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天津以後的發展?

努力不平凡


我覺得天津的經濟要實現突圍,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首先是放下身段,去和國內的二線城市去搶奪人才,留住天津的人才,吸引北京的人才,目前來看天津對於人才的吸引力尚不及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

其次天津要學習北方經濟大省山東,搞新舊動能轉換和新政效能革命,積極解放思想,向南方取經,因為天津目前的主要產業還是以重化工和港口經濟為主。

第三天津要爭取北京首都功能的紓解,尤其是北京的互聯網高科技產業和金融產業,之前北京基本上沒有給天津分一杯羹,全部是自己吃了獨食。天津要發展,光靠重化工不行,必須在新經濟方面有所突破。雄安在未來雖然會分流天津的資源,但天津畢竟是直轄市,還是有很多便利條件。

第四是在港口經濟上做文章,天津要和青島、大連、黃驊港等建立緊密的協作關係,把天津港做大做強,爭取做成名副其實的華北及東北的海運出口基地,而不能被青島和大連分其勢,做成空頭老大。

第五是在東北亞經濟上做文章,建立日資產業園、韓資產業園和俄資產業園,將自己打造成東北亞的經濟中心和產業增長級,這樣的天津未來才是大有可為。


青年史學家


我來天津17年,我的感受是天津發展減緩了,可能是對經濟不是特別重視,我剛剛從南京回來,發現南京的環保沒有天津好,早晨起來有輕度霧霾,天沒有天津藍,恐怕這就是天津經濟下滑的原因,治理環保是雙刃劍。

天津作為港口城市,又是交通樞紐,如果全力發展經濟還是不困難的。


老牛拉車三十年


沒人邀請我回答,但作為一個天津人且在天津工作生活的人,我必須主動來回答一下。要不今晚可能睡不著覺了。

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 2014年12月12日,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得國家批准設立。2015年4月21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中國北方第一個自貿區。截至2017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1556.87萬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29.67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7022元,高新技術企業達4093家,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5位。


下面根據資料和感受說一下天津的發展!

天津這幾年發展速度變慢了,這跟城市化進程和國家政策是緊緊掛鉤的,有人在網上說天津一直再北京後面混,一直是北京的小弟,北京的光芒太耀眼遮住了天津這塊寶地,我個人觀點不是很認同,天津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就是伸不開手腳,天津是北京的門戶,大首都也不可能讓你太激進的發展,發展好了大家稱讚,發展壞了可能留下很多後遺症,所以一直是保守的發展,天津國企較多,近二年也分擔了京津一體化承擔了非首都功能的許多企業,央企,地方國企都是靠著港口近水樓臺先得月,天津也算是老工業城市,尤其清末民初的時候一大批實業家在天津落戶,輕紡染布,船運,機械製造造就了天津工業的底子。就是解放後中國也是輕工業基地,改革開放也算是最先發展的城市,城市開放和包容程度還是值得稱讚的。

說下天津的大學,天津大中專院校一共57所,因為是直轄市,較一般城市多,但較北京上海還是有差距的,天大和南開是比較低調的學校,近些年隨著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落地,算是北方排名比較靠前的學校,此外還有天津醫科大學,外國語大學,科技大學,天津理工,天津工業大等院校,都是值得報考的好學校,學術氛圍比較濃,總體上看,天津高校還是很強的,確實實力不凡。想來天津上學的朋友值得考慮。



天津未來的發展還是值得期待的,有人說天津是最憋屈的城市,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也限制住了某些發展,但不能一杆子打死,天津有港口優勢和政治資源優勢,天津是北方經濟中心,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是指環繞著渤海全部的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天津市是中央直轄市,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天津區位條件優越,逐步形成以港口為中心的海陸空相結合立體交通網絡。未來北方最有前途的城市之一,京津冀一體化,北京不能獨立支撐一個城市群,北京周邊的衛星城與天津是最受益的城市。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中,天津定位非常清晰: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其本意似乎是想要回到曾經的北方金融中心、商業中心、航運中心的定位上。未來發展是不容小覷的。。


知幻者


我是天津人…在北京工作…心裡一直想著有昭一日能迴天津發展觀,為天津經濟貢獻力量。但是現實中天津真的有不公平因素。為什麼大公司不來?離北京太近是一個原因,市政府的作為有沒有關係?如果沒有關係為什麼政府信用等級排在最低?認人為親的社會協作關係必然導致人才流失…看看東北三省,年輕人越來越少…都是關係社會惹得禍…天津想步後塵嗎?

再說城市經濟結構…我們為什麼要發展輕工業?為什麼要搞這麼多工廠,工廠來的員工把青春奉獻在工廠裡對這個城市有意義嗎?工廠給與城市的資金有多少用在了正地方上?。為什麼不能多搞服務企業?再多建幾個弗洛輪撒那樣的商業模式?叫北京工作的人週末都來天津玩樂…不好嗎?不要那些大工廠…東北就是毀在工廠上了…龐大的廠區完全限制了商業的發展,所有人一輩子都去職工食堂吃飯…工廠門口誰來開新店?

