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瑞典還有什麼?

除了沃爾沃/臭鯡魚/宜家,瑞典還有什麼?

瑞典北部風光。圖/視覺中國

瑞典,陌生卻又熟悉的國度...

說起瑞典,你能想到什麼?

是沃爾沃?是宜家?是裝修時候的“北歐性冷淡風”?

瞭解多一些的,還知道被譽為“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

瑞典,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從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到手機上的藍牙,從治病救人的心臟起搏器,到衣服上的拉鍊,無不與瑞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和曾在瑞典留學兩年的作者一起,來感受真實的瑞典吧。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是瑞典,不是瑞士!

瑞典,一個總和瑞士搞混的國家。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瑞典斯德哥爾摩。圖/視覺中國

瑞典是一個北歐國家。一個“北”字,聽起來讓人瑟瑟發抖。人們印象中的北歐,是荒涼的苔原,是飄雪的針葉林,是墨藍、刺骨的海水拍打著的黑色礁石,甚至有傳聞說,在首都斯德哥爾摩,你可以看到北極熊在大街上閒庭信步。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瑞典的樹林。 圖/Hansnydahl/CC BY-SA 4.0

瑞典北部的風景與人們的印象相似,但在瑞典的中部和南部,你能看到的卻是波光粼粼的湖面倒影著生機勃勃的森林,一棟棟紅色的小屋守護者整齊、乾淨的田地。在斯德哥爾摩,身著泳衣的人們,在沙灘上慵懶地消磨閒散的時光,享受著日光浴。

從緯度上看,瑞典的確很“北”,它最南端的城市馬爾默,位於北緯55.6度,這比中國最北端的城市漠河的緯度還高出2.6度。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瑞典拉普蘭。 圖/視覺中國

雖然緯度很高,但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的滋養,瑞典南部的氣候十分宜人。北大西洋暖流是大洋中最強大的暖流之一——墨西哥灣暖流的分支,是維持西歐、北歐溫和氣候的關鍵。在它的作用下,瑞典比同緯度地區的平均氣溫要高出10度以上。所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夏季平均氣溫能夠達到22度,冬季也只有零下1度(這樣的氣候,是不是讓咱們北方的小夥伴們都很是羨慕呢)。

暖流所帶來的大量水氣,形成了持續不斷的雲層,讓瑞典人難見天日,陰沉的天氣,引發了超過6%的抑鬱症患病率。所以,每當天空放晴的時候,哪怕是天氣微涼,你也能看到瑞典人身穿比基尼,來到室外貪婪地享受著久違的陽光。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維京遊輪:從斯德哥爾摩出發可以前往芬蘭赫爾辛基、哥特蘭島等地的維京遊輪,是遊覽波羅的海的最佳方法。在遊輪的目的地之中,哥特蘭島是瑞典人非常喜愛的度假勝地,島上有許多中世紀的建築遺蹟,非常適合騎行遊覽。圖/Bengt Nyman/CC BY-SA 2.0

瑞典狹長而廣闊,國土面積近45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四川省略小一點,南北兩端距離超過1570公里,相當於北京到成都的直線距離。瑞典有15%的國土都位於北極圈內,在這裡,每到冬季,零下二、三十度的氣溫是家常便飯,公共廁所的水龍頭使用後若不擰緊,過一晚便會凍住無法使用。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烏普薩拉位於斯德哥爾摩以北70公里的地方,這裡曾是瑞典王國的第一個首都,在不大不小的古城中,遍佈著古老的建築。北歐的第一所大學,建立於1477年的烏普薩拉大學也坐落於此。圖為烏普薩拉大教堂。圖/Andrew Friberg/CC BY-SA 4.0

北極圈以北,意味著極晝和極夜。夏日,人們連續56天享受著沒有黑夜的日子,凌晨時分,“午夜太陽”將手中的咖啡映成橙色;冬季,32個連續的全天候黑夜,激發著人們追逐極光的熱情。從冰做成的旅館出發,站在二哈拉的雪橇上,穿過封凍的湖面,深入漆黑的曠野,仰望天空,感嘆於那抹時隱時現的綠色。驚歎之餘,在預先蓋好的小木屋裡,大家圍坐在炭火邊,喝著熱氣騰騰的三文魚湯,一起聊聊關於北歐神話中瓦哈拉神殿的幻想...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基律納的冰旅館,只在11月-5月開放,因為在其它時候,它會融化。每年,當溫度降到零下,工人就會從附近冰凍的托爾納河裡採集超過5000噸的冰磚,以打造全新的冰旅館。冰旅館房間的內部裝飾方案,都是通過向世界範圍內的藝術家徵集、評選而獲得的。即使未預定這家旅館,遊客也可以購票入內參觀。圖/Lars Thulin/CC BY-SA 4.0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瑞典基律納的極光。圖/視覺中國

