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20世紀中葉,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和軍隊都有裝備步槍和卡賓槍,而正是這種攻防兼備的武器悄然地改變了戰爭的規則。衝鋒槍則是一種自動武器,能夠發射手槍彈,比卡賓槍體積更小、火力更猛。當時的衝鋒槍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以美國為主的湯普森系列,以德國為主的MP系列衝鋒槍;湯普森衝鋒槍成為了同盟國軍隊的制式武器,MP系列也在德軍的手中不斷蠶食著歐洲大陸。原本平靜的芬蘭在被蘇聯軍隊的不斷侵擾下終於研製出一款像樣的衝鋒槍,那就是索米M1931衝鋒槍。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索米衝鋒槍

艾莫·約翰內斯·拉赫蒂(Aimo Johannes Lahti)是當時最好的槍手之一;他在工廠打工時就用自己的第一筆薪水買了一支伯丹步槍,之後他對武器的熱愛並越發不可收拾。通過不斷的努力後拉赫蒂終於成為一名槍械設計師,並且研製出了大名鼎鼎的索米衝鋒槍,也為後來的蘇聯PPSh/PPD衝鋒槍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實際上,索米衝鋒槍也不是完全自主創新,而是像大多數的戰時衝鋒槍一樣從德國的MP-18衝鋒槍改進而來,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槍閂和外部設計,簡直就是直接複製MP-18衝鋒槍。但是拉赫蒂捨短取長,把結構和零部件重新設計後使得索米衝鋒槍變成了最有效的戰爭武器。最初芬蘭軍方並沒有打算採用拉赫蒂設計的衝鋒槍,可是由於部隊的輕機槍非常少,所以就把索米衝鋒槍裝備給陸軍使用,而且每個小隊都裝備3-4支,也正因為如此索米衝鋒槍得到了小範圍的普及。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索米衝鋒槍和彈鼓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芬蘭士兵裝備了索米 KP / -31 SJR(槍口制動版)


  • 口徑 :9x19mm巴拉貝魯姆
  • 重量 :7kg(含71發彈鼓)
  • 長度 :870毫米
  • 射速 :900發/分鐘
  • 彈容量 :20、36、40、50或71發
  • 有效射程:200米

改進後的索米衝鋒槍最大的優勢就可以互換槍管,而此技術之前只會用於重型機槍,所以拉赫蒂的設計被認為是當時最先進的衝鋒槍。該槍的許多零件都是由機床加工而成,機匣非常堅固,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重量難免會增加,所以槍重達7公斤,對於長途跋涉的芬蘭士兵而言該槍的重量確實會形成不小的壓力。儘管飽受各種詬病,但是索米衝鋒槍仍然是當時同類產品中可靠性最高的武器,它可以在極低的溫度下使用,對芬蘭士兵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蘇芬戰爭中索米衝鋒槍的可靠性被髮揮到了極致。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芬蘭士兵正在使用索米衝鋒槍

1939年蘇芬戰爭期間,索米衝鋒槍徹底讓蘇軍嚐盡了苦頭,這也促使著後來的蘇聯PPSh衝鋒槍應運而生。其實索米衝鋒槍也有很多致命的缺點;第一,就是製造成本太高,這讓本來就不是很富裕的芬蘭無法大規模生產;第二,武器自身的重量太大,對行軍來說士兵無法承受;第三,使用該槍需要小心謹慎,鏤空的套筒極其容易進入雜物;另外,該槍的打擊能力相對比槍較低,不能作為士兵主要武器。

索米衝鋒槍可以互換的槍管非常具有作戰效應,只要有備用的槍管就可以全火力射擊,不用擔心槍管過熱或者發生故障,畢竟換個槍管只是一分鐘左右的時間。索米可更換的槍管在當時算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創新,雖然當時並沒有得到廣泛運用,但是在後來很多成功的衝鋒槍中都採用這種設計,比如UZI衝鋒槍。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UZI衝鋒槍的可更換槍管和木製槍托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索米衝鋒槍帶有盒式彈匣和清潔套件

蘇軍使用的費德洛夫突擊步槍表現並不理想,費德洛夫突擊步槍使用更強大的蘇聯彈藥、整體槍重更輕、射程更遠按理說應該可以碾壓索米衝鋒槍,可能是費德洛夫突擊步槍不適合寒冷的芬蘭氣候,再加上蘇芬戰爭中芬蘭士兵採用大量的游擊戰術,所以步槍的優勢並沒有發揮出來。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費德洛夫1916突擊步

