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員工說:我們沒有復工……

郵政員工說:我們沒有復工……

1月27日,大年初三,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武漢城區道路實施交通管制後,幾乎所有快遞包裹都湧向了郵政。“郵車開不到的地方,我們就抱著包裹跑。”危急時刻,武漢市郵政分公司雙鳳投遞班班長張弟和同事們力爭“早一分鐘送達,救治更多的人”。

郵政員工說:我們沒有復工……

武漢封城,許多車輪停轉了,徐龍的車輪卻轉得更快了。他每天要在這座城市來回穿行10個小時。徐龍的投遞點出門200多米,就是武漢市中心醫院。 眼下,送快遞是一個有風險的活兒。但每次穿上郵政工作服,他就覺得:要對得起這身衣服。徐龍知道,早送去一分鐘,醫護人員就能早一分鐘得到防護,這其中也包括他作為護士的妻子。

郵政員工說:我們沒有復工……

1月27日,大年初三,15:33分,中國郵政航空公司首架滿載救援物資的貨機從廣州白雲機場起飛,飛往疫情的最中心武漢。王曉輝是這架救援專機的機長,也是最早請戰的一個。他從大年三十提交了請戰書“如果春節有專機任務,我能上。”

自1月25日(大年初一)起,中國郵政集團緊急啟動防疫救援物資綠色通道,王曉輝帶領機組成員共完成九次防控疫情物資運輸任務,平安起落八次武漢、一次宜昌,累計運送救援物資百餘噸。

郵政員工說:我們沒有復工……


1月28日下午,重慶市石柱縣西沱鎮政府、銀保監管部門發出通知,鎮上所有金融機構暫停營業5天。當晚,西沱郵政支局支局長秦小容又接到通知,為保證基礎金融服務,希望郵政能保留一個網點營業。

“索性三個網點一起開,我們可以向上級寫個請戰書!”員工們建議,並在夜色中聚攏,簽名,慎重地按下手印。1月29日9點,西沱三個郵政營業網點的捲簾門緩緩升起,成為古鎮上一個溫馨的所在。一位客戶說:“我以為銀行都關門了,跑了幾條街,只有你們還開起的!”

郵政員工說:我們沒有復工……

1月29日,大年初五,太原郵區中心局郵運駕駛員楊洋,一邊給兩個寶貝女兒擦著眼淚,一邊解釋著自己要去武漢的原因。

39歲的楊洋是太原郵區中心局的郵運駕駛員,他第一時間寫下了請戰書。“我是一名黨員,有著19年大型車輛駕駛經驗,我願衝鋒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堅決完成任務……”楊洋手寫請戰書,並摁上了鮮紅的手印,他主動加入支援武漢醫用物資運輸隊伍,多次把捐贈物資順利送到第一線。

郵政員工說:我們沒有復工……

1月31日8時許,投遞員陳龍將當天的黨報黨刊送到東城區朝陽門街道朝西社區居委會,臨走前,他細心提示:“最近我們的生產作業現場以及郵車都定時消毒,所以報紙可能有點消毒水的味道,您見諒!”朝西社區黨委副書記王京紅對他豎起了大拇指。“陳師傅,您這送報的速度越來越快啦!”

為了讓廣大群眾儘快看到黨報黨刊,北京郵政1月26日(大年初二)就安排好60輛郵車負責全市的報刊拉運投遞工作,各印刷廠的郵政駐點還對報紙採用“隨印、隨捆、隨交運”的作業模式。

郵政員工說:我們沒有復工……

1月23日(臘月二十九),得知中心局市內郵件交換局組織黨員突擊隊參與防疫物資運輸工作後,段鴻林第一時間報了名。優秀黨員、退役軍人、15年駕齡,3個“競爭力”十足的條件,讓他毫無懸念地成為黨員突擊隊的一員。段鴻林說:“我是一名黨員,國家需要,郵政需要,這個時候就是黨員站出來的時候!”。1月24日至2月6日,他已經運送防疫物資32車次。

段鴻林所在的武漢郵區中心局每天處理數萬件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物資郵件,24小時輪崗值班,確保防控物資隨到、隨卸、隨分、隨走,轉運到全市48個醫院、15個區屬醫療機構。

人民有呼喚、服務不間斷,國家有要求、政挑重擔。數十萬郵政人堅守崗位,積極承擔疫情防控物資運輸配送任務,扛起中國郵政作為行業“國家隊”的責任。這些奮鬥在一線的郵政員工說:我們沒有復工,因為中國郵政一直就沒有停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