小貼士:瑞典極光之旅

在瑞典“極光產業”最為成熟的基律納,從每年的10月起到第二年的3月,都有可能看到極光。一個比較豐富的極光行程包括住冰旅館,騎雪地摩托和坐狗拉雪橇,後兩者的目的是帶你到更為黑暗的郊外,以便更清楚地看到極光。極光出現的幾率比較小,所以遊客一般要至少呆3個晚上以提升看到極光的概率,另外,即使在極光非常強烈的時候,你看到的極光顏色也非常淡,要提前準備好三腳架,保證半分鐘以上的曝光才能拍出網絡上極光照片的效果。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瑞典美食排排坐

氣候寒冷,所以要吃肉禦寒!肉丸,就結合了高熱量、製作簡單與美味三大優勢,成為了瑞典最知名的國民美食。具體點說,我們現在在全世界都能吃到的,宜家肉丸。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瑞典的肉丸、土豆泥和果醬。圖/視覺中國

宜家黃、藍兩色的LOGO,與瑞典國旗同色。宜家,雖然是傢俱城,但其實更像一個瑞典肉丸的宣傳機器。據統計,每一天,全球都有超過225萬個瑞典肉丸在宜家被賣出。

肉丸並非是土生土長的瑞典食物,十八世紀初,它從土耳其傳到瑞典。瑞典肉丸由豬、牛肉餡混合幹洋蔥碎、麵包屑和牛奶製作而成。在瑞典超市裡買到的肉丸,都是熟的,冷藏存放時拿出來直接就能吃,味道鮮香,還有些筋道Q彈,一盒肉丸有2千克之多,價格還不到50克朗,是留學生的必備零食。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宜家的肉丸和果醬。圖/宜家官網

“瑞典肉丸”這道菜不僅僅包含肉丸,還會搭配上香甜、軟糯、金黃色的土豆泥,以及瑞典的國民果醬——Lingon醬。

Lingon的中文譯名是越橘果,但我們一般都直接讀它的瑞典語名字——“拎根”(一聲和四聲)。“拎根”醬酸甜可口,特別適合中和丸子、土豆泥的油膩口感。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越橘果。 圖/Wildfeuer/CC BY-SA 3.0

“拎根”是一種瑞典常見的野果,之所以“拎根”醬能有今天的地位,除了味道獨特外,還得益於能與它同樣生長寒冷地方的水果很少。別看瑞典面積很大,卻有近六成的國土被森林覆蓋,再加上北部的寒冷氣候對農業的制約,可耕種面積僅佔總面積的7%。

在農業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瑞典70%以上的蔬菜水果都要依賴於進口。走進超市,那些色彩鮮豔、圓潤討喜的新鮮水果,全是進口產品,至於本地水果,不是特別小(比如櫻桃),就是歪瓜裂棗(比如梨),口味也差強人意。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瑞典超市內的糖果牆。圖/視覺中國

為了對抗陰沉的天氣,瑞典人用甜蜜的糖果來點亮生活。每一家瑞典超市中,都少不了一面糖果牆(在宜家也有)!顏色不一,形狀各異的軟糖分放在一個個約20釐米見方的盒子裡,加起來甚至能達到上百種。這些糖,都有一個共同的屬性——甜!

瑞典是世界最大的糖果生產國與消費國之一,瑞典人總能找到好的藉口來享受甜食。每天下午,都少不了一個叫做Fika的環節,這是喝喝咖啡、品嚐甜品、開展社交的輕鬆一刻。瑞典人甚至在日曆上都設定了特殊的日期來吃特定的甜食。10月4日是肉桂麵包卷日 (Kanelbulle,瑞典最為常見的麵點)。“油膩星期二” 是吃薩姆拉 (semla,一種填滿奶油和杏仁醬的麵包)的日子,每一年,瑞典人都要吃下2千萬個薩姆拉,相當於1百億卡路里的放縱。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薩姆拉。 圖/Pumbster/CC BY-SA 3.0

很多歐洲國家把小龍蝦當作入侵食物,不敢嘗試,不過瑞典人不光吃這個,還吃出了節日。500多年前,瑞典人就開始食用小龍蝦,起初,小龍蝦還只是宮廷特供,直到20世紀初,它才逐漸變為了全民美食。為了防止過度捕撈,政府規定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7月間禁捕小龍蝦。

