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淵為何“乖乖”交出實權當上“太上皇”

李淵出生於關隴貴族,又與隋朝皇室有親戚關係,早期在隋朝為官。在當官期間,他結交天下豪士,不斷髮展自己的力量。他從太原起兵,一舉奪得天下,隋朝而隨之滅亡。他能奪得天下,與他的兒子們有很大關係,其中最著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慫恿他老爹起兵反隋,在李淵取得天下的過程中,李世民也表現出超強的軍事才能。同時,這也為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埋下伏筆。

李淵很快就取得了天下,建立大唐帝國。剛建國之初,全國還有一些小政權沒被拿下,李淵帶領他的兒子們南征北戰,終於統一了天下。

李淵好不容易平定了天下,天下太平,這時有股力量在暗流湧動。公元626年,那天李淵按時上早朝,為了緩和李世民他們兄弟之間的緊張氣氛,召集他們過來上朝拜見。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淵為何“乖乖”交出實權當上“太上皇”


可是遲遲沒等來他們兄弟,卻等來一介武夫的尉遲敬德手持長予來到李淵的宮殿之上,尉遲敬德說“太子與齊王造反,特地來護駕”。尉遲恭難道不怕死嗎?你要知道在古代,手持兵器去拜見皇上,可是欺君造反之罪,可要殺頭的。

而尉遲敬德卻敢貿天下之大不違,因為他後面有李世民在撐腰,李世民已經周密的部署,發動政變。身為皇帝的李淵,也一臉懵逼,這時的李淵被他們控制,在場的官員也無動於衷,因為李世民全部安排好了。

李世民假以護駕之名,在玄武門之外一箭射死了他的哥哥李建成。而他的弟弟李元吉趁機逃脫,不過後面也被李世民手下殺死。李世民為斬草除根,將他的侄兒們一一處死,這就是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封李世民為太子,不久後,李淵禪讓給李世民皇位。從此,李世民當上了皇帝,成為這場政變的勝利者,也成就了一個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淵為何“乖乖”交出實權當上“太上皇”


有人可能會問:李淵打了一輩子的仗,好不容易當上了皇帝,卻為何“乖乖”交出實權?難道他不想當皇帝嗎?

其實他不是不想當皇帝,而是情勢所逼。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從當時的情形來看,李世民部署周密,為他篡位打下堅實基礎。從太原起兵開始,李世民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暗中勾結當地豪士,勸李淵起兵反隋。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據史書記載:據說與李淵私交甚好的裴寂,設了一個局,在晉陽宮內,安排幾個美女,等李淵被灌醉後,叫上幾個宮女去侍寢。第二天早上,李淵起床一看,身邊竟然有美女在身邊,嚇得魂飛魄散。因為這宮女是隋煬帝楊廣的,傳出去可是死罪。這時,門外裴寂過來對李淵說:李世民正準備起兵反隋,您不如順應民意起兵吧!李淵猶豫許久,這才答應起兵。

從這裡可以看出,李淵能起兵反隋,李世民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李淵取得天下,李世民功不可沒,他的天下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淵交出皇位,也是順應民意之舉,更何況李世民已經控制李淵,好漢不吃眼前虧,只能禪讓,否則,有生命之憂。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淵為何“乖乖”交出實權當上“太上皇”


2.從李氏家族來看,李淵交出實權,實為明智選擇。拋開國家情懷來看,李淵在玄武門之變中,痛失自己的親兒與孫子,只能強忍心中的悲痛。如果不交出實權,會引來更多的殺戮,已經死了幾個兒子,只剩下李世民,權力不傳他又傳給誰呢?如果李淵繼續在位,他又將如何處理李世民,被李世民殺的齊王與太子的旁系,勢必就會為他們平反,李淵又將如何處理呢?這是很頭痛的問題,倒不如退位自己鬧個清靜,當“太上皇”更好。

3.從李淵自身角度來看,交出實權使他有個幸福的晚年。李淵當上皇帝,都已經50多歲了,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算是高壽,還能活幾年。更何況,在處事國事時,精力大不如以前,倒不如放手讓年輕人去幹,自己提前退休,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他的兒子李世民也不是昏庸無能之輩,是雄才大略之人,也不是那種不顧親情的不孝之人。李淵退位後也能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何樂而不為?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淵為何“乖乖”交出實權當上“太上皇”


事實證明,李淵退位後,閒著沒事幹,尋歡作樂,生了一大堆孩子,搞得李世民很頭疼。李淵晚年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享年70歲,在睡夢中死去,功德圓滿。李世民也創造了大唐盛世,足以告慰他爹及兄弟們在天之靈。

結語:李淵是唐朝的開國皇帝,絕非無能之輩,更何況他能培養出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禪讓,雖心有不甘,但當時情勢所逼,基於全面考慮,李淵退位實乃明智之舉。對此,各位網友你們怎麼看?他退位是明智之舉嗎?歡迎大家評論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