索米衝鋒槍使用的彈鼓供彈實用性並不高;彈鼓的容量雖然更大,但是因為結構複雜、容易發生故障且製造成本過高,可靠性完全不及“盒”式的彈匣供彈,而且它的重量也超過了同量的盒式彈匣之和。換彈匣時也不是特別方便,士兵更願意使用小型的盒式彈匣,因為在安裝彈匣時要比彈鼓簡便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的蘇聯衝鋒槍PPD和PPSh也使用了彈鼓式供彈,不過在二戰第二年裡他們又換回盒式彈匣。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索米M1931衝鋒槍的彈鼓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索米M1931衝鋒槍的彈鼓

統稱為“索米衝鋒槍”實際上指的是芬蘭M1931或者叫KP/31衝鋒槍,該系列槍最早可追溯到1922年的M-22原型和1926年KP/26衝鋒槍,KP/26發射的是7.63mm毛瑟彈,而且彈匣呈“半月”形,該槍曾小批量裝備於芬蘭軍隊,直到索米M1931衝鋒槍的出現KP/26才得以淘汰。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索米KP/26彈匣呈半月形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索米M-22衝鋒槍

索米M1931的外觀和同一時期的衝鋒槍一樣;都是採用一體式木製槍身,並配有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槍托;機匣的下半部分被護木包裹得很嚴實;扳機和護罩則是從護木中間的開口連接機匣;槍管全部被鏤空的散熱套筒罩著,即使長時間射擊也能夠很好的散熱;瞄具採用的是覘孔式照門和柱形準星。索米衝鋒槍發射的是9x19mm的巴拉貝魯姆彈藥,可以使用20、36、40、50發的盒式彈匣或者71發的彈鼓。該槍的自動方式採用自由槍機原理,每分鐘可以發射750至900發子彈;空槍重僅為4.5公斤,裝上彈鼓後差不多增加了一倍;總長度為34英寸,槍管長12英寸,最大射程為500米。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索米衝鋒槍

蘇芬戰爭中,大約有4000支索米衝鋒槍正在服役,蘇聯的進攻遭遇到芬蘭人民的頑強抵抗,雖然索米不足以普及到每個士兵手中,但它卻成為了芬蘭人的“戰爭機器”。芬蘭士兵懂得利用環境來發揮武器的優勢,在某些情況下裝備精良的蘇軍更容易吃虧,被俘獲的蘇聯武器在很多時候都會被芬蘭士兵重新使用,讓原本心高氣傲的蘇軍一次次潰敗,擁有民族自豪感的蘇軍在世界舞臺上顏面盡失。芬蘭最終還是失去了一部分領土和26000名士兵,但是卻換來了短暫的和平時期;反倒是蘇軍戰爭結束時損失了127000名士兵,188600人受傷,5500輛坦克和400多架飛機。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芬蘭士兵手中的索米衝鋒槍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芬蘭士兵手中的索米衝鋒槍

索米衝鋒槍已知的官方衍生版也非常少;其中有“KP/31SJR”衝鋒槍,該槍採用新型的槍口制動器,總體長度也比之前的更長一些,而且生產數量還不到索米M1931的一半。還有一種手槍式握把的索米衝鋒槍,該槍更適合近距離作戰,槍身上的護木也比之前的更薄、重量更輕,便攜性和緊湊性更高。另一種衍生版是“900 kp 31psv”衝鋒槍,該槍是配給維克斯坦克使用的,不過後來芬蘭發現繳獲的蘇聯輕機槍更合適,所以該槍也就是停止生產了。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索米“KP/31SJR”衝鋒槍帶有槍口制動器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採用手槍式握把的索米衝鋒槍


眾所周知1948年的“阿以戰爭”中以色列軍隊就曾使用過索米衝鋒槍,另外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愛沙尼亞、挪威、波蘭和捷克等軍隊也有配備過索米衝鋒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陸軍也訂購了3000支索米M1931衝鋒槍以備戰爭需要,就連蘇聯的也把索米的71發彈鼓複製到了PPSh衝鋒槍上,而且到了1941年才開始服役。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蘇聯PPD-34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蘇聯PPSh-41


蘇芬戰爭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芬蘭人民的“戰爭機器”

1943年5月華沙社區德軍手中的索米M1931衝鋒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