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談到紅樓夢,首先想到的是大觀園中富麗堂皇的景緻,鬥詩題詞的趣味,踏雪尋梅的風雅,其次就是園中各人的喜怒哀樂,命運糾葛,除此之外,自然還少不了書中讓人垂涎不已的美食。伴隨著人物的命運起伏,紅樓夢中的詩與食都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讓我們來品一品紅樓夢中的美詩美食,隨著詩與食體悟紅樓夢的奧秘。


紅樓夢裡的美食


棗泥山藥糕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棗泥山藥糕是《紅樓夢》中一美食,為秦可卿病中所服之滋補品。棗泥山藥糕易於消化,味道清甜,而紅棗可以補氣血,山藥可以健脾胃,對可卿這些病中之人,是不錯的補養小食。


糖蒸酥酪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在《紅樓夢》第十九回中,元妃賜予寶玉糖蒸酥酪,寶玉留與襲人卻被李嬤嬤吃掉,從而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而在這其中起著關鍵作用的糖蒸酥酪,據專家考證,應是一種特殊的酸奶。徐珂《清稗類鈔》記載:奶酪者,制牛乳和以糖使成漿也,俗呼奶茶,北人恆飲之。《燕都小儀器雜詠.牛奶酪》雲:“鮮新美味屬燕都,敢與佳人賽雪膚。飲罷相如煩渴解芒生齒頰潤於酥。”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清代沈太侔《東華瑣錄》亦有記載:市肆亦有市牛乳者,有凝如膏,所謂酪也。或飾之以瓜子之屬,謂之八寶,紅白紫綠,斑斕可觀。溶之如湯,則白如餳,沃如沸雪,所謂奶茶也。炙奶令熱,熟卷為片,有酥皮、火皮之目,實以山楂、核桃,雜以諸果,雙卷兩端,切為寸斷,奶捲也。其餘或凝而範以模,如棋子,以為餅;或屑為面,實以餡而為餑,其實皆所謂酥酪而已。

牛乳凝如膏才稱為“酪”,再配上八寶果仁,既好看也好吃。難怪寶玉珍視此物,特意留與襲人。


豆腐皮包子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紅樓夢》第八回中,寫道晴雯最愛吃的就是豆腐皮包子。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數種做法,第一種是腐皮包裹餡心,如紙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籠蒸之;第二種是用腐皮裁為小片,包餡成兜子,以麻線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線。亦有以豆腐切碎,拌調味品為餡,包面以蒸熟。看名稱”豆腐皮包子“,似為前者而非後者。豆腐皮包子清代亦為貢品,清宮御膳檔案中有此物。”


酸筍雞皮湯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紅樓夢第八章,寶玉和黛玉去探望寶釵,下起了大雪,薛姨媽留二人用飯,端出了糟好的鵝掌鴨信,滷好的鵝掌和鴨舌最是軟爛香酥,此時此景正是: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寶玉興起喝了幾杯熱酒,姨媽又上了酸筍雞皮湯,寶玉痛喝兩碗,又吃了半碗粳米粥,才停下筷子。

酸筍雞皮湯,聽起來就很開胃,雪天酒後喝此湯一定是暖身且解酒。具體做法我們已無法考證,不同的酸筍做出來的味道會大不一樣。只用雞皮做湯會很油膩,但用雞肉片成片,取其鮮香之味,加以酸筍的清香,嘗來必定酸爽可口,也難怪寶玉會痛喝兩碗。


雞髓筍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雞髓筍這道菜出自《紅樓夢》第七十五回,是賈母特別中意的一道菜,也是《紅樓夢》中的一道珍品。 雞髓筍的原料就是竹筍,它清脆爽口、滋味鮮美,自古被視為“菜中真品”。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有詩曰:“嫩筍香巷初出林,於陵論作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翦凌雲一寸心。”清代文人李漁就把竹筍譽為“素食第一品”,認為肥羊嫩豬也比不上它。可見清人喜食筍饌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雞髓筍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把雞的骨髓取出和筍加以製作,這顯然是望文生義。實際上,紅樓裡的菜大都名字直白,像糟鵪鶉、酒釀清蒸鴨子等,絕不會有沉魚落雁(魚湯燉鵝)這樣的矯情菜名。紅樓夢裡固然食不厭精,但精大都在裡子裡,不是盤子上一定要有蘿蔔雕花。雞髓筍說來不過是將筍精製佐以雞茸,這看似簡單的一道菜,實則經由數十個複雜的工序,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賈府的奢侈與享受,也為日後賈府的衰敗留下了隱隱的伏筆。


紅樓夢裡的美詩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這是來自《紅樓夢》中的稻香村的題詩《杏簾在望》中的兩句詩,是黛玉代寶玉而作。寫客人眼中所見的山莊景色:這裡,鵝兒在長滿菱葉、飄著荇菜的清澈水面上自由自在地嬉戲玩耍,燕子更匆匆忙忙地從桑榆林中銜泥而去,到屋樑間構築它們溫暖的窩巢;而在彌望無際的田野上,一畦畦韭菜於春風中長得翠綠欲滴,一片片稻田飄溢著陣陣花粉的清香,好象在預告一個豐收的年成。在這片理想的“樂土”上,一切都生活得幸福而安謐。

但是對於元春和賈府諸公來說,這般詩情畫意的生活只是偶爾想一想而已,他們是無法瞭解(更談不上體驗)下層人民的疾苦的。所以脂硯齋說這首詩是“以幻入幻,順水推舟。”


螃蟹宴上的詠螃蟹詩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寶釵

桂靄桐陰坐舉殤,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


重重疊疊的桂花如雲霧一般,梧桐的樹蔭下很是涼爽。長安的貴人們,每逢重陽必吃螃蟹助興。眼前的道路沒有是非曲直之分,肚子裡的心思空有一腔花樣。酒還是去不了腥,還需要用菊,本性寒涼,少不了姜。到如今,放到鍋裡煮一煮,那月夜水邊,只會留下禾黍的清香。 隨份守時,操持螃蟹宴的寶釵,看的最透,諷刺的也最深。一隻螃蟹,在劉姥姥的眼中是銀子,在賈母的眼裡是美味,在湘雲的心中是情誼,在寶黛的眼中是詩情,在寶釵的筆下確是世道與抱負。


尾聲


民以食為天——紅樓夢裡的詩與食


《紅樓夢》裡的珍饈佳餚,就像大觀園一樣令人歎為觀止;《紅樓夢》裡的詩詞佳句,就如陳年佳釀一般讓人沉醉不已。在詩與食的交匯下,紅樓夢寫盡了世間百態、人情冷暖。每個人看到書中的菜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讀到書中的詩都會有自己的見解,這就像在品讀《紅樓夢》這一文學鉅著時,都會留給每個人無盡的遐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