總結一下…想找出路…政府放寬…商業先行…引進人才不入已接近公司…不好光看眼前利益就做成了天獅權健這樣的公司…丟死人…得要臉…別光要錢…


Tim張84856612


先從宏觀方面來看,天津的GDP連年走低,已經和準一線城市的身份不符了,從2016年的擠水到2018年第一季度GDP排名驚人的降到第20名。不難看出,天津這幾年的經濟速度在放緩。


天津是北方的工業城市,又是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常駐住人口1500多萬,屬於超大城市。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而近兩年來經濟發展的放緩也是有諸多因素的,就拿天津著名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來講,建立在八十年代,當時鄧小平主席的“開發區大有希望”的提字還屹立在開發區洞庭路街頭。當時為了招商引資給來投資的企業很大的優惠政策,如今合同期已過,不少企業選擇了去其他有優惠政策的省市地方投資。


而作為一個工業城市一旦提到環保就必然有衝突,凡是和建築、鋼鐵、運輸、化工等沾邊或連帶的企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了,而這些企業必須在企業利潤和環保要求之間找到平衡點才會良性發展下去。

天津給人的感覺一直不溫不火,以後可能依然會持續這種狀態,但以個人來這個城市發展的角度來講,還是有很多優勢的:天津好客不排外、天津包容治安好、天津的物價不算高、天津的美食多。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老柒說事


我是天津人,近兩年住在通卅。多次來往於兩地之間,天津河西區老八大里算是較好的地區了吧,通卅潞城是通卅新區。每次回到天津的家總有到農村的感覺。通卅的變化之大可用日新月異來表達,小區整潔無私搭亂建的現象,馬路乾乾淨淨門臉都規規矩矩經營沒有亂擺亂賣的現象。看不到平房破舊的樓房,在建的樓房在三十層左右,很多都在建設之中。而回到天津之傢俬搭亂建亂擺亂賣衛生也不好,雖說所謂的提升改造了,但幾家或十幾家住在一起共用廚衛極不方便,60年的簡易老樓住著總是提心吊膽。與大城市極不相符。用個成語形容兩地:一個是繁榮發展一個是停滯不前。


老高169310304


天津,最大的特點就是悠閒,是一個輕鬆悠閒的城市,養鳥逗狗好吃沒人能比。

但是,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天津人雖然不很拼搏,卻很有錢,比較富足。

所以經濟上天津上不去,原因是大家都喜歡清閒,不奮發圖強,但是人很聰明,所以富足。

那麼,問題來了,天津應該怎樣才能發展上去,成為經濟強市呢?

簡單說,要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不要跟人家北京上海長處拼。第一,天津很有工業基礎,要與現代科技結合,實現創新發展。第二,天津高等院校多而強,要實行科技引領,產學研創新。

本質是人才問題,所以,開放搞活,大力引進人才,實現飛躍式發展!


不想S不說


作為天津人想說說,其實城市間的競爭是人才之間的競爭。是城市決策者們的競爭。是城市規劃者們的競爭,規劃如果目光短淺,勢必城市就滯後了。

雖然GDP慢一點代表不了什麼,但再不發展濱海新區,天津就真的錯過了好時機。天津和上海同是老資本主義工商城市,起跑開發時間是一樣的,一樣的萬國建築,一樣的租界經歷,不一樣的就是:我們是市區與新區雙城建設,而上海與浦東是單城隔江建設,上海是一幫人建設一個浦東,我們是好幾幫各幹個的。你說天津多少個區縣有開發區?大家都在搶客商,而濱海新區荒地遼闊,各區縣還要佔用農田,“散”是落後的一個原因吧。

新區這邊爭點錢不夠市裡折登的,從百姓的視角看,天津市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再看濱海新區這邊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沒錢,塘沽老城區十年如一日。還是前塘沽區政府有眼光,建設了世紀廣場,外灘公園,“于家堡”金融區“響螺灣”等。城市建設如築巢,即可以改善市民居住環境,還可以把人才吸引來,留下來。

南有依靠港澳珠三角的“深廣”龍頭,中有依靠江浙徽長三角的“浦東”龍頭,北邊大半個中國,從以往歷史,自然環境,地理位置來講,天津“濱海新區”必須是龍頭。北京要不是首都,也就是個古城,雖然北京人才吸力巨大,有制約權,但首都不宜發展工業,它是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等中心。天津可以在實體工廠、金融、科研、對外貿易等方面發力,所以北國希望在天津未來在濱海,要重點發展好濱海新區。

快讓新區跑起來,趕緊開闢與機場的第二地鐵通道,開闢海河以南的第三地鐵通道,真正讓市區和新區聯通起來,緩解9號線壓力。有好巢穴,不怕引不來金鳳凰。


OK中國6696


天津是北方重要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那麼支柱產業一定不會像杭州和義烏那樣的高新技術和商貿。主打支柱產業一定還是以工業為主,從在津的企業分佈可以看出,如天津一汽,西門子,天鋼等都是以工業居多。

再有就是,消費水平比一線城市稍微低,小吃比較多。總體來說,天津適合養老,沒有深圳那種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場景,沒有錢你也可以活的很開心。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基本上一線城市有的天津都有。

以上。更多資訊請關注天津百靈通。


天津百靈通


很簡單,放開各種行政管制,重用懂經濟的官員(有實戰一線的企業家)看看成都太古裡,天津鼓樓的建築差嗎?但再看看太古裡的招商和運營,再對比看看鼓樓,只能呵呵!天天除了賣糖瓜和大麻花還有別的嗎?城管連個有創意的門頭都得拆了,再看看日本心齋橋的各種創意商戶門頭?呵呵!天津有這麼美麗的海河,再看看晚上週邊有人嗎?呵呵!天津不用心經營服務業,餐飲娛樂業,不給予個體及私營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沒有活力的城市經濟發展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