛樂還是生活

體育,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它以身體與智力活動為基本手段,根據人體生長髮育、技能形成和機能提高等規律,達到促進全面發育、提高身體素質與全面教育水平、增強體質與提高運動能力、改善生活方式與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可想而知,體育的定義並不簡單,當然每個人對體育的理解也不簡單。

你眼裡的體育是什麼?考試,鍛鍊,競技,娛樂還是生活

有一種人認為,體育是一種考試科目,誰又喜歡考試呢?既然是考試,關注它的人只在乎分數,不用天天堅持,能突擊完成就好了。確實在長期應試壓力和高考指揮棒下,有些學校,有些家長對體育的實現方式或者看法就是“考試”。體育即分數,體育即測評,一旦不用再考慮分數,考慮達標,運動也就被放棄了。這種做法的最大問題就是功利性太強了,不可取。或者說,這僅僅是人們眼中的學校體育一部分而已。因為學校體育的基本功能也不止體現在應試教育上,還包括體育的三個意義,健體功能、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

你眼裡的體育是什麼?考試,鍛鍊,競技,娛樂還是生活

第二種人認為,體育就是鍛鍊,體育就是健身。公園裡、操場上健身人群隨處可見。生命在於運動,體育運動確實可以給人以健康的體魄。這應該說是理論上的大眾體育概念。

你眼裡的體育是什麼?考試,鍛鍊,競技,娛樂還是生活

第三種人認為,體育就是競技,體育就是為了比賽而生。競技結果,競技精神。給人以觀賞,給人以意志磨練,給人以精神食糧。這應該說是理論上的專業體育概念。

你眼裡的體育是什麼?考試,鍛鍊,競技,娛樂還是生活

其實,以上的認知和觀念都有一定的偏差。體育對於大眾來說,應該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對於中國來說,應該是健康中國,強盛中國的一部分。體育可以讓生活更美好,觀賽也好,運動也罷,身體也好,精神也罷,體育就是“人類全覆蓋,生命全週期,過程全乾預”的生活方式。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第一次將“促進全民健身”與“促進體育消費”並重納入文件標題,為體育產業明確方向路徑,強調體育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更是人們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給體育如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提出了具體建議:

1、改變運動行為,培養運動習慣。運動技能的培養是塑造體育生活方式的重要起點,從小培養體育行為,增強體育黏性。

2、專業化指導,科學化健身。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專業教練員等為健身人群提供技術指導,併為體醫深度融合提出解決方案。

3、加強場館開放。打造15分鐘健身圈,促進公共場館的進一步開放力度,滿足人們對於健身通達性、舒適性的要求。

4、創新財政支持,激勵消費意願。鼓勵各地採取靈活多樣的市場化手段,如體育消費券、全民健身公共積分、運動銀行等措施激發人們參與健身的意願,培育市場主體,促進體育消費。

5、優化供給滿足體育品質生活的更高訴求。讓戶外運動、體育旅遊、智能體育等新業態走進人們的生活,打造價值共創的消費場景,深耕和開拓體育的娛樂性、教化性和可視性,將體育融入生活的每一個部分。

你眼裡的體育是什麼?考試,鍛鍊,競技,娛樂還是生活

體育是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的體育人口不斷壯大,從小開始養成喜歡體育,參與體育的習慣,享受終身體育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