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張愛玲用這句話暗喻人生美麗,但有無限煩惱,看似如錦繡華美的人生,往往暗藏著最悲涼的底色。外表光鮮人人可見,蝨子唯有自己才知道。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張愛玲

年少時讀到張愛玲的這句話,完全一頭霧水。

那時的我既不覺得生命多麼華美,也看不到上面爬滿了蝨子。

就我的天然心性來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更符合我對生命的看法。

即使對生命是另一番了悟,但誰又能逃脫張愛玲的魅力。

讀張愛玲的文章,就像在窗邊久坐,對著屋外終日連綿不絕的陰雨無可奈何,屋內呢,潮氣夾雜黴氣,待著更難受,終日盼著晴天,盼著陽光,終歸是等不到的,然後心灰意冷了,覺得世間實在是悲辛無盡。

可她文字美極了,妙極了,對人性和世事的刻畫力透紙背,她說人生繁華,你便信她人生繁華,她說人世荒涼,你不由得不信這也是真的。

我讀張愛玲讀得少,我愛她的文,也怕她的文,只是《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時不時在心底冒出來,白流蘇的腰肢、曹七巧的眉眼、顧曼楨的笑靨,好像在眼前晃動。

這些女子看透了被觀賞被侮辱被損害的命運,各有各的酸楚和悲哀。幸而白流蘇柔弱之後藏著強悍和倔強,豁出去做了一次賭徒,賭贏了,一座城池的淪陷成全了她和範柳原的愛情。悲嘆曹七巧從受害者淪落為徹頭徹尾的加害者,她自己婚姻不幸,偏偏還要毀掉兒女的婚姻幸福,這樣的母親可惡又可憎。憐惜顧曼楨一步步走向絕境,與真愛無緣,與幸福無緣。

近年來隨著年紀增長,對人事有了別樣的感悟,閒暇之時回味《半生緣》,反覆思量曼楨的命運,竟發現她的悲劇不是註定的,是可以避免的。怎麼避免呢?且聽在下細細道來。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影版,導演許鞍華,黎明扮演沈世鈞,吳倩蓮扮演顧曼楨。

遠離祝鴻才,“淑女”不立於危牆之下

這裡先重溫下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中曼楨的父親去世,家中失去頂樑柱,家道中落,全家陷入困頓。姐姐曼璐為了養活家人,放棄青梅竹馬的戀人張豫瑾,17歲就去做了舞女。

但做舞女不是長久生計,多年之後,曼璐青春不再,草草抓住暴發戶祝鴻才成了家。沒想到祝鴻才是個花花公子,很快就厭棄了曼璐,並開始覬覦清純貌美的妻妹曼楨。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視劇版劇照:清純的曼楨

祝鴻才覬覦曼楨,就像現今的暴發戶或者商界大佬,惦記涉世未深的女大學生一樣令人不齒。曼璐起先嚴加防範丈夫,爾後由於擔心淪為棄婦,竟不惜犧牲親生妹妹,策劃出一條姐妹共伺一夫的毒計,縱容丈夫強暴了曼楨。倒黴的事情還在後面,曼楨竟然懷孕了,曼璐和祝鴻把她囚禁起來,幾個月後曼楨生了一個男孩。

曼楨本已與富家少爺沈世鈞相愛,世鈞發現曼楨失蹤,找到曼楨家,發現曼楨已經搬家,再去曼璐家找曼楨,曼璐騙他妹妹移情別戀,嫁給了張豫瑾,還讓她歸還定情戒指。世鈞在失望中娶了表妹石翠芝。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視劇版劇照:世鈞和翠芝

曼楨逃離姐姐姐夫的魔掌後找到世鈞,發現世鈞已經結婚。不久之後,曼璐病重去世,曼楨為照顧兒子回到祝家,最後和祝鴻才結了婚,從此和平生最痛恨的男人同住一個屋簷下。

我總在想,如果曼楨沒有被祝鴻才強暴,那麼後面的很多不幸就不會發生了。即使她不能嫁給心愛的世鈞,她的人生還是有很多可能性,哪怕最後孑然一身,也好過和平生最痛恨的男人生活在一起。

曼楨怎麼樣才能避免祝鴻才的禍害呢?

這裡需要借用古人的一點智慧了。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這是孟子的話,字面意思就是君子要遠離危險的地方。這包括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防患於未然,覺察到危險,就早日採取防範措施;二層意思是一旦發現自己處於危險境地,要及時離開。

在祝鴻才向曼楨施暴之前,應該早就流露色心了,曼楨不難覺察出姐夫的不軌企圖。平日裡聽曼璐對祝鴻才諸多“事蹟”的痛訴,也能看出祝鴻才骨子裡到底是什麼貨色。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視劇版劇照:婚前的曼璐和祝鴻才

曼楨要是能遠遠避開祝鴻才,儘量不去祝鴻才家裡,祝鴻才也就沒有機會下手了。曼璐稱自己生病,曼楨過來照顧姐姐,晚上留宿祝家,祝鴻才藉機強暴了她。如果曼楨多一個心眼,去姐姐家帶上媽媽,帶上弟弟和妹妹,也許祝鴻才和曼璐有所顧忌,就不敢對她下手,畢竟這倆多少也是要臉的。再或者,非得去姐姐家看望姐姐,大白天看完就走,堅決不留宿,甚至也可以方便照顧姐姐為由,將姐姐接回孃家細心照顧,就算祝鴻才跟著過來,他好意思他敢在顧家就對曼楨下手嗎?

