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對於王小帥的電影風格,我一向是喜歡的,從《十七歲的單車》,到電影《青紅》,這位出生於中國上海的第六代導演,一直以自己的獨特視角觀察著時代洪流裡的中國人。

而王小帥導演2019年上映的這部電影《地久天長》,恰恰就是其中的典型。

今天我們就具體來談一談這部電影吧。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一)兩對不同形式的婚姻危機

在王小帥的電影《地久天長》裡講了兩對夫妻大半生的人生故事,一對叫劉耀軍、王麗雲,另外一對叫沈英明和李海燕。

在起初相似的人生軌跡裡,因為一件小事的發生,他們從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軌跡,也遭遇了不一樣的婚姻危機。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1,劉耀軍和王麗雲的婚姻危機,來自於孩子的缺失。

起初,他們一家三口,是一個相當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兒子劉星也乖巧可愛,對於他們的人生就是陪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是陪著孩子慢慢成長。

可是一次意外,兒子星星溺水身亡了,而這個原本穩固的三口之家,也隨著兒子這一角的缺失,瞬間崩塌。

工作沒了,友誼沒了,甚至連最後的夫妻之情也陷入了互相猜疑和懷疑。

確實,在劉耀軍和王麗雲逃離熟悉城市的那些日子,他們也陷入了互相傷害,比如劉耀軍選擇了和崇拜自己的徒弟,發生了一夜情,比如王麗雲選擇了自殺,消極面對往後餘生。

所謂婚姻,所謂人生,從兒子去世的那一刻起,就變得風雨縹緲,而這才是這對夫妻之間最大的一個問題,也是這對夫妻之間最難受的一件事情。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2,沈英明和李海燕這一對夫妻的婚姻危機,來自於對朋友的愧疚。

沈英明和李海燕這一對夫妻,原本也是婚姻非常穩固的一對夫妻,而他們婚姻危機的來源,具體來自於兩件事,一件是:自己的兒子,不小心將好朋友的兒子帶進水裡,從此沒有上來;第二件是:她自己帶著王麗雲去結紮,打掉了孩子。

這兩件事成為了沈英明夫妻心中的一道坎,讓他們不敢再面對彼此,讓他們不敢再面對對方。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而隨著沈英明生意越做越大,自己的兒子也越長越大,沈英明夫妻的愧疚感和負罪感也越來越重,就像李海燕在臨死的最後一刻對王麗雲說的那樣:

“這些年,我一直睡不著,一直睡不好!”

而這種對於朋友的愧疚和負罪感,就是橫在他們夫妻感情之間的最大一場危機。

只是這兩對夫妻之間的婚姻危機,只是表象,一切孤獨的內核,都和那個大時代,都和那個時代悲劇有關係,而這就是我們下一部分就要討論的問題。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二)大時代裡的時代悲劇

在電影裡,劉耀軍和沈英明本身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對於他們的人生,就是一起工作,一起變老,一起慢慢看著孩子長大成人。

在他們的期待裡,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也能擁有和他們一樣的友誼,能在一起一輩子,能在一起一生。

甚至他們當初還開玩笑,如果對方生的是女兒,可能就要在一起做兒女親家了。

但是在那個“大時代”裡,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兩對夫妻的悲劇。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第一個時代悲劇是:

作為婦女主任的李海燕,在得知王麗雲懷了二胎以後,即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註定了最後她只能親自帶著王麗雲去醫院打掉孩子。

而王小帥導演的鏡頭語言確實強烈,在同樣一家醫院,在同樣一個場景裡,王小帥讓同樣的悲劇發生了兩次。

一次是讓李海燕親自帶著王麗雲去打掉了孩子,一次是劉耀軍帶著溺水的孩子衝過長長的走道,親眼看著孩子死在眼前。

醫院那道長長的走道,同樣的場景重複,就是王小帥直擊在所有觀眾心頭的一根刺,反覆刺痛,反覆戳心,不管是誰看到這樣的時代悲劇,都會覺得不安。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第二個時代悲劇是:

那代人腦中的“傳宗接代”的思想,正是這個思想,才真正害了這家人。

比如劉耀軍和王麗雲的悲劇就是如此,在親生兒子溺水身亡以後,劉耀軍夫妻一直在全國流浪,不和人交流,也不再說笑。

特別是王麗雲她心中總覺得對不起劉耀軍,總覺得沒有為劉耀軍留一個後,而難受。

甚至最後,她選擇自殺,選擇放手,也是被腦子裡的這個“愧疚感”所拖累。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至於劉耀軍更現實,一開始不肯讓“收養”的兒子離開,後來在和情人發生一夜情以後,又選擇了讓收養的孩子走。

他這種背叛婚姻,背叛家庭的行為,其實根源就在於他作為一個男人,還是想有一個孩子“傳宗接代”,他們夫妻之間的這種思想,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們的人生悲劇和婚姻悲劇。

至於沈英明和李海燕夫妻的人生悲劇,根源也從這裡開始。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因為內疚,讓劉耀軍夫妻從此沒了後,李海燕才這麼些年都睡不好覺,至死,她都想著跟王麗雲講:“我們現在有錢了,可以生孩子了!”

而沈英明之所以一直不敢見劉耀軍夫妻,一見面又想給房給車,其實也是他思想裡的“傳統”思想在作祟。

正是基於以上這兩種時代特性,最後才造成了這兩家人的人生悲劇,才造成了這兩家人的婚姻危機。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兩種思想,沒有處於這種特殊時代,也許這兩家人的一生,不會走上這樣的道路。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三)電影的結局與隱喻

王小帥的電影鏡頭,向來是一邊給人強烈的壓迫感,一邊又給人以希望。

而在電影《地久天長》的結尾,王小帥確實再次給了所有觀眾這樣一種特殊的感受:

在電影結尾,王麗雲與李海燕的臨終前的一場和解,足以讓人潸然淚下。

越過時間的河流,越過時代的洪流,王麗雲和李海燕有了如下一場對話:

“對不起”。

“你還想著那些事情幹嘛,我都忘記了”。

一個被時代裹挾了一輩子,一個經過時代的洗禮終於解脫了。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結尾處的另外一個細節是:

最後劉耀軍終於告訴了沈英明的兒子真相,而終於回到熟悉的城市,終於穿過時代的洪流,他們也終於接受了兒子去世,也終於接受了大時代命運裡個人悲痛的一輩子。

個人命運被時代命運碾壓後留下的傷痛,在王小帥的鏡頭裡被展現的淋漓盡致,而這也正是作為第六代導演的王小帥一直想做的一件事:

將民族史詩和傷痛,埋藏在幾個普通的家庭之下,而通過普通人的日常故事,也確實為我們揭開了中國大時代裡那一段隱秘的往事。

電影《地久天長》:婚姻危機只是表象,時代悲劇才是內核

2019年,在柏林電影節上,電影《地久天長》的男女主角,最後分別獲得了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大獎,這對於一個專注於講好中國故事,對於一個專注於拍攝時代電影的導演而言,確實是一件不小的鼓舞。

而這也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這部電影的原因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