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萬年歌》真的是姜子牙所作嗎?

中國歷史上預言書最出名的有三部:

西周姜子牙《萬年歌》,唐朝李淳風、袁天罡《推背圖》,以及明朝劉伯溫《燒餅歌》。這三部書言出必應,在民間影響極大。

姜子牙後輔佐了西周王,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姜子牙是齊國的締造者,是著名的道家人物,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道家、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連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乾坤萬年歌》真的是姜子牙所作嗎?

《乾坤萬年歌》,又稱《萬年乾坤歌》或《萬年歌》為中國民間流傳的著名預言之一,相傳為周朝道家高人姜子牙所作,每七字一句共一百零六句,文末有“行仁行義立乾坤,我今只算萬年終”兩句,故稱《乾坤萬年歌》

《乾坤萬年歌》真的是姜子牙所作嗎?

《萬年歌》現行本

《乾坤萬年歌》凡770字,是“三大預言奇書”中最早出現的,它從宇宙起源開始,構架出萬年之久的歷史行進。姜子牙通過拆字解字,預設了歷代王朝的動亂興替年份及帝王姓氏,一一神奇應驗。

開頭為“太極未判昏已過。風后女蝸石上生。三皇五帝已相承。宗派源流應不錯。而今天下一統周。禮樂文章八百秋。”從中國古代的創世傳說講起,並說明將從周朝開始預言。

文末以“我今只算萬年終。再復循環理無窮。知音君子詳此數。今古存亡一貫通。”四句來作為預言的結束,說明世事興衰乃是依循道理無止境地循環。

《乾坤萬年歌》全文如下:

太極未判昏已過 風后女媧石上坐

三皇五帝已相承 宗派源流應不錯

而今天下一統周 禮樂文章八百秋 (三皇五帝時期、周朝八百年)

串去中直(呂)傳天下 卻是春禾換日頭(秦)

天下由來不固久 二十年間不能守 (秦始皇滅周 帝位二十年 )

卯坐金頭直刀(劉) 削盡天下木羊首 (劉邦一統天下)

一土(王)臨朝更不祥 改年換國篡平床

泉中湧出光華主 興復江山又久長 (王莽篡位 光武帝劉秀興復東漢)

四百年來更世界 日上一曲(曹)懷毒害

一枝流落去西川 三分社稷傳兩代

四十年來又一變 相傳馬上同無半(司馬)

兩頭點火上長安 委鬼山河通一佔(魏) (三國到魏晉)

山河既屬普無頭(晉) 離亂中分數十秋

子中一朱不能保 江東復立作皇州

相傳一百五十載 釗到兔兒(劉裕)平四海 (晉朝一百五十年)

天命當頭六十年 肅頭蓋草(蕭衍)生好歹

都無真主管江山 一百年前擾幾番

耳東(陳)入國人離亂 南隔長安北隔關 (南北朝時代百年分裂)

水龍木易(楊)承天命 方得江山歸一定

五六年來又不祥 此時天下又紛爭

木下男兒(李)火年起 一掃煙塵木易

高祖世界百餘年 雖見干戈不傷體

子繼孫承三百春 又遭離亂似瓜分 (隋唐演義 三百年後又戰亂)

五十年來二三往 不真不假亂為君

金豬此木(柴)為皇帝 未經十載遭更易 (五代十國)

肖郎走出(趙)在金猴 穩穩清平傳幾世

一汴二杭事不巧 卻被胡人通佔了

三百年來棉木(宋)終 三閭海內去潛蹤 (宋朝趙氏300年)

一兀(元)為君八十載 淮南忽見紅光起

八隻牛來(朱)力量大 日月同行(明)照天下

土猴一兀自消除 四海衣冠新彩畫 (元朝89年後換明朝)

三百年來事不順 虎頭帶土何須問

十八孩兒(李)跳出來 蒼生方得蘇危困 (明朝300年後李自成作亂)

以下預言部分,經考究很可能被打亂了,因為萬年歌基本上採取四句押韻式成一首的,而前面和下面的部份都可見有些是單句的。還有待高明之士去整理。

相繼春秋二百餘 五湖雲擾又風顛

人丁口取江南地 京國重新又一遷 (清朝200年後建立民國)