到了每年8月時,家家戶戶都會聚集在室外,擺上長條桌,掛起月亮臉造型的紙燈,來慶祝小龍蝦的“開齋”!與中國人大都愛吃的麻辣小龍蝦不同,瑞典的小龍蝦吃法頗為清淡。一般是將小龍蝦在加入了蒔蘿、鹽和啤酒調味的沸水中煮熟,然後放在冰箱裡冷卻後再吃。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1991年,瑞典人在過小龍蝦節。 圖/Holger Ellgaard/CC BY-SA 4.0

講瑞典美食,還有一款“網紅”產品不得不提。

一群人掏出專業的夾子夾住鼻子,像拆手雷一樣在水桶裡打開一個鐵罐子,叉出一塊亮晶晶、溼乎乎的肉,然後迅速吞下去,臉上露出厭惡的表情...沒錯,他們在吃臭鯡魚。

臭鯡魚罐頭,由波羅的海產的小鯡魚做成,春季捕獲後,洗淨放入淡鹽水中,在15-20攝氏度的溫度下,任其發酵,在食用前一個月裝罐密封。在罐頭裡,鯡魚依然在不斷髮酵,罐頭的頂部和底部也會因此而被頂的膨脹起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臭鯡魚罐頭必須在水中開啟,否則臭汁四處飛濺,宛如化學武器。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鯡魚罐頭。圖/圖蟲·創意

臭鯡魚罐頭的“開罐儀式”在每年的八月底舉行,它的正確吃法是將它與土豆、洋蔥、黃油一併夾在口感較為筋道的麵包片中食用,土豆和洋蔥的味道能夠抵消臭鯡魚濃烈、刺激的口感。對於普通的食客,光是味道就足以讓你扭頭逃跑,而對於那些真正的老饕,當年發酵的魚已不能滿足他們,一定要品嚐到前一年的罐頭才夠酸爽!

瑞典人真的愛吃臭鯡魚麼?這個問題,就好像你問北京人是不是都愛喝豆汁一樣。在瑞典兩年時間,我甚至沒有注意到有臭鯡魚罐頭這種東西。據瑞典人介紹,這玩意兒雖然超市有的賣,但愛吃它的人並不多。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熱狗。圖/視覺中國

還有一種食物,它雖樸實無華,也沒有什麼瑞典烙印,但對於曾經留學瑞典的中國學生來說,一想起它,心頭都會微微一熱,它就是宜家的熱狗。

在我上學的地方,宜家與大超市一起,建在郊區。每週末去採購的留學生,中午捨不得去吃五、六十一頓的快餐,於是,五克朗(1克朗約等於0.8元人民幣)一個的宜家熱狗,成為了我們可以安心消費的食物,在這個買3個青椒就要十來塊錢的國家,一次吃3、4個熱狗也不會心疼。如今,回到中國,再次來到宜家,這裡的熱狗與瑞典一樣,還是賣5塊錢。一樣的價格,一樣的味道,不由心生感慨。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達拉納木馬。Holger Ellgaard/CC BY-SA 3.0

小貼士:去瑞典,買什麼伴手禮最為合適?

除了臭鯡魚罐頭,瑞典的特色美食在中國基本上都能買到,所以,帶食品回來就不太值了(你不會想帶臭鯡魚回來吧??緊盯!)。瑞典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禮是一種叫做達拉納木馬的東西,木質的、抽象的木馬上面,繪製著古樸的彩色的花紋,這是瑞典獨有的工藝品,也是瑞典人家中常見的裝飾物。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從搖籃到墳墓”

大自然與戶外運動是瑞典人生活的基調。在城市,人們習慣用自行車或徒步出行,在觀賞風景的同時鍛鍊身體。週末,人們喜歡在郊區的湖上劃皮划艇,在湖水中野泳,在河邊燒烤、野營。在我所住的社區,走10分鐘就可以抵達森林,供人鍛鍊的徒步道蜿蜒其間,偶爾,還會有野鹿從密林深處跑過。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騎行的瑞典人。圖/Föraren/CC BY-SA 4.0

小貼士:在瑞典參加戶外運動

在斯德哥爾摩,有一個叫做Stockholm Adventure的活動項目,可以在海上劃皮划艇、在城市騎行和在夜裡觀察野生動物。建議選擇2小時的皮划艇運動,從水面欣賞城市的美景,感覺會比在岸上看起來好看的多。在瑞典北部,還有一條500公里長的世界級步道——國王之路,這條步道全年開放(冬季依靠滑雪通過),若要體驗建議報名當地的專業團隊。

瑞典的森林、湖泊、荒野似乎長在了人們的心中,他們活得天馬行空。

我的瑞典朋友告訴我,很多讀研的瑞典人年齡很大,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忽然想讀書了,就來讀書,同樣,如果讀到一半又想工作了,就回去工作,所以每年開學時候的房子最難租,之後不久就會有很多房子空出來。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聖誕節的斯德哥爾摩圖書館街。 圖/Michael Caven/CC BY 2.0