對於曼楨來說,祝鴻才就是最大的危險,祝家就是最危險的地方。覺察到危險,早早避開就是了。

這裡並不是在宣揚“受害者有罪”論,我眼裡曼楨就是個純潔無辜的羔羊,被心性扭曲的親姐姐和昏聵不作為的親生母親,獻祭給了祝鴻才那個魔鬼!

儘管說曼楨避著祝鴻才,就能遠離危險,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何況曼璐和她們的母親,早已和祝鴻才沆瀣一氣,單純淳樸如曼楨,如何躲開親姐夫親姐姐親媽三人的算計?

早日訂婚,羅敷有夫

記得中學語文課上學過漢樂府詩《陌上桑》: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陌上桑》大致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年輕美麗的秦羅敷出門採桑,遇到了太守。太守被羅敷美色打動,出言調戲羅敷,讓她和自己一起回家。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佟麗婭變身“羅敷”神還原《陌上桑》。

羅敷是怎麼拒絕的呢?

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繫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晰,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翻譯成白話文大意就是,“太守你怎麼這樣愚蠢!你已經有了妻子,我也已經有丈夫了!”後面細細鋪陳我的丈夫多麼優秀多麼出色,是你惹不起的人物。

不知道大家從這首漢樂府詩中有沒有得到啟發。我是得到了啟發,如果曼楨和羅敷一樣有個可靠的丈夫作為靠山,那麼祝鴻才敢欺負她嗎?

無論是讀《半生緣》還是看《半生緣》的電影和電視劇,我都要被曼楨和世鈞急死了!

這一對小兒女,心性中都有幾分浪漫天真,不然也不會走到一起。可兩人慢悠悠地談戀愛,你儂我儂,無憂無慮,有時吃吃醋,鬧點兒小別扭,根本沒有覺察命運早已在暗中張開血盆大口!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視劇版劇照:曼楨和世鈞熱戀

曼楨的姐姐和媽媽敢打她的主意,把她送給祝鴻才,也是看她和世鈞一直定不下來,覺得沒戲唱,在兩個又蠢又壞的女人眼裡,既然沈世鈞靠不住,還不如“靠”上祝鴻才。

如果世鈞和曼楨清醒一點,不那麼天真,不那麼兒女情長,早早為終身大事做打算,早點訂婚,他們三個敢算計曼楨嗎?祝鴻才敢侵犯曼楨嗎?

絕對不敢的。

世鈞家大業大,若是曼楨成了他的未婚妻,以後就是沈家的人,侵犯有頭有臉的沈家未來兒媳,祝鴻才沒這個膽!

而侵犯一個原生家庭有毒、孤立無援的未婚女孩,還是自己老婆和丈母孃心甘情願做幫兇,那就根本不用考慮什麼後果了!

只要曼楨一日不懷孕,祝鴻才就敢繼續對她施暴,直到她懷孕為止。是的,真相就是這麼噁心。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視劇版劇照:曼楨被囚禁

即使世鈞家庭看不上出過舞女的顧家(有部分原因是曼璐曾經在歡唱戲耍過世鈞的父親),堅決不同意兩人在一起,無奈分手之後,曼楨也可以和別人談婚論嫁,多相親,多交際,總會遇上還算適合的男孩,總好過和姐姐共侍一夫。

曼楨美麗單純,念過書,是不缺人追求的,張豫瑾就很喜歡她。可曼璐接受不了曾經的戀人愛上自己的妹妹,曼楨把張豫瑾看作兄長一樣的人,加上明白姐姐愛他,也不願意奪走他。

我眼裡張豫瑾和曼楨要比沈世鈞和曼楨合適,豫瑾有閱歷,沉穩有擔當,也瞭解顧家的底細,他倆結合,婚後會省事不少,只是曼璐勢必寒心。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視劇版劇照:曼璐和豫瑾

世鈞和曼楨,也不是完全沒戲唱,關鍵看世鈞頂不頂得壓力。那年月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他倆又是自由戀愛,“五四”之後人們的思想受到衝擊,沒有以前老派守舊。

既然世鈞父母不同意,那就磨到他倆同意。怎麼磨也不同意,好的,折中一下,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可以做到的。找個好日子,約上幾個信得過的長輩和好友,擺幾桌酒席,就此訂下婚配,然後再寫信給父母請罪。

