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淮路上的林茶攤

兩淮路上的林茶攤

淮安板閘至開發區水渡口之間的翔宇大道,未拓寬改造前,武警支隊駐區(原缽池鄉山頭村的路口)對面的公路邊。有一個開了好多年代的茶攤,因主人姓林,便被過路行人稱為林茶攤。
舊時,兩淮人往返淮安、清江。出行的交通工具分為:走水路,可乘坐運河中的木船;走旱路,坐趕腳人的小毛驢;或乘坐黃包車、腳踏車;跑單幫的小商小販,拖車子賣苦力的,他們販賣、運送貨物,靠肩挑車馱。而官宦、大戶人家的公子、少爺,到了春暖花開時,便遊興大發,成群結隊沿著運河堤,徒步去清江的大閘口、花街一帶的熱鬧地方閒逛,因而留下了一句“無事充軍三十里”的俗語。
民間傳說,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七十二歲那年即(1830年)秋,從北京最後一次回家鄉山陽(淮安區)祭祖,當車行至“林家水煙攤”(林家茶攤的舊稱),見多人抬著涼床正歇腳,上面躺著已病入膏肓的老奶奶,有一男子在涼床旁哀聲哭啼啼。便下車問男子,回之:天亮就將老母抬至城內,求了幾家中醫診所,都推辭說:“這病已無藥醫,沒救應了,趁有氣,趕緊抬回家”。 他速診為燥熱傷津,便取出隨身攜帶的文房四寶,並借用林家水煙攤的桌子板凳,欲下方,又怕去抓藥來不及。抬頭忽見運河堆上長滿一簇簇地黃,頓覺大喜,對其子說:“你母得救了!讓其速刨來一大把新鮮生地黃,用力絞汁,從林家水煙攤借來碗勺像米湯一樣灌母,反覆幾次,灌入腹中,竟病癒。其子及家人跪地磕頭,感謝吳神醫的救母之恩!


林茶攤開在運河堆堤下的公路邊,是西去清江,東上淮安,行路人、拖車人,半途歇腳的好地方。
上世紀八十年代,筆者所在的工廠,每星期都要送一次針織品去清江二級站。我每次騎車先去辦入庫手續,貨隨後由平板車運送到輪埠路倉庫。每次從清江送貨回來,都同拖平車工人,到林茶攤,花上角把錢,泡上一壺茶,歇上片刻,閒扯一會,再繼續上路。林茶攤還賣四方方的薄脆,供喝茶人充飢,(據老年人說這裡早先還賣過價廉物美的稀粥,供應來往的行人)。大熱天還經常有這樣的茶客,在路上行走,請走在前邊的熟人,到林茶攤打聲招呼,先讓茶老闆泡上一壺茶。過一會來了,就手便喝上滿口茶(不冷不熱的茶)。
記憶中的林茶攤,是由四根木柱支撐著四面透空的棚子,棚頂鋪蓋柴席,遮風擋雨。棚子裡面放有兩張大桌子和幾條大板凳,桌上放有茶壺和已經有了年代的茶杯,這樣的口大底小,圓錐形的瓷質茶杯已很難見了,在古玩店偶爾還能見到。茶攤的擺設同樣板戲《沙家浜》中阿慶嫂開的春來茶館非常相似。存水的提樑鐵水壺,放在一溜排開的茶爐灶上燒,爐灶是一個灶頭燉一個水壺。這種茶爐灶類似現在小吃街上,加熱鴨血粉絲砂鍋菜的爐灶。這種茶爐灶燒水,讓燒冷水的水壺,先在猛火爐灶上燒,待水快要燒開了,再週轉到小火的爐灶上燒。這樣水燒水方法,既可節約煤炭,又能讓剛到的茶客,有沸水泡茶喝,不需等侯,耽誤茶客時間。這也許是阿慶嫂在戲中唱到的:“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的唱詞意思吧。

林茶攤極大方便了兩淮路上的行人,是行人中途等候人、歇腳,躲雨遮陽的好地方,因此林茶攤也成了地名、座標。直至現在,兩淮之間的公交線路,有一個招呼站的站名,就以林茶攤命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