在兩年的時間裡,我遇到、看到的瑞典人,都在自由地追求著個性的生命體驗,他們似乎很少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也沒有儲蓄的習慣。瑞典人之所以能夠恣意地享受生活,還要歸功於被譽為“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戶外釣魚的父子。圖/視覺中國

瑞典的福利制度世界聞名:一個瑞典人從出生起,就開始領奶粉補貼;教育、醫療全部免費;只要工作滿6個月,即使失業也能夠拿到每月上萬元的救濟金;480天的夫妻共有育兒假羨煞旁人;退休後,國家還會根據物價狀況與養老保險,發放充足的退休金,讓老人過上富足的生活。

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彷彿每天躺在家裡,就可以等著拿錢...真的是這樣麼?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70年代的居民小屋。圖/Pål-Nils Nilsson/Riksantikvarieämbetet/CC BY-SA 2.5

寒冷、貧瘠的瑞典,直到十九世紀末,還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如今瑞典人將鄉村房屋漆成紅色的傳統,就是因為曾經貧困的農民只買得起最便宜的紅色顏料。

“瑞典史”課程上的兩張照片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張拍攝於19世紀末,照片中,在蒼茫的雪地上,瑞典國王與民眾一起,建設著國家北部的鐵路。為了讓瑞典富起來,瑞典人無論身份尊卑都拼盡了全力。第二張拍攝於20世紀中葉,在簡陋的木屋中,十幾個瑞典礦工睡在一張大通鋪上。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斯德哥爾摩的地鐵。圖/Tony Webster/CC BY-SA 2.0

經過老一輩瑞典人多年的積累,如今瑞典的人均GDP已超過了5.3萬美元。雖然物質極大豐富了,但瑞典政府可不會給你“家裡蹲”的機會。在你失業的時候,工會組織會為你提供再教育,並安排工作,如果不服從安排,那你也就別想再繼續領取救濟了。

瑞典通過高稅收建立起來的福利制度確實有效地控制了貧富差距。2015年,瑞典的基尼係數只有0.255,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小的國家之一。一些髒活累活,如施工、貨運,甚至還賺的更多,因為願意從事這種職業的人更少。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基律納的ESA天文站。圖/Agence spatiale européenne/CC BY-SA 3.0

當無需再為生活憂慮的時候,瑞典人所追求的,不再是掙得更多,而是去幹“自己喜歡的事情”。從衣服上的拉鍊、車上的三點式安全帶、飲料的利樂包裝、工具箱裡的可調節扳手,到心電圖、skype、藍牙,許多著名的創新設計和發明都來自於瑞典。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諾貝爾獎,是瑞典為世界的創新做出的最大貢獻,它是瑞典人、炸藥大王諾貝爾留下的遺產,被視為全球最負盛譽的獎項。每年的十月初,全世界的目光都會聚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靜候著這一獎項得主的公佈。瑞典人為諾貝爾建立的博物館就坐落在皇宮旁邊,足見其地位之高。圖/網絡

福利制度看起來好,但也有很多問題。在瑞典,看病之難絕對超乎你的想象。因為公共資源有限,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的瑞典,遵循了“優先安排”(priority setting)的原則,將醫療資源更多地傾斜在急症上面。除非你是斷胳膊斷腿,或者是突發心臟病暈了過去,否則都要先經過社區診所分診,才能前往中心醫院。如果你只是感冒發燒,多半會被社區診所攔下來,開出萬能的“多喝熱水”藥方。那假如我通過了社區的分診,到了中心醫院後是否就能及時解決問題了呢?我的同學,因為急性胃炎疼痛難忍,勉強堅持到中心醫院候診這一步,結果沒吃沒喝等了一天,愣是沒看上大夫,最後只好等病情緩和一點後返回國內診治。

除了沃尔沃/臭鲱鱼/宜家,瑞典还有什么?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圖/Julian Herzog/CC BY-SA 4.0

除了某些公共服務領域的效率低下外,瑞典福利制度的穩定性還有待考驗。2018年,瑞典的政府支出已經佔到了GDP總量的49.9%,其中大量的預算被用於充實公共福利資金。自2013年起,僅有900多萬人口的瑞典接納了近60萬難民,這些難民在短時間內很難融入瑞典社會從而創造價值,但難民的身份可以讓他們與瑞典人享受同樣充分的福利,這一狀況對瑞典的整個福利體系都產生了不小的衝擊。

- END -

文丨張雨晨

圖編丨賈亦真

封圖丨視覺中國

特別支持 | 袁娜、張明迪、趙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