若是膽子再大一點兒,不妨做絕一點兒,世鈞和曼楨直接成親算了。沈家父母肯定會氣得七竅生煙,那他們還能把世鈞綁回沈家嗎?就算綁回去,只要世鈞絕不再娶,曼楨絕不再嫁,耗過幾年,十幾年,看誰耗得過誰。若是世鈞和曼楨有了孩子,幾年之後,十年之後,看在孫兒的分上,沈家父母可能還是會認了曼楨這個兒媳的。委屈必定要受,苦頭必定要吃,但比起二人一生幸福,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世鈞和曼楨都念過大學,都能自食其力,他倆組成一個小家庭,在社會上慢慢地立住根腳,是不難的。難就難在世鈞夠不夠堅毅。都說世鈞軟懦,但我感覺這個男人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他身為大少爺,能自己出來工作自立,說明性格中有剛強能主事的一面。曼楨呢,是個樂觀沉毅的人,只要她能把世鈞穩住,激發出世鈞作為丈夫和父親的擔當和勇毅,兩人熬過最苦最難的日子,日後還是不愁過上好日子的。

人的一生,關鍵就那麼幾步。到了關鍵的時候,總是要咬牙竭力爭上一爭。當人在生存邊緣掙扎的時候,身體裡會本能地爆發求生欲,就想要狠狠榨乾身體裡所有能量,只為當下能活下來。

再退一萬步,假使世鈞中途熬不住,離開了曼楨,曼楨也是能憑自己的雙手活下來的。曾經和真愛相守過,哪怕不能走到最後,也好過和祝鴻才那個人渣生兒育女。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得到了可能會失去,也會結束,但認認真真地活過,刻骨銘心地愛過,就已足夠了。

嚴守門風,由奢入儉

把時光倒回曼楨父親去世那年。這一年,曼璐離畢業也就一兩年了,下面加上曼楨,有5個弟弟妹妹,都在上學。為長遠生計考慮,5個孩子是供不起了。不如先把大的供出來,再顧小的。曼璐離畢業最近,先供她,等她畢業了,嫁給了豫瑾,張家和顧家集中力量供曼楨上學。等曼楨畢業了,又可以出去工作,貼補家用。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視劇版劇照:做舞女前的曼璐

下面四個孩子,把兩個大一點的男孩送去做學徒,裁縫店、麵包店之類的都可以,學個一技之長,如果可以住在師傅家裡,日常花銷還能節省不少。最小兩個孩子學費花銷可能不大,多讀兩年,等年齡略大,再給她們找點事情做,可以留家裡幫襯家務,也可以看周圍哪戶可靠人家需要丫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必個個指望讀書出人頭地。

家裡的大房子不要住了,可以租出去,可以賣了,司機、丫鬟養著花錢,都辭了。顧家從上到下了勒緊褲腰帶過上五六年,再多十年苦日子,我就不信沒有出路。

一家老小節儉度日,總好過把全家的生計和出路都繫上曼璐一個人的皮肉上。花了曼璐的錢,最後嫌棄她髒,怎麼不嫌曼璐的錢髒呢?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視劇版劇照:曼璐和母親

顧家從前應該過過好日子的,顧家父親應該是很能幹的男人,才能買下大房子,僱上司機、傭人,養活一大家子的。可惜顧家奶奶和母親都是昏聵短視之人,她們為了維持表面的風光,為了維持往日的生活水準,竟甘心犧牲曼璐。

雖然都說笑貧不笑娼,但是一個家裡出了舞女,終歸不是正經人家,門風和家教都要被人恥笑的。就算曼璐本事通天,做舞女做到全家跟著飛黃騰達,雞犬升天,在任何時代任何正經人家看來,都是不入流的。這樣的家庭,也很難有像樣人家願意結親的。

顧家上下,除了曼楨,有誰真的心疼過曼璐,尊重過曼璐?犧牲曼璐一個還填補不了家裡的窟窿,還要犧牲曼楨,顧家真的是可怕至極!能夠不顧廉恥地讓女兒出賣肉體,卻不能安排好一家老小的生活,節衣縮食地度日,顧家長輩真的是蠢到極致,壞到極致!曼璐的弟弟妹妹不必說了,都是榨乾姐姐剩餘價值的吸血鬼和白眼狼!尤其是曼璐精心供養的弟弟們,何曾有半點身為男兒的血性和擔當!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視劇版劇照:曼璐和曼楨

魯迅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曼璐和曼楨的命運都是悲劇,曼璐親手毀了她曾經百般呵護和珍視的親妹妹,是悲劇中的悲劇,沒有比這更可悲更可怕的了。曼楨沒有成為第二個曼璐,則是這出悲劇中唯一的一抹亮色了。

結語

《半生緣》所展現的不止是一場愛情悲劇,更是一場女性命運悲劇。人到中年,我明白了在絕對的好和壞之間,在清晰的黑和白之間,還有大量可以操作可以周旋的空間,而很多時候人就活在這種半明半暗的灰色地帶中。

《半生緣》:怎樣才能避免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電影版劇照:曼楨和世鈞。超喜歡這部電影。

“世鈞,我們回不去了。”雖然世鈞和曼楨都承認這一點,到底心底意難平。假使當年在命運張開血盆大口時,奮力搏上一搏,也許結局不會如此蒼涼。

可那就不是張愛玲的《半生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