兩分疆界各保守 更得相安一百九

那時走出草田來 手執金龍步玉階

清平海內中華定 南北同歸一統排

誰知不許乾坤久 一百年來天上口

木邊一兔走將來 自在為君不動手

又為棉木定山河 四海無波二百九

王上有人雞上火 一番更變不須說

此時建國又一兀 君正臣賢垂黼黻

平定四海息干戈 二百年來為社稷

二百五十年中好 江南走出釗頭卯

一兀山河又二分 幸不全亡莫嫌小

兩人相和百忙中 治世能人一張弓

江南江北各平定 一統山河四海同

二百年來為正主 一渡顛危猴上水

別枝開花果兒紅 復取江山如舊許

二百年來衰氣運 任君保重成何濟

水邊田上米郎來 直入長安為皇帝

行仁行義立乾坤 子子孫孫三十世

我今只算萬年終 再復循環理無窮

知音君子詳此數 今古存亡一貫通

從詞句入手及語言表述,應是偽作無疑,有以下幾點:

疑點1:

周朝文字,大體沿用商朝甲骨文,與後世的文字大有不同,但歌中拆字如:山河既屬普無頭(晉),肅頭蓋草生好歹(蕭)。卻與後世書體一致。

如上所說的宋、曹等字,還有什麼春頭禾底字,卯金加刀字,要知道後來的很多字體字形是從隸書開始的,到魏晉時的楷書甚至更晚一些才定型的,商末周初應該是籀書金文之類的,在小篆之前有些字跟現在的字完全是兩碼事,如秦字

春字,現在看來都是春字頭,然而早期篆書卻不是。有一些字更是後來根據需要造出來的,如棉字等,還有一些詞語,也是後世才有的,編這些東西的人顯然連中國的文字、文化發展史都搞不懂。

《乾坤萬年歌》真的是姜子牙所作嗎?

秦字演變

《乾坤萬年歌》真的是姜子牙所作嗎?

春字演變

疑點2:

詞意語義超前,如:肅頭蓋草好歹好歹一詞,至元代才傳入中原。歹做為好的反義詞,也是那個時代成型。

疑點3:

歌中地名混亂與周朝地名不合,如:南隔長安北隔關。周朝稱長安為灃京或鎬京,漢以後始稱長安。

疑點4:

十二生肖相傳從黃帝時代就已出現,但其順序卻是在西漢時定型,現在甚至有學者認為猴和蛇、兔、鼠是在漢代才被加入。雖然有爭議,但唯一可以肯定周朝生肖排序與今絕不相同。

1975 年12 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發掘兩批秦代竹簡,其中有關"盜者"的內容:

"子,鼠也,盜者銳口,稀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 ,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盜者男子,青赤色……巳,蟲也 ,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哘,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鬚耳。申,環也,盜者圓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上述與現代生肖次第基本相同,但辰未寫生肖;午對鹿;未對馬;戌對老羊。

《乾坤萬年歌》真的是姜子牙所作嗎?

1986 年4 月,甘肅天水放馬灘秦代墓葬出土甲、乙兩種《日書》竹簡,年代與睡虎地秦簡相近。甲種竹簡也有盜者的記錄:

子,鼠矣。醜,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龍矣。巳,蛇矣。午,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雞矣。戌,犬矣。亥,豕矣。

疑點5:

歌中“皇帝”一詞自始皇嬴政起始有,周朝何來皇帝?周朝稱最高統治者為“天子”

疑點6:

歌中“胡人”,商周之時稱北方少數民族為北狄、戎、犬戎、西戎;秦漢之後始作“胡人”

疑點7:

此歌文法不合古韻(可參考是《詩經》、《楚辭》等先秦詩歌),修辭過份成熟,絕非先秦之物。只列出其中幾個。

雖然傳言乾坤萬年歌作者為姜太公,但全篇使用南北朝末年才開始出現的七言詩格式,而且用詞太過淺白,已接近宋朝話本與明清章回小說的水平,不可能出自商末周初的姜太公之手,因此幾可斷言為後人託名之偽作

另外其他在語言上的漏洞,還有很多。

《乾坤萬年歌》

東漢王充《論衡》

睡虎地秦簡

天水放馬灘《日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