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梵高的藝術地位

文森特·威廉·梵高

(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在早年曾譯梵高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有烏鴉的麥田》等等,現已躋身於全球最知名的藝術作品的行列。他在2004年票選最偉大的荷蘭人當中,排名第十,次於第九偉大的17世紀畫家倫勃朗。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梵高自畫像

簡要的生平

1861年梵高開始接受教育,在學習語言包括法語、德語及英語表現不錯,但在1868年3月中斷學業,並在1869年7月在國際藝術品交易商公司見習。經歷了短暫的工作生涯後,他成為傳教士,向貧困的採礦工人傳教。直到大約27歲時,梵高才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卻創作了超過兩千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尤其在梵高待在法國阿爾勒的那段時間,發展已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後兩年創作的,期間梵高深陷於精神疾病中,最後導致他在37歲那年自殺。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向日葵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自畫像

生前唯一賣出去的作品《紅色葡萄園》

梵高在1888年2月從巴黎來到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期間,他被當地陽光普照的景色所吸引,並不時到戶外寫生,而植物和田園則是他最喜歡的入畫對象。同年10月,他路經某葡萄園,被這兒的景色深深吸引著,因而萌生出創作念頭。他在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表示﹕“星期天,我看到了一片深得像紅酒的葡萄田,落日的餘暉將雨後的田野灑上了黃金和深紅及暗紫色。”《紅色葡萄園》應運而生。

在畫作完成的15個月後,提奧的友人莫斯協助梵高把《紅色葡萄園》等作品帶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參加“1890年1月開幕二十人聯展”。在展覽期間,畫家波克的妹妹安娜以400法郎(約相當於現今1000美金)把《紅色葡萄園》買下,這是梵高在生時唯一一幅賣出的作品分析相信,安娜之所以買下該畫除了是因為她喜歡以外,還有她想幫助窮困的梵高以及令她的弟弟(從事畫商的提奧)覺得欣慰。此後,安娜把這畫藏在家中,以供自己和到訪的友人欣賞。1906年,她以1萬法郎把畫作賣出。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Red vineyards《紅色葡萄園》

《紅色葡萄園》見證著梵高在畫風上的轉變。在荷蘭和巴黎時,梵高的畫作多以藍色、灰色或是綠色為主調,即使是來到阿爾的初期,他的作品還離不開用這些顏色為背景,只是色彩較之前的鮮明。然而,在阿爾一段日子後,梵高漸漸開始採用較鮮豔的色彩為主調,在這幅畫作中,它的主色就是紅色和黃色。儘管如此,藝術評論家依然認為這畫帶有梵高常見的抑鬱色彩。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有絲柏的道路》(Road with Cypress and Star),1890年

坎坷的愛情

梵高的初戀簡直就是他的噩夢,甚至某種意義上影響了他後面的性格。20歲時梵高度過了他一生中短暫的最美好的時光,梵高愛上了房東太太的女兒歐仁妮·盧瓦耶,但是表白以後,她們的關係直接降到冰點。歐仁妮·盧瓦耶與另一名方可訂婚了。在梵高經歷了失戀之後,他突然從這個原本前途看好的行業中自我放逐了,開始充滿著宗教激情,憤恨藝術的商業化。1875年他的父親和叔叔將其調回巴黎,但他在一年後就被公司辭退。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自畫像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鳶尾花》(Irises),1889年

1881年8月,梵高新寡的表姐科爾內利婭·沃斯-斯特里克來訪。科妮莉亞是梵高母親的姐姐威廉明娜和約翰內斯·斯特里克之女,比梵高大七歲,還帶著她八歲的兒子。梵高卻愛上了她,並向她求婚,隨後遭到拒絕。科妮莉亞的原話是:“不,永遠沒有可能”。梵高後來據此繪製了《埃滕花園的記憶》。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麥田裡的絲柏樹》(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1889年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自畫像

梵高仍然未對錶姐科妮莉亞死心,但科妮莉亞拒絕再次和他見面,而科妮莉亞的父母則說梵高的堅持“令人噁心”。在絕望中,梵高在手上寫下“我能在火上忍多久,就讓我和她在一起多長時間”,並將手放在燈火上烤。最後可能他的叔叔把火熄滅,將他救了下來。但科妮莉亞之父和他坦言:考慮到梵高連支撐自己的收入都沒有,他倆根本就沒有一絲可能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曳起橋與打傘女士》(Drawbridge with a Lady with a Parasol),1888年

還有就是一個叫西恩的風塵女子,梵高和西恩在1882年1月末相識,西恩已經懷孕,還帶著她五歲大的女兒。1882年6月梵高罹患淋病,入院三週。不久後他繪製了生平第一幅油畫,對自己的第一幅作品的完成度表示滿意。7月2日西恩誕下一個男嬰,起名威廉。威廉後來曾以為梵高是他的生父,但這並非事實。在父親的壓力下,最終兩人分手,西恩後來可能因貧困而再度淪落風塵,1904年在斯海爾德河投水自盡。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橄欖樹》(The Olive Trees),1889年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自畫像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羅納河上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1888年

梵高的最後一段愛情也是悽慘的結束。1884年秋季,鄰居的女兒、比文森特年長十歲的瑪戈特·貝格曼,在梵高獻身於繪畫時一直陪伴著他,並愛上梵高,梵高也予以回報(儘管沒有貝格曼的那般滿腔熱情)。他們決議結婚,但遭到雙方家人反對。瑪戈特企圖以老鼠藥自殺,但梵高緊急將她送到醫院,最終在家人的強烈反對下,兩人結束了這段關係。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奧維爾教堂》(The Church at Auvers),1890年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與高更的同居生活

1888年8月,梵高畫下了《向日葵》系列。同時,在提奧的鼓動下,高更決定去和梵高住一陣子。梵高為此租下了黃房子,並買了兩張新床。9月17日梵高搬進了粗略裝修好的新家。高更於10月23日抵達阿爾勒,11月搬到黃房子裡。兩人短短62天的‘同居生活’。他們彷彿在對方上看到了自己。他們熱情創作,互相交流,兩位曠世之才在拉馬丁廣場上2號的“黃房子”中激烈的碰撞。

1888年12月24日,他們倆激烈爭吵之後,分道揚鑣,而梵高徹底瘋了,用刀擱下了自己的耳朵。梵高用短短兩年時間激發出生命最美的精華,於1890年7月29日離世。高更卻去了大溪地迴歸原始。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向日葵》(Sunflowers),1889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午睡》(Rest from Work),1889年到1890年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梵高就這樣用短暫的十年時光,把自己的全部獻給繪畫,儘管他的愛情、生活舉步維艱,幾乎沒有任何“色彩”可言,但是他仍然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對藝術充滿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在他的畫裡,每一幅都展現出他那滾燙的心。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奧維爾教堂》(The Church at Auvers),1890年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生活不給他任何色彩,可他卻用色彩熱愛生活—文森特·梵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