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配電櫃,各漏保試跳正常,總是跳630A漏保,400A分路漏保不跳,什麼原因?

李蘇子曦


二級配電櫃,各漏保試跳正常,總是跳630A漏保,400A分路漏保不跳,是什麼原因?

●按照提問者所說的情況,說明漏保性能合格,僅僅只是在設置上沒有設置好,造成越級跳閘情況。具體的步驟見我下面介紹的一步步重新設置即可。如果需要培訓資料可以私信聯繫我。我將給予幫助。


♥分級保護為了避免發生越級跳閘或各級同時跳閘,有以下四個必要條件:

●一是各級保護的額定動作時間和不驅動時間差別。上一級的動作時間和不驅動時間要大於下一級的動作時間和不驅動時間,總保護應選用時間為0.5秒,不驅動時間為0.3秒剩餘電流保護器;中級保護應選用動作時間為0.3秒(0.2秒),不驅動時間為0.2秒(0.15秒)的剩餘電流保護器;末級保護應選用動作時間為≤0.1秒,不驅動時間為0.04秒的剩餘電流動保護器。

●二是下一級的額定剩餘電流動作值不應大於上一級。如果下一級的額定剩餘電流動作值大於上一級,當發生剩餘電流達到上一級保護的動作值而未達到下一級保護動作值時,就會發生越級跳閘。

●三是末級保護必須選用2P或4P的剩餘電流動作斷路器。若選用單級、二級或三級、四級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這兩種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N線(零線)不能斷開,始終與系統N線(零線)連接在一起,當該保護範圍內的線路或者設備的相線與N線(零線)接地,該保護動作,但由於N線(零線)與負荷連接,接地故障便通過N線(零線)與系統N線(零線)連接在一起,造成系統N線(零線)重複接地,導致上一級保護動作。並會誤認為該用戶已斷電,接地故障與他無關,造成故障點不容易查出。擴大了停電範圍和停電時間,降低了供電可靠性。



●四是各分路出線開關的三相漏電或負荷平衡問題。也就是說各分路的最大漏電發生在同一相時段,會發生各分路未達到動作值,而總保護的剩餘電流卻由於各分路的疊加而達到額定動作值而動作,造成越級跳閘,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在投運之前一定要做好每條分路出線的漏電電流的測試工作,儘量的讓三相漏電電流的不平衡率小於10,並且要讓每一相的漏電電流是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額定剩餘電流動作值的50%。否則就要進行三相漏電平衡工作,才能使剩餘電流動保護正常運行。

♥調整三相漏電電流平衡工作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是:

◆1、查找排除最大漏電相的漏電故障。

◆2、以分路出線為單位儘量平均分配A、B、C、三相上的單相用戶,如果三相漏電不平衡率仍較大,需再進行單相用電設備的三相漏電電流的平衡調整工作。大家在使用當中一定要搭配好,不然的話,就會發生越級跳閘或者同時跳閘的現象。


♥分級保護應以末級保護為基礎。末級保護規定選用一般型漏電保護器,動作值和動作時間都很小,是防止人身觸電傷害事故最有效的一級後備保護,所以說住宅和末端用電設備必須安裝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目前,大多對末級保護的投運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管理相對滯後。有的裝了,有的沒有裝,特別是一些臨時用電沒有裝末級保護,就是裝了的損壞後也沒能及時更換,以至經常發生觸電傷害事故或引起總保護頻繁跳閘。

●也就是說,事實上,剩餘電流或觸電事故大部分發生在末端用電設備上,而線路上主要是因為樹障、斷線或破瓷瓶等故障引起,這些故障我們可以通過加強設備巡視管理和缺陷處理來控制,因此故障發生相對較少,所以要減少總保護動作次數,提高供電可靠性,降低人身觸電危險,就必須加強末級保護的安裝運行管理。而實際工作中管理末級保護又是最難的,因為它的產權屬用戶,需要用戶投資。

知足常樂2019.10.21日於上海


知足常樂0724


第一;漏電動作電流的單位是mA不是A。第二;分路漏保漏電動作電流設置太大,你選用的是400mA,假如有4個分路,每個分路的漏電電流都是200mA,總漏電電流是800mA己超出總漏保630mA,這種情況當然是跳總漏保了啊!


南山不敢寒


很多分漏保只安裝了三相L線,N線並沒有進漏保。總漏保卻是三相四線的。如果N線漏電。總漏保會跳


HCB55213678


你看看兩個漏保是不是可以調節漏電電流的大小,如果是,把400的漏電流調小,630的調大就不會再跳閘了


無悔54582


正常情況下,漏保熱大林敏度熱高,時間也是最少的。比方說600a的是0.002,400a的是0.003,這種情況下當然是600的跳


大富豪82


一般情況,630壞了,也有可能分戶電纜絕緣有問題。多級加設漏保是不可靠的


蛋蛋87625800


漏電開關配空氣開關是要跳漏電的,說明配電箱配製有問題,正常供電箱是隔離開關到空氣開關到漏電開關,是你技術含量不夠,上學時候去泡妞